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山村莊起名其實都有套路的!原來我老家的名字是這麼來的……

江山村莊起名其實都有套路的!原來我老家的名字是這麼來的……

與你分享江山資訊 | 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江山

我們一路與你同行

春天的江山

總能在不經意間經過萬紫嫣紅的村子

映入眼帘的不止有美麗的村莊春色

還有那一個個富有特色的名字

比如像詩一般美妙的楓溪、耕讀、清漾......

還有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葩塢、冷水、嚴麻車......

江山這些村子的名字

其實都有起名的套路

套路一:地理位置

用通俗一點的語言來說,這個取名的套路就是在什麼地方,咱就取啥名。

大溪灘:江山港邊大溪灘上

上余:因地處原籍衢州上方,取名上余

山頭:明代鄭氏自閩遷來定居,因村在山上,故名

潭邊:昔年村旁有水潭(現已淤塞)

上溪:因地處小溪上游,故名

冷水:相傳,因地處半山區山塢,陽光不足,水溫又低,故名

上倉:相傳,始有王、徐兩氏住此,繼有毛氏從縣城來此定居,建有倉房,原稱倉屋,後因地處山坡上而改名

湖游:地處湖游上方,而得名

仕陽尾:因地處仕陽村後面而得名

西坂:因地處田畈西面,故名

山底:因在達山底下而命名

新塘底:因地處新塘下面,故名

路口:因地處交叉路口而得名

浮橋頭:相傳,俗稱航橋頭,建造清湖浮橋後,因地處橋頭而改名

江山底:地處江山崗底

前村:相傳,傅氏遷來定居時,東北角有個小村稱後村,這裡就叫前村

達河:因地處石達山下,原名達下,後因「下」與「河」方言音相近,改為今名

溪淤:以轄地上、下溪淤統稱命名

八里坂:據碑文記載,明崇禎年間,禮賢上馬跡灘築一水壩,因該村距水壩八里而得名

東山頭:因地處東山之頭,故名

長台:其地南有赤台山,連綿2公里,因以長台名村

華峰:因位於龜頭山、車水頭山、後門山之間,取西嶽三峰之意而得名

塘源口:因位於塘源溪之口而得名

嶺底:因地處達崗嶺腳底,故名

靈崗口:清乾隆年間,居民從靈崗遷住於此,因地處靈崗外面壟口,故名

玉坑口:因地處箬坑溪匯入源頭溪之口,原名箬坑,1958年簡化為玉坑口

淤頭:相傳,古時原系溪淤,村建於溪淤之端,故名

達埂:因地處廣闊、平坦之地,故名

棠坂:因地處山塘田坂間,取名塘坂,後雅化為今名

石後:位於巨石之後而名

市上:相傳,南宋禮賢設縣治時,該村位於縣城上方,故名

新塘邊:因地處方塘沿,故以方塘沿名村,後新修方塘改今名

外塢:因位於山塢外邊,故名

達路邊:相傳,該村位於江山至玉山大路路邊,故名

東山:村子位於東邊山麓,故名

英岸:因地處溪沿山間凹地,初名「凹岸」,後音改今名

南塢:相傳,古名虹橋,又名南峰,因村莊在朝南向的山塢里而改今名

中崗:因地處中崗山上,故名

高坂:因地處較高的田坂里,故名

西山:因村西有山而得名

大巒口:因地處大山壟,山巒起伏,又是東坑溪匯入廿七都溪之口,故名

廣渡:因建村於溪邊,村民往來,必須由此渡河而得名

白沙:因地處定村西邊白色沙洲上,故名

雙溪口:因地處東積、龍井坑兩溪匯合之口,故名

上洋:因地處山壟田上首,向陽開闊而得名上陽,後改為上洋

沒啦,到底啦!

