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挪威,你一定要看哈利·霍勒

在挪威,你一定要看哈利·霍勒

哈利·霍勒是誰?

如果看到標題,你知道哈利·霍勒是書中人物而不是作者的名字,那這個問題就算及格了。

哈利·霍勒Harry Hole是奧斯陸最酷的警探。可惜不是真人,不然我會感覺生活在挪威更安全一點。他是挪威作家尤·奈斯博 Jo Nesb?創作的系列犯罪小說中的主人公。

關於哈利,奧斯陸甚至有兩條官方旅遊路線,一條是哈利·霍勒的奧斯陸,另一條是小說《雪人》中的奧斯陸。哈利的公寓在Bislet,那個門牌號真實存在,門口還寫著哈利的名字。那家公寓房主很好玩,如果他在家的時候有人按門鈴找哈利,他會回答,哈利確實住在這兒,但是好幾天沒看到他了。哈利的根據地施羅德酒館Restaurant Schr?der在St. Hanshaugen,作者奈斯博常常光顧。每年還選一名幸運的工作人員一起在酒館頒發哈利·霍勒獎,旨在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的掃盲工作。哈利父母的老房子在Oppsal,中譯本里翻成奧普索鄉。每每看得我想笑,分明還屬於奧斯陸城區呢。哈利和女朋友Rakel還曾經在國家劇院對面的中餐館Dinner約會,吃了一頓完美的晚餐,甜點要了川味香蕉聖代。

人生有多少種可能

圖片: Thron Ullberg

尤·奈斯博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作家。他被稱為北歐懸疑小說天王,然而他不僅僅是作家。奈斯博的職業生涯比普通人的幾輩子還要精彩,是不折不扣的一枚斜杠青年。哦,不,斜杠中年,他出生於1960年,三月底就58歲啦。奈斯博曾經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金融分析師/記者/搖滾樂隊主唱。現在他的樂隊Di Derre還不時有演出。看,如果不給自己設限,人生總有更多可能性。

奈斯博出生在奧斯陸,8歲時全家搬到西部海濱城市莫爾德 Molde。青年時代在莫爾德足球隊踢球,可惜由於膝蓋韌帶撕裂,不得不在19歲時就匆匆告別綠茵場。因為曾經的人生規劃是走職業球員路線,他高中經常逃課,成績很差。足球職業生涯戛然而止的茫然之中,他去了北挪威服兵役。在這三年里,他埋頭書本重學高中課程,拿到了優異的成績,挪威的大學可以隨便挑著上了。他選擇了位於卑爾根的挪威經濟學院Norges Handelsh?yskole學習經濟。同時,參加了一個樂隊De Tusen Hjem (The Thousand Homes)。因為覺得樂隊的歌不好聽,開始自己寫歌。所以,誰說玩樂隊和寫犯罪小說沒關係呢? 寫歌詞也是文學創作。別忘了,前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可是頒給了Bob Dylan。

畢業之後,奈斯博搬到奧斯陸工作。白天是股票經紀,晚上在樂隊唱歌。他又組建了一支小樂隊Di Derre (Them There),擔任主唱。他的弟弟Knut是樂隊的吉他手。Knut也是一名多面手,曾經也是半職業球員,正職是挪威國家電視台NRK的體育記者。2013年Knut患癌症去世,後來一名女吉他手加入樂隊,那是後話。Di Derre成立後很快打開局面,第二年開始巡迴演出,第三年就拿到了唱片合同。他們1994年推出第二張專輯Jenter & S?nn (Girls & Such) ,在挪威大賣好些年。奈斯博也成了知名的樂手。每年夏天樂隊都會有好幾場演出,純粹為了興趣。

