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上市,島城三分之一茶園正荒蕪!採茶工多已老去……
3月5日起,普陀佛茶開始進入了採摘期。「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茶,千百年來融入中國人的生活,已成為了不少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而明前茶,更是受到了茶友們的推崇。
3月15日,記者走進了普陀南嶴又一村休閑農莊,炒茶世家傳人張忠國正忙著聯繫工人進行下午的又一撥採茶安排。「這兩天天氣轉暖了,正是茶葉快速生長的時候,你下午再找些人來摘。」
在農莊里,地上放滿了裝著茶葉的圓簸箕,上面的茶葉分為兩堆:已烘完的茶葉和才殺青完的茶葉。一邊的工人正在幾排木框子里抖動著茶葉。
十道工序
22.5公斤鮮茶炒出不到5公斤的茶
63歲的張忠國,可以說從小就受到炒茶的熏陶,因為其父親就是一名炒茶工,做茶葉已有四五十年。「老父親以前是生產隊里專門做茶的,後來自己承包了山林單幹,一直做到80歲,吃不消了就丟給我了。」張忠國苦笑著搖了搖頭,「其實我也不想幹這一行,比較苦,還要愁銷售量。」話雖如此,但他這一干也幹了十年多。
與老父親的炒茶技術不同,張忠國炒茶走的是新路子。「以前是炒青,一芽上四五瓣葉子,而我們是一芽一葉,做法也不同,要求也不同。」張忠國說,這裡的茶葉都是手工採摘,採摘下來的茶青也是由最傳統的制茶工藝——柴火炒茶加工。
他邊添著柴火,邊告訴記者,烘茶是炒茶里的第四道工序,「烘茶前要先蜷揉茶葉,如果沒蜷揉過,茶葉就是大的平展著,像這種的我們叫茶渣,好的茶葉就會蜷起來。在蜷揉的時候,還能將茶葉里的苦味去除,讓茶葉更均勻,這在工序里非常重要。蜷揉完再烘,將外面潮的苦水烘乾,這樣基本上就是半成品了。」
張忠國說,他的炒茶工序前後要十道,「採摘、洗凈、殺青、揉搓、烘乾、再揉搓,再烘,最後再炒,再烘乾即可,往往這樣一輪工序下來,才能出好的佛茶。像今天上午採的22.5公斤的新鮮茶葉,最後只能炒出5公斤左右的好茶。老父親就嫌工序太複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當天張忠國帶人從早上5點半開始採摘茶葉,到下午3點才能完全製作出茶葉。
十年炒茶
他琢磨出炒出白毛的佛茶
張忠國指著正在烘茶的工人說,別以為這烘茶很容易,在烘的整個過程中,完全要憑手感,無論火是否旺,茶葉只有烘到手摸上去軟軟有點燥才算可以,「類似於五成干這樣,不能太干,否則一蜷,茶葉就容易蜷碎。」
雖然現在的炒茶技術有部分可由機器替代,但由於步驟更多、質量更高,很多時候還是需要手工製作。做了十年多的炒茶工,張忠國的手不僅粗糙、皸裂,而且十個手指甲都已經永久性地磨損。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忠國在這十年的時間裡琢磨出了佛茶的特點:炒出白毛。
「炒茶里最難做就是普陀佛茶,因為還要將毛做出來。一道工序錯誤,就會導致茶葉味道不正宗。」他說,以前不少人不懂佛茶,常常以為這是茶葉發毛霉了,甚至有顧客買了佛茶後來投訴,說茶葉都發霉了。「其實這才是普陀佛茶的精髓部分,我一開始也不知道,在炒茶葉過程中逐步發現的。」張忠國說,炒茶的技術年年要更新,這樣茶葉才能做得好。「一般的茶葉就是調個色,長條型的,普陀佛茶都是蜷起來的,像螺絲一樣,但比碧螺春更緊緻,因為全是手工炒做而成。」
張忠國說,他的炒茶廠應該是普陀區里最小的一個,佛茶也只有20畝,但卻承接著附近所有佛茶的炒茶工作,「我們就負責加工茶葉,炒完茶葉就賣給當地,像『福財緣』里出售的佛茶就是我們這裡生產的。」
產量減少
穀雨茶營養比明前茶更好
在採訪中,張忠國告訴記者,明前茶就是接近清明前的茶,而清明後的茶則叫穀雨茶,「這時候的茶葉葉子比較大,其實茶葉營養反而比明前茶更佳,氨基酸含量更高。」他說,因為清明前天氣還比較冷,茶葉還沒有完全展開,茶的味道也相對比較淡,「茶葉味道最好就是清明到穀雨這一段時間。穀雨後就是二茶,苦澀味更重,舟山人就不喜歡喝。」
據了解,由於今年年初下了一場霜,讓今年佛茶的品相受損,再加上去年的乾旱,普陀佛茶的產量普遍都減產1/3。張忠國遺憾地說,由於採茶的人手不足,現在舟山近三分之一的茶園荒掉了,「沒有人來采啊,像我們20畝田就需要二三十人採摘,但現在只有三四個人,想到外面喊人,還找不到。而且這裡的採茶工年齡多在70歲以上,很難找到年輕的採茶工,真怕以後連炒茶的手藝也失傳了。」
記者:岑瑜 文/攝
製作:小鄭
※「聞」 記憶中的茶香
※寵物茶杯犬難餵養,點進來你就能輕輕鬆鬆養好茶杯犬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