套路二:以當地特產、特色、古迹等命名

如果說上面的村莊是在什麼地方取啥名;這個取名的套路就是咱有啥就叫啥。

大唐:有大唐洞可供遊覽

烏龍:有烏龍洞

壇石:清明山麓有巨石一壇,中分石鼓、石桶、石井等,因石鼓高大如坦,故名。

五圳:相傳,原名梅樹底,後以其地有五條山溪圳而改名至今

大橋:因該地有一石拱橋而得名

橋頭:因村西有一石板橋得名

詩坊:該地有四方塘,原名四方,後因清末童生鄭京才為社屋取名「詩坊」

寺後:村前有龍泉寺,故名

長埂:村南有一長埂而得名

青塘尾:原名花嶺村,後因村前有一清塘而改名至今

佛堂:原名物塘,明成化年間,村東建「金華寺」(已毀),後更名佛堂

後源:因地處嚴麻車後面的村邊達塢嶺有源泉,故名

三塘:因該地有大門塘、荷花塘、中塘三個塘而取名

毛塘:相傳,古時,此地有一水塘,曾有鰲魚出現而得名鰲塘,後簡化為今名

祝家坂:原名周加坂,因附近有一條祝家壩而改為今名

泉家壟:因山壟的中、下部都有泉水而得名

荷塘:該地有口水塘種有荷花而得名

源口:有簡易公路通縣城,別名上源口

桑淤:古代多種桑樹而得名

碗窯:相傳,北宋在此建碗窯,故名

冷漿塘:因當地有一水塘,其泉水冷而得名「冷漿塘」,村以塘得名

琚源:當地有琚源寺

毛長甫:明末清初建有「茅牆社」廟,用茅草蓋頂,民房亦用茅草鋪蓋,得名茅牆鋪,後簡化為今名

高路:因地勢較高而得名

毛村山頭:村後有毛村山,故名

毛家倉:相傳,400年前,附近雙連瓦村毛姓在該地建一糧倉,故名

東亭:此地原有一亭,並設有商店,原稱店前,後因亭位於玉山之東,故名

萬青山:此處有一座山名曰萬青山,故以此得名

烏鷹壟:相傳,村南有條通往南北的峽谷,稱「烏鷹弄峽」,村因以為名

江郎山:以江郎山為名

花溪嶴:地處山嶴,過去沿溪兩岸野花叢生

楓石:因西山坳有大楓樹,東山巔有神仙棋盤石而得名

龍井:因村邊有龍井,故名

林豐:因林木豐富故以林豐命名

陶村:隋唐有人在此燒陶器而得名

福塘:清代建有「福塘社」,以社命名

南塘:該地建有「南塘社」,以此命名

龍頭:以龍頭農業社名為名

界牌:明設都、圖制,其村地處廿四、廿五都之間,村北鏜報墩上立有一界牌石,故名

沒啦,到底啦!

套路三:以形狀命名

這個厲害了,咱看起來像什麼就用啥命名。

橫渡:因村南田壟中間橫擺著一條小土墩,形似渡船而得名

水晶山底:因村前林木茂密,青翠似水晶,清光緒年間,雅化為今名

彭里:以地形取名爿pan里,後改今名

麻車:此地有撞山槽,形似麻車(榨油車),故名

賀村:相傳,清康熙年間,王、周、吳三姓定居,因地形似荷花而得名荷村,後變音為賀村

獅峰:因該處土墩形似猛獅,面對潭頭山峰,故名

天井:因地處三個古井形凹地,似井桶索而得名

塘源:村頭有龍頭潭,村尾有龍溪、龍倉取名龍源,又因地勢低,形似池塘改為今名

塔山:因地處形似寶塔的山腳下,故名

永興塢:該村形似蓮華,原稱蓮心塢,後取吉祥意,改為今名

禮賢:相傳,村南有塔山形似鯉魚,取名「鯉沿」,後雅化為禮賢

茅坂:初名雙溪,因此地茅草叢生而改名茅坂(民國十年曾雅稱儀鳳)

政棠:原名「山坑」,因地形如井、像塘,改名「井塘」,後雅化為今名

西洋:因地處保安之西,群山環繞,似一盆地而得名

龍溪:因村邊小溪彎曲似龍,故名。

化龍溪:因山壟溪流彎曲似龍,得名龍溪,該片坐落下方,故名下龍溪。又因當地村民姓華又改為華龍溪,後音簡為今名

沒啦,到底啦!