圖片: Erik Birkeland

爬山聽演唱會也算是挪威特色吧

挪威最酷的警察: 哈利·霍勒

奈斯博第一本小說的誕生也頗為傳奇。奈斯博白天工作,晚上唱歌,蠟燭兩頭燃燒,終於撐不住了。1997年,他向公司和樂隊告假六個月。休息期間,出版商邀約他寫寫自己和樂隊的故事。在飛往悉尼度假的途中,他打開筆記本電腦,構思出的卻是一本犯罪小說的情節。這就是《蝙蝠》,哈利·霍勒系列小說的第一本。故事的開頭,主人公哈利也是飛往悉尼,然後住在奈斯博住的那家酒店。在澳洲度假的前幾周,奈斯博和朋友一起遊玩。後幾周,卻是把自己關在酒店房間寫作,每天寫14到18個小時。回到挪威又繼續寫。大概五個星期寫完了整本小說。把書稿寄給出版社之後,他決定辭去金融分析師的工作,爭取更多的時間寫作。他出書的速度很穩定,基本一兩年一本。每本書都是暢銷書,常常飛快地打破銷售記錄,也是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作者之一。他也很快拿遍了挪威和北歐的所有獎項。

哈利·霍勒,身高一米九二,金髮剪得極短,我行我素,不按常理出牌,是奧斯陸最酷的警察。他是直覺敏銳的破案天才,尤其是連環殺手案件,但也是警察局的大麻煩。一句話,不是完美的警察形象,而是充滿缺陷的真實人物。最重要的,是他對真相、公正、和善良的執著。

他當初的黑歷史,說起來太荒唐。因為醉酒,在追一個甚至不是疑犯的傢伙時,在Holmenkollen附近撞車,副駕的同事當場去世,另一輛車裡的少年癱瘓。為了維護警方形象,警局發布的正式版本中,醉酒的哈利是坐在副駕位置上。

除了愧疚和羞恥,更讓哈利難以承受的是不得不永遠背負謊言。這也加劇了他用酒精來麻醉自己。

調查案件時,哈利的一個理論是直覺先於事實。信任你的直覺,因為直覺也會提供事實。犯罪現場可以提供所有信息,只是大腦一時無法全部明白而已。所以在第一次到達現場時,需要盡量保持客觀,盡量留下一個完整全面的第一印象。

哈利·霍勒系列裡我最愛的配角是貝雅特Beate。鑒證科的警察,後來升職做了主管。她是一個羞澀的女孩,被人注意到時甚至還會臉紅。她的與眾不同在於對人的面孔過目不忘。科學的解釋是她有異常發達的腦部梭狀回,梭狀回面孔區是專門負責識別面孔的。 她可以記住這輩子見過的所有人的面孔,就算只是在街頭擦肩而過,就算那個人戴著面罩或者墨鏡。她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人臉資料庫,比所有的人臉識別程序都要強大。

哈利?霍勒?

當奈斯博構思他的處女作時,他想像的警察是一個很高的金髮男子。而哈利·霍勒這個名字來自兩個人。哈利是奈斯博在Molde踢球時俱樂部的球星Harry Hestad。霍勒是奈斯博外婆住的小鎮上的警長Torstein Hole。他小時候,外婆常常嚇唬他和弟弟,如果晚上八點還不回家,霍勒警長就要來抓你了。(原來挪威人也這麼嚇唬小孩呢。)他從未見過霍勒警長,但想像他是一個金髮、個子高大、很嚇人的傢伙。有意思的是,很多年以後,他們在一個葬禮上偶遇,警長自我介紹,我是霍勒。而奈斯博回答,還沒到八點呢。

