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有個展覽,它會用光和聲音重現一顆恆星的誕生

上海有個展覽,它會用光和聲音重現一顆恆星的誕生

沒有人真正見證過一顆恆星的誕生。這類事件發生在數十上百億年前,人們只能借天文學儀器捕捉到的微弱蹤跡證實他們的存在。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周五開幕的新展中,日本藝術家黑川良一(Ryoichi Kurokawa)則嘗試將天文數據轉化為聲音和圖像,更直觀地再現巨大尺度的宇宙現象。

這件名為《反向摺疊》(Unfold)的視聽裝置被安排在一個 600 多平米的展廳內,通過三塊向觀眾傾斜的顯示屏放映。隨著極具衝擊力的爆炸聲打破原本的低頻背景音效,瀰漫在黑色背景中的星際介質忽然迸濺出絢麗的色彩,在空間中延展、流動,彷彿將宇宙作為一張畫板。藝術家的視角間或由全局轉換到局部,展示代表星際介質的基本幾何體如何複雜化為一個結構動態、色調豐富的星系,同時播放的噪音不斷刺激著觀眾的聽覺,創造出統一的通感體驗——即使觀眾對宇宙學一無所知。

圖片來源:民生現代美術館

除了圖像和音效,當觀眾走上顯示屏前的一塊感應板時,還將切身地感受到振動。這種觸覺體驗強化了觀眾的沉浸感。

黑川認為,自己的作品非常簡單,對觀看者沒有太多的前提要求。根據開幕式現場的觀感,此言非虛。近年來,多媒體藝術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歡迎,這種同時調動視覺、聽覺甚至觸覺的綜合藝術形式訴諸觀眾的主觀體驗,而非形而上的邏輯思考。開幕式上的對談嘉賓、藝術與創意技術基金(FACT)總監斯塔布(Mike Stubbs)向我們表示,所有對數據的視覺化呈現都是開放性的。換言之,觀眾無需確切地明白,這些圖像再現的是哪一顆星星或是其他物質的誕生與成長,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想像力。

黑川將自己的作品描述為「以時間為基礎的影音雕塑」。他的過往創作通常取材於自然界,經過對事物「本身」形式的扭曲給予其藝術的呈現。這位在柏林(以 Techno 音樂風格著稱)工作的藝術家將聲音與圖像視為一個整體,他嘗試過在瀑布、田野錄音,再通過轉換而成的噪音烘托出靈性或不和諧的氛圍。人們很少聽到這種純粹的「噪音」。

這種創作模式可以被理解為發明、運用一種語言。藝術家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察方式,代之以陌生但並不費解的視聽語言,從而更新了人們對事物的觀察經驗。

截圖來自:FACT/ Vimeo

就此次在上海展出的作品而言,並不存在一種日常經驗供藝術家轉化。黑川的方法是求助科學家。在2016 年首次展出的預告片中,黑川表示,自己從研究機構收集了關於星系形成的觀察數據和模擬數據,再用多種方式賦予其具體形象;在數據被徹底解構的同時,以聲光形式呈現的作品也就誕生了。用該研究機構的天體物理學家米尼俄(Vincent Minier)的話說,黑川的工作室讓這些「數據像素」(data pixel)變得生動起來。

黑川由科學數據向人類可感知的形象「反向摺疊」的過程讓我們想起《星際穿越》中的卡岡圖雅。對習慣於通過科幻片感知宇宙的觀眾而言,酷炫的試聽效果會不會讓人們更加陷入技術製造的賽博空間(cyborg space)之中?

當我們把這個問題拋給研究藝術與創意技術的斯塔布時,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強調了科學革命、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帶來的觀念變化與新的創作條件。在他看來,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同視角與感知方式可以被共享的世界。原本宏大的空間收縮進了網路與媒介之中,從而為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足夠的可塑性。

這或許意味著,如果人們註定要面對認知的局限,不如利用現有資源拓展想像力的疆界。

「黑川是在現實與幻象之間玩一場富有張力的遊戲。」斯塔布如是總結道。

圖片來源: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覽信息:

第零空間——反向摺疊

藝術家:黑川良一(Ryoichi Kurokawa)

製作:黑川良一工作室

學術指導: 文森特?米尼俄

數據來源:赫舍爾空間望遠鏡項目、歐洲航天局(E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生物信息學(BLAST)實驗報告、超級宇宙氫-阿爾法探測報告(SHS)等

展期:2018年3月16日—2018年6月15號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博大道1929號(從塘子涇路口入)

展覽免費。

題圖來自:民生現代美術館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寶潔CEO證實廣告預算削減計劃,肯德基為「鬧雞荒」登報道歉
取代 SIM 卡的技術又多了一種,不佔空間的 iSIM 出現了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