套路四:以姓、名命名

如果江山某個村莊帶姓氏的,80%都是因為那個姓氏始居此地的緣故。

比如:夏家、趙家、鄭村、陳村、占村、陳家、吳村、童家、蔡家、王村、柴村、周村、何家山、琚家崗、彭村、趙宅門......

當然還有一些你想不到的村名,竟然也來源於姓氏

豐足:相傳,古時方、祝兩姓同居於此,取名方祝,後雅化今名

定家塢村:該村於咸豐八年戰禍被毀,毛氏祖先來此山定居成家,取名定家塢

新葉:以姓氏得名葉村,後因重名於1982年改名

占塘:該地有一大塘,詹姓來此定居後,取名詹塘,後簡為今名。

上王:相傳,南宋時,江西金溪人王氏避難來此,先在下瑞定居,後因人口繁衍,村往上發展而得名

鰲頭:相傳,明代,江西金溪縣王占鰲受元兵侵擾,因須江安寧,先遷政棠,後遷此地定居,取名坳頭,後雅化為今名。

嚴麻車:因該地原有榨油車,始名「麻車」。明初嚴氏來此定居,改為今名

東陳:相傳,東鄉陳氏來此定居取名東陳

陳塘:相傳,陳氏來此定居於塘邊,故名

山塘:相傳,鄭氏來此山坡定居後,全靠挖塘用水而得名

沒啦,到底啦!

套路五:排排坐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看村子的名字就知道了

塘嶺一村、塘嶺二村、塘嶺三村

清湖一村、清湖二村、清湖三村

......

套路六:以歷史、神話為名

像四都、廿八都......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名字

一都江:明設都圖制,定為一都,因江氏居此,改名為一都江

四都:明設都圖制,定為四都

廿八都、卅二都、卅六都...都是這麼來的

頗具歷史韻味和神話傳說命名的↓↓↓

三卿口:據《王氏宗譜》記載,元朝王國寶從蘭溪雙牌遊獵到此定居,因其祖先王祐手植三槐,雲子孫必為三公,為懷念祖宗故名。

長安:相傳,明末清初,長台楊、柴兩姓發生糾紛,楊姓被迫來此定居,為希望以後長居久安而得名

清漾:唐末,始祖清漾公定居於此,以名名村

保安:據《藍氏宗譜》記載,陝西西安藍田縣藍氏十二世祖景玉、貴玉兩公從江西長寧會邑遷居於此,以「永保平安」意取名

花園:據墓碑記載,明正德年間,該地系刑部侍郎梅慕榮之花園,故名

千塢:相傳,古時,有鳳凰飛來落在梧桐樹上,始名「棲梧」,解放後音改今名

上平天:相傳,村對面紅石頭崗,高將平天,巔有梯,上可通天,下可連地,故名

沒啦,到底啦!

套路七:年代的韻味

這個取名的套路簡潔、吉祥、好記,還富當時那個年代的氣息

友愛:以取在農業集體化道路上,發揚互助友愛精神命名

富益:取走集體化道路生活富裕的意思

明星:該村土質肥,產量高,社員生活好,著稱全縣,故以明星命名

幸福:取農村集體化,能走上社會主義幸福大道之意命名

豐益:取發揮集體化道路優越性爭取豐產富裕之意命名

朝旭:以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道路,象初升太陽,故名

先鋒:1956年辦農業社時意取起「先鋒」作用命名

勤儉:取「勤儉節約」之意命名

愛豐:取愛豐收之意命名

日月:取白天黑夜大幹之意命名

恩深:取「毛主席、共產黨恩深似海」之意命名

永豐:取永遠豐收意命名

連豐:取「連年豐收」之意命名

興墩:以駐地徐加墩取「興旺發達」意命名

堅強:以原農業社名堅強命名

沒啦,到底啦!