離奇失敗的電影《雪人》

2006年是重要的一年。奈斯博的樂隊出了告別專輯,開了告別巡迴演唱會。他也慢慢發現,在公眾的眼中,他不再是那個會寫書的樂隊主唱,而是一個搞樂隊的作家。想當年,他寄出第一本書的書稿,還特意用了筆名,因為不願意流行樂手的身份影響出版社的判斷。雖然好笑的是當年跟編輯見面,幾個人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他說出樂隊的名字,有個編輯貌似明白地哼出了一首別人的歌。看來出版社和搖滾樂隊還真的混的不是一個圈子,一般不怎麼跨界。這些年,他的作品在海外市場的認知度也越來越高,被翻譯成50種語言。2007年,《雪人》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哈利·霍勒這一兩年更加廣為人知,原因離不開電影《雪人》。《雪人》是哈利·霍勒系列的第七本,面世第一周就賣出了十六萬本。這是第一部搬上銀幕的哈利·霍勒。電影由馬丁·斯科塞斯監製、瑞典導演托馬斯·阿爾弗萊德森執導(《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三個編劇都曾獲奧斯卡提名,主演是「法鯊」邁克爾·法斯賓德。強大的班底讓我充滿期待。

電影上映之後,評論並不好。我憋不住好奇心還是看了。看的時候卻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吐糟。

首先是名字,Hole,挪威語發音接近中文譯名,霍勒。電影裡邊直接用英語發音規則讀,英語里Hole就是洞,直讓我一聽就似乎看見那句話里裂開一個洞。呀呀呀,不能忍。在美國,西班牙名字大家也按照西班牙語規則發音。比如Jesus這個名字就沒被讀成耶穌。奈斯博倒是很大度,接受大家把他自己和哈利的名字按照英語發音規則讀。

演員選角我也不滿意。沒辦法,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哈利·霍勒沒有我想像的冷峻。法鯊很帥,但他完全不像北歐人啊,儘管他的太太是瑞典人。

哈利的女朋友Rakel沒有我想像的美麗。Rakel應該有溫暖低沉的嗓音、歡快迷人的笑容。她冷靜理性,是一名律師。電影里都完全看不出。而且,電影居然讓她從書里位於Holmenkollen的大房子搬到了一間位置不明的公寓。Holmenkollen在奧斯陸西邊,地勢高風景好,算是傳統的富人區。書里人物的住處當然是跟人物設定和背景有關係的。

女主角,另一個警察Katrine沒有我想像的尖銳和神經質。

更加不能忍的是電影對小說情節的改動。連環殺手的動機更簡單了,兒時的行為也沒那麼暗黑了。卑爾根警探的舊事改得支離破碎。最後抓住殺手雪人的地點和方式全改了。電影還莫名其妙地讓重要人物死去,而在小說里他們原本還會在之後的書里發揮作用。所以,電影製作班底是自斷後路,不打算再把系列小說拍下去了?

看完電影,百思不得其解,製作班底的強大陣容到底是怎麼拍出這樣一部尷尬的電影。

盤點哈利·霍勒系列小說

系列小說,原則上來說,都可以單本任意閱讀。但是如果願意,不妨按順序從頭開始一本本讀下來,慢慢了解人物的發展變化。奈斯博的書里,從來不避諱談及政治。哈利·霍勒系列小說里的一條貫穿的暗線寫到了警察局的政治腐敗,寫到了一張牽涉面甚廣的軍火走私網,還寫到了警局和政界高層和毒梟的秘密協議。

1. 蝙蝠

Flaggermusmannen / The Bat

哈利·霍勒的第一次登場是在澳大利亞。一個美麗的金髮挪威女子在悉尼遇害,哈利以挪威警方觀察員身份參與調查,牽扯出連環謀殺案件。澳洲原住民的古老傳說交織在案件發展過程中,也討論了澳洲的種族問題。「對原住民來說,蝙蝠是死亡的象徵。你知道嗎? 」

年輕的哈利,性格特徵還不是那麼明顯,還沒有那麼稜角分明。

豆瓣 6.8

2. 蟑螂

Kakerlakkene / Cockroaches

挪威駐泰國大使在曼谷的一家妓院遇害,哈利再次被派往異國協助辦案。驚人的發現是除了私人的性醜聞,案件還涉及到政治交易。警方派出哈利,也別有深意。書中描寫的泰國未成年男妓的殘酷現實令人心酸。

