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老人生命最後15年的剪紙藝術

一個老人生命最後15年的剪紙藝術

1941年

馬蒂斯的腸癌手術

讓他無法再從輪椅上站起來

竹竿炭筆被棄在了一邊

但這似乎也是一個藝術家創作上的突變契機

生命中最後15年

馬蒂斯拿起剪刀和彩紙

一開始似乎只是權宜之計、一種嘗試

但這種實驗最後卻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風格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

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Dance》《The Red Room》等

Dance,1910

The Red Room ,1908

剪紙作品通過書籍插圖、彩色玻璃窗、瓷磚壁畫

宗教法衣或其他紡織品

噴射出馬蒂斯融其一生的對繪畫的思考

我們在這些既極度抽象又萬分形象的剪紙作品中

看到了雕塑形式的注入

空前的明度和亮度

更看到在輪廓塑造的博弈

同時,更是一個藝術家、一個男性

終其一生卻始終持留的孩童般的反叛與自由

Two Dancers ,1938

Icarus, 1946

King&Rsquo Sadne,1952

畫題與作品本身對馬蒂斯來說並無什麼聯繫,它只是一種符號而已,人們不必去顧名思義,應著意於畫面色彩與線條的配置所顯示的審美意義。畫面上有三個不同色塊構成的抽象的類似人的形象,中間黑色塊是個懷抱提琴的人物,是否是聖經中的大衛王在彈琴呢?不得而知。可見畫家馬蒂斯的目的是通過黑、白、綠、黃和紅、藍色塊及線條的並置與對比,表達出自己愉快歡樂的心情。

The Snail, 1953

馬蒂斯1953年創作的大尺寸《蝸牛》 (The Snail)可以說這是他最為抽象的作品。馬蒂斯除了使用剪刀,甚至直接手撕,將三組對比色紙片以螺旋狀向外旋轉擴散。在畫了許多自然界的蝸牛後,馬蒂斯忽然注意到一種景象,即蝸牛從殼中伸展出身體的瞬間,於是便有了這幅作品的靈感,而三組對比色的使用則傳達了自然界最為全面而生動的色譜,所以他還給這幅作品起了另一個名字——《色彩構成》。

Blue Nude, 1952

《藍色裸體》是馬蒂斯的名作,一套4幅,創作於1952年,那年他82歲。那時的他已經無法隨意走動,也無力撼動牆上那些巨幅而脆弱的紙條——影片中記錄了助手如何在馬蒂斯的指導下移動那些紙條,甚至如何在他裁剪的時候幫他拿住紙張。然而,馬蒂斯的裁剪卻是如此大膽,又如此細膩,精彩的藍色人物造型中被巧妙引入了諸多留白。一把剪刀忽而用來打輪廓,忽而又直接裁剪以塑造出造型。

Polynesie La Mer

The Dancer, 1949

The Dancer, 1949

在1949年創作的《舞者》(The Dancer)中,舞者幾乎與搖曳的植物融為一種形態,她們跳進了1953年的《花束》(The Sheaf),簇擁在一起,徹底打破了對於形象邊緣的界定與勾勒,物質的內涵通過色彩流溢出來,形象變得,並非不重要,而是更開放、更具有彈性。

切割、組合、重新切合、重組

剪紙拼貼畫的製作過程

將體驗、觀察、創作、思考之間的循環流動

定格在最簡單的形態上

從馬蒂斯那多彩、簡潔

擺脫了形制的晚期剪紙拼貼作品中

我們看到疾病和死亡對藝術家的積極影響

但這些侵襲自身的內容

並不淪為藝術家描摹的對象

它們的作用,反倒是讓藝術家更自如地打開視界

在花花世界中看到正向其綻開的事物的本質

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西奧多·阿多諾曾說道:

在藝術史上

許多藝術家的晚期作品

總是帶有顛覆性的劇變

他們用雙手親自將一輩子所慣用的形式打破

用撕裂它們的方式

去創造一種破碎的風景

藝術是什麼?

藝術有什麼用途?

藝只是動手能力和繪畫技能嗎?

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接觸藝術?

學習和觀看藝術有哪些正確的方法?

原色教育帶領孩子們用另一種方式觀察世界

何老師:ziyi_he2014

圖片源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如需轉載,請聯繫溝通,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色EDU 的精彩文章:

TAG:原色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