34歲美女學霸相親遭群嘲:「你這就是郊區房!」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男人有錢也不會買!」
34歲的單身美女學霸,在相親角受盡群嘲,不僅被視為嫁不出去的大齡剩女,還被形容成「郊區房」。
30多歲的女人,在婚姻市場上,已經「貶值」到這種程度了嗎?
事情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原來,女主角叫郭盈光,34歲,單身,海歸,女學霸。
她第一次去相親角是15年,當時就被人山人海的家長和徵婚廣告震撼了。
她發現,這個相親角都是來替子女徵婚的父母,每個父母的臉上,都寫著滿滿的焦慮…
這是為什麼呢?
於是,她決定做個體驗式調研,她給自己做了一份相親廣告,寫了一些認為可以評價自己,自己也很驕傲的信息:「英國高等藝術學府藝術碩士畢業」、「一等榮譽學位」、「性格獨立、風趣幽默」、「父母均為知識分子」。
連續幾個星期,她每天到相親角舉著廣告為自己相親,後面隱藏的攝像機記錄下了相親角家長的真實反應…
在這段體驗期,郭盈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當叔叔阿姨們聽說她是83年的,他們的反應都是:「這麼大,你這個情況麻煩了!」
其中有個阿姨問完年齡後說了句「勇氣可嘉」,然後轉頭就離開了。
一位叔叔為她的高學歷捉急:「你看她讀到碩士,沒什麼用。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讀個大專、本科就蠻好的。嫁出去,嫁完生個小孩,也挺穩定的,多好。讀了好多書,把自己都耽誤了,現在很難配,相當難配!」
還有個叔叔把她形容為:「在這裡,男的就是銀行卡,你有錢,你就可以買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產。你看她,長得還行,又沒結過婚,這個房型還可以。但是她年紀大了,所以她這個房子在郊區。」
在調研前,郭盈光做了心理準備,但是還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很多叔叔阿姨的反應還是超出了她預期,每個來詢問的人都給她一種感覺:「你完了,我替你感到惋惜。」
最後連她自己都開始懷疑,才不過30出頭的年紀,自己在婚姻市場上,已經「貶值」到這種程度了嗎?
女性年齡越來越大,在婚戀市場上就越來越「貶值」?
雖然我們對這種看法不以為然,但事實證明很多家長確實都是這麼想的。
在上面的例子中,郭盈光是被男方家長嫌棄年齡,而另一面,大齡女方的家長也會主動「放低身段」尋求合適配偶。
3月14日,山西太原相親角
82歲的劉奶奶來給48歲從未結過婚的女兒找對象,劉奶奶說,自己女兒條件並不差,職業是銀行大堂經理,1.66的個子,長得也好看,因為一些原因,錯過了結婚的黃金時期。
劉奶奶替女兒徵婚的對象要求里,有一條竟然是:離異男士。
她解釋說:「未婚男哪有這麼大歲數的?41歲找你48歲的,人家就不願意。」
3月10日,杭州萬松嶺路相親角
一位家長說女兒明明是博士,但是在這裡都不敢說是博士,只敢說是碩士,怕嚇著男方不敢搭訕,總之是怕失去機會。
一位母親說女兒38歲,年薪20萬,已經連降門檻,可是還是沒遇到合適的。
現場高學歷、高薪、高管的精英女性不在少數,父母們卻止不住地唉聲嘆氣:「條件明明這麼好,怎麼就是找不到呢?」
沒有完成結婚這個階段,再優秀的女兒,此時此刻在父母的眼中似乎都變成了一顆掉價的白菜。
別說是對方父母了,就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只看到了女兒身上明晃晃的標籤:大齡、未婚。
其他的優點,再也不被看見。
相比焦慮的父母,年輕人的眼光又有不同。對於婚姻這件事,小一輩又是怎麼認為的?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父母輩的偏見的確存在,但自己反對這樣的觀念。
@加正F: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夏日Vikki:衡量幸福的標準不僅僅是婚姻,單身一樣幸福。兩個人在一起應該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如果不是,反而感情成了束縛,何必去維持一段無意義的感情。
@王婷demonios:我媽總會說,女孩子過了30歲就沒男人要了,該結婚趕緊結婚,太愚昧了吧,婚姻又不是人生中必須走的路,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曾心怡喔:為什麼對於同齡「學歷高收入高經濟人格獨立」的女性抱有「嫌棄」的惡意,難道某些同齡低能男性不應該因此有危機感嗎?衡量女性的標準不是她本身,而是年齡與結婚與否,這本就是價值觀婚姻觀的扭曲。每個人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順從來的婚姻永遠都不會是幸福的。
也有一部分人說父母考慮的是婚育,所以年齡是不能迴避的因素。
@億閃億閃:不生孩子的話幾歲都無所謂,高齡生子,對誰都是傷害。老一輩來給孩子相親,又不是給自己相親,加之他們對於婚姻的觀念重在繁衍,自然是以年齡為主,沒毛病的。
@留念8977:從生理角度來說,父母親首先看中的是能否傳宗接代。女孩子過了30歲,身體處於下滑階段,到了35歲就是大齡產婦,誰都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平安健康,所以這跟女孩的素質高低無關。
@我生於1986年:其實他們所說的年齡大,背後的意思是:生育風險。假設35歲相互認識,交往兩年確定結婚,那麼理想狀態是37歲懷孕38歲生孩子,可以算是高齡產婦了。
還有些人表示,這些事情的背後,更多的是體現了兩代人的觀念衝突。
@佛跳牆:父母輩覺得不結婚簡直就是誅九族的大罪,我就覺得單身怎麼了,現在都什麼社會了,一個人也挺好的。
@小丁可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能接受不婚、不育的觀念,其實也是一種負責的表現。畢竟連自己都養不好,何談給下一代一個良好的家境環境?父母輩都是傳統思想,自然是覺得難以接受的。兩代人的觀念衝突,衍生在兩代人生存的環境里。
衡量是否應該結婚的標準不是年齡,而是兩個人是否獨立成熟,以及這段婚姻是否能讓兩個人變得更好,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你呢?如何看待婚場歧視?
TAG:杭州女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