泰國陽光燦爛、物價低廉,是挪威人最愛的度假地之一。奈斯博也喜歡去泰國,每年都會去度假、寫作和攀岩。

豆瓣 7.4

3. 知更鳥的賭注/孤獨的精確度

R?dstrupe / The Redbreast

這是奈斯博私人印記最深的書,寫出了去世的父親想要講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挪威在二戰期間的抵抗運動,但曾經諱莫如深的是約六千名挪威青年志願與德軍並肩作戰。最近二三十年,挪威歷史學家才開始挖掘月亮背面,引導人們正視這段歷史。

當十六歲的奈斯博看到父親戴著德軍頭盔的照片,無比震驚。父親本想等到他十八歲再講述的故事不得不提前分享。父親的開誠布公讓他開始探究當年在戰壕里發生的故事,以及這些人在戰後的經歷。

故事在今天的奧斯陸、四十年代的列寧格勒和維也納之間跳轉,關於信念、選擇、背叛、和愛情。火線下的愛情輔線非常動人,很多場景非常有畫面感。在尖銳的空襲警報聲中,在炸彈激起的紛飛塵土中,烏利亞和海倫娜在維也納最好的餐廳好整以暇地品酒吃飯。別人都已逃走,他們倆卻珍惜地享受這一點獨處時光。

也是在這本書里,哈利對Rakel一見鍾情。

豆瓣 8.4

4. 復仇女王的懲罰/悲傷的精確度

Sorgenfri / Nemesis

看似普通的一樁銀行劫案,死了一個人。也因此成為一個疑點,因為銀行劫匪一般不殺人質。另一個疑點是被綁為人質的銀行女職員似乎對劫匪說了一句話。副線是另一起謀殺案,嫌疑直指哈利本人。

究其本質,這個故事是關於愛情。

我最愛的配角,對面孔過目不忘的Beate 在這本書里閃亮登場。

豆瓣 7.6

5. 魔鬼的法則/死亡的精確度

Marekors / The Devil"s Star

奧斯陸貌似出現連環殺手,一連四起謀殺案。被害人毫不相關,但謀殺都與5有關:謀殺都發生在下午5點、都在5樓、案件之間相隔5天,作案地點(加上未發生的第五案)正好在奧斯陸地圖上繪成一個五角星。

豆瓣 8.0

6. 救贖者

Frelseren / The Redeemer

聖誕季,在奧斯陸最繁忙的街頭廣場,一名救世軍成員在慈善義演的活動現場被槍殺。

故事又牽扯出歷史,一個是前南斯拉夫解體衝突中塞爾維亞對克羅埃西亞發起的武科瓦爾屠殺,另一個是奧斯陸救世軍夏令營十四年前的強暴事件。

救世軍對街頭遊民提供很多救助,比如簡單的食物和夜間的住處。因而書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奧斯陸的毒品泛濫,從街頭公開的毒品交易到毒蟲的凄慘生活。

豆瓣 8.2

7. 雪人

Sn?mannen / The Snowman

連環殺手出現,在現場留下的獨特印記是雪人。受害者都是已婚、有孩子的女性。每次謀殺都發生在新雪飄飛的日子。

冰天雪地的世界,渲染出凜冽和不安。案件解密的鑰匙是每個受害人身後的秘密。連環殺手的心理動機在故事的最開頭就已經揭曉,只是讀者不知道那個受創的兒子長大了到底是誰。

豆瓣 8.1

8. 獵豹

Panserhjerte / The Leopard

又一個連環殺手,兇器異常罕見。三名被害人曾在同一天晚上入住過山上的某個滑雪小屋,而小屋裡的住客登記簿被人刻意撕去。

小說的開頭,哈利把自己放逐到了香港。他住在一間廉價旅館,旅館在尖沙咀混亂的重慶大廈里。是的,就是電影《重慶森林》里的重慶大廈,林青霞去那裡找印度人幫忙販毒的地方。