套路八:用好組合拳,取名不用愁

比如這幾個村↓↓↓

天余村:天井堂+余家坂各取一個字

金龍:以轄區金村、龍井頂兩個自然村首字命名

華塔:以華祖頭、塔橋兩村的首字得名

九:不按套路

還有一些取名完全不按套路的↓↓↓

大夫第:明朝江西玉山放筏人來此定居,常背大布袋到湖川買米,得大布袋,後音改今名

大陳:因地處四面環山的小盆地,而得名「大沉」;又傳:古時天下大雨石殼山至大毛山一帶,因地殼下沉,故名。

早田坂:因該地缺水易旱,只宜種早熟作物,故名早田坂

新塘塢:明代徐姓定居於此,見村前泉水坑常年不涸,用石砌成新塘得名

蓮塘:因村前雙連塘內長有蓮藕而得名

坳里:相傳,村中塘有大烏鱧,得名烏鱧li塘坳,後簡為今名

葩塢:因該地多野花,故名

仕陽:該村毛姓聚居之地,明代前這裡林木茂盛,整個村莊的亭、台、樓、閣是星羅棋布,因「人文薈萃,地處向陽」,故取名仕陽

店邊:相傳,200多年前,衢州柯山毛氏來此定居,原名橫溪,後因附近店鋪多,改名店邊

耕讀:相傳,徐氏由開化縣南墩來此定居燒炭,原名崗頭,後雅化為今名。

羨稼:相傳,從前錢氏來此定居,始稱錢家,清道光、咸豐年間,江西張氏來此定居,以羨慕土肥民淳之意,改名羨稼

賀山頭:相傳,清乾隆年間,王氏打獵到此定居,始名下山頭,因「下」與「賀」方言同音,而演變成賀山頭

路陳:相傳,明洪武三年陳氏來此定居,建有佛殿,村以殿內大香爐而取名爐陳

協里:相傳,宋朝皇帝送駙馬鄭霖回鄉文中「義門惟其協也,仁里是以美之......」,取上句的「協」和下句的「里」

敖坪:相傳,原名毛婆洋,於民國期間辦小學時,雅化為鰲坪,後簡化為今名

湖前:相傳,唐朝,原名湖川,後改為今名

和睦:明初,原名「下睦」,以陸氏為主多姓氏聚居地,長期相處團結友好,又陸氏後裔十代同居和睦成風,故名

賀倉:相傳,清乾隆年間,縣城毛姓為抗交租稅遷此居住,初名「彭軻庄」,後改今名

讀溪口:宋淳佑年間王雲超棄官由金華遷來定居,以獨斷獨行,獨來獨往,獨居獨處,獨善獨守,如遺世獨立,故以獨名溪,取名獨溪口。至清乾隆年間王氏子孫繁衍,書生日增,因悟該地有東、西兩溪,不可謂獨,況兩溪流水潺潺,勝似讀書之聲,故改今名

東儒:相傳,原名中睦,明永樂年間,該地出了翰林學士柴興,後人認為系聖門儒宗,改為今名

達篷:古代石門毛氏來此搭棚定居而得名

龍頭店:因該地有一石嘴形似龍頭,明代建有一殿名龍頭殿,後殿內開設商店而改為龍頭店

塘邊:相傳,徐氏始居於此,原名徐村,後因經常發生火災,為防火挖了一口水塘,改為今名

大悲山:相傳,村北山上有清代建有觀音殿,取大慈大悲意而得名

安頂:原名際上,1982年因重名按群眾貫稱改名

沒啦,到底啦!

你的老家是以什麼命名的?

除了以上這些你還知道江山有哪些獨特的地名?

快快留言告訴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版圖最大時是在明朝永樂年間,那面積究竟有多大?
探秘:清朝取代明朝是天命所歸不得不服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