豆瓣 8.5

9. 幽靈

Gjenferd / Phantom

哈利和女友Rakel的兒子Oleg情同父子。Oleg涉嫌殺人被捕,哈利從香港回到奧斯陸調查真相。這本書更深入地寫到了奧斯陸的毒品網路。

豆瓣 8.6

10. 警察

Politi / Police

令人恐慌的「警察殺手」。警察遇害的地點都是在自己負責調查的懸案的案發現場,日期是舊案的周年紀念日。

個人很喜歡書里最後的情節設定,體現了哈利和Rakel以及Oleg之間的默契,讓人在緊張之餘會心一笑。

豆瓣 8.2

11. 焦渴

T?rst / The Thirst

焦渴,是對血液的焦渴。被害者的頸部都留下尖牙的痕迹,失血過多而死。這個新的連環殺手被宣稱是吸血鬼。

書里提到的猴子陷阱很好玩。猴子陷阱是土人抓猴子的一種方法。在盒子里放上猴子愛吃的堅果,再在盒子上鑿一個小洞,僅容猴子的一隻手通過。猴子被堅果吸引,抓一大把到手裡,抓滿收穫的手卻拿不出來了。人來了也不肯放手,就被抓住了。書里借用這個構思來給人設置陷阱,賭的就是人不肯放手,明知道會付出代價也不肯放手。分明放手就是自由,但是有時候,我們偏偏捨不得放棄手中抓住的東西。

豆瓣 8.0

為女兒寫童書的懸疑小說作家

作為跨界高手,奈斯博在寫作主題上也免不了跨界。除了犯罪小說,奈斯博還寫了一套童書: 波克特博士系列。已經出了五本,兩本改編成了電影。波克特博士的屁屁粉、波克特博士的時光旅行浴缸,看名字就是無厘頭風格。

出版雪人的同一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童書。寫童書是因為身為父親。他每天給女兒講故事,當時7歲的女兒想要故事裡邊有一個瘋狂的教授、一個小個子男孩、以及一個跟她自己有點像的了不起的女孩,因而就誕生了波克特博士的故事。

有一個會寫故事的爸爸多麼好! 除了一起看著書本講故事,還可以天馬行空地編故事,編出來印成書拍成電影。

談及寫犯罪小說和寫童書的不同,奈斯博巧妙地用音樂來打比方。哈利·霍勒系列像是演奏複雜精巧的交響樂,而波克特博士系列就像在爵士樂酒吧跟樂隊來一場即興演出。

奈斯博跨界又跨界,到底什麼是他的真愛呢?

寫作和樂隊都是奈斯博的摯愛,不分高下。之前從事過的工作中,他最愛的是計程車司機,因為方便他觀察人。而金融分析,在他眼中,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在書里,哈利霍勒最好的朋友?ystein, 就是計程車司機。

懸疑天王重寫莎翁名劇

奈斯博與莎士比亞,聽起來完全風牛馬不相及。可是,奈斯博重寫的《麥克白》就在上周剛剛面世。這是Hogarth Shakespeare計劃的一部分。為了紀念莎士比亞誕生四百周年,八位現代作家,各自重寫一部莎士比亞的作品,相當於同人小說吧。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

蘇格蘭將軍麥克白得到女巫預言,宣稱他將會成為蘇格蘭國王。出於野心和麥克白夫人的慫恿,麥克白暗殺了國王鄧肯,攫取了王位。為了打壓敵意和猜忌,他製造出了更多謀殺,墮落成暴君,最後陷入瘋狂和死亡。

奈斯博的作品我還只讀過哈利·霍勒系列,很好奇現代麥克白會不會有哈利的影子。當麥克白將軍變成小鎮警察,會是怎樣的閱讀體驗呢?

但少幾閑人

Moments in Norway

清風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

目遇之而成色

謝謝傾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