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英超的轉播費,就夠一支英甲球隊運營一年,這公平嗎?
足球新經濟有兩個關鍵特徵。首先,集眾人之力創造收入,再用不平等的方式分配給俱樂部。這一點,它表現非凡,但同時它卻絲毫沒有控制經營成本的本事,錢一流進來,立刻就從另一頭流出去。英超的年度總營收目前超過23億英鎊,在世界各國的足球聯賽當中居於榜首,比西班牙甲級聯賽(La Liga,西甲)多出66%,與差距最近的競爭對手德國足球甲級聯賽(Bundesliga,德甲)相比一年也多出近5億英鎊。
英冠就某方面而言,是最有錢的次級聯賽。按照整體財務排名,也是全球第九大足球聯賽。英超的首個賽季,22傢俱樂部共賺進1億7000萬英鎊。比起甲級聯賽的最後一年是大幅躍進。僅僅七年後,20世紀末的20支英超俱樂部年度已賺進超過5億英鎊,到了2005年,數字更上達13億。2013年,聯賽史上最高額電視合約的第一年,英超球隊的收入達到23億英鎊,將近是創始賽季的15倍。換算年成長率,甚至超過倫敦房地產市場炒出來的房價泡沫。
足球靠三個管道掙錢。縱觀英超整體23億英鎊營收:半數來自電視與其他媒體的轉播權利金;四分之一來自比賽日收入(門票和餐飲小吃);另外四分之一來自其他商業活動,包括贊助、冠名權、房地產交易和販售周邊產品。
二十年前,俱樂部只有一成收入來自電視權利金。現在就拿英超較小的俱樂部來講,也有多達八成收入源自電視。是什麼原因讓電視轉播權的價值飛速成長?一部分當然與新商品的品質有關。但說實在話,雖然英超開幕在即敲鑼打鼓宣傳,實質內容和甲級聯賽的最後一年並沒有太大變化。俱樂部陣容、比賽風格和球隊球場狀態都還有待經歷重大變革。英格蘭足球的這幾項特色未來將會發生變化,但起初能一舉轉型成新經濟,憑的是好運氣。因為它在對的時間在對的地方拿出了對的產品。
雖然電視轉播權的價值在1980年代已經微幅上揚,但就歷史角度而言,價格依舊低廉。市場上僅存在BBC和ITV兩家競爭者,雙方又時常裡應外合,使得足球轉播金始終無法提高。更何況,雖然兩家電視台都認為爭取足球轉播權很重要,尤其ITV越來越感興趣,但足球畢竟不是它們經營模式的重心,沒搶到也不會倒。兩方都沒有打算為了轉播足球傾其所有,實際上它們還準備和英格蘭足聯攤牌,倘若有必要,可以完全不播足球。
這在天空衛視集團恰好相反。英國開始有衛星付費電視,起於1989年。天空衛視和英國衛星廣播(BSB)兩家競爭公司成立。由於衛星電視運作成本高昂,目標客群又多習慣收看免費電視,兩家公司資金大量流失。這門產業要有未來,一定只能有一個公司和一個頻道。天空衛視在1991年併購了對手,但基本問題還是在於如何留住收視用戶。重金引進好萊塢電影依然吸引了不少觀眾,天空衛視的管理階層漸漸明白,足球說不定會是更好的選擇。或者像媒體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後來形容,足球把電視頻道送進民眾客廳的「攻城重鎚」(A battering ram)。因此英超成立時,市場競爭的買家已經比過往聯賽遇過的多上許多。何況天空衛視集團還有一個將足球置於總經營策略核心的買家。為了直播足球,天空衛視已經準備好拿出當時看似天價的籌碼。
事實證明,天空電視的判斷正確。天空衛視集團與英超簽下轉播合約後20年以來,已超過1000萬收視用戶。營收從原本的2億多英鎊成長到現在近70億英鎊,而且不像它的盟友英超,天空集團連續十年公告稅前獲利目前已達到年逾10億英鎊。可以說,天空衛視集團這個品牌簡直已和英超划上等號。這也讓公司更加看重足球的價值。BBC和ITV明智的退出戰場,但對賽事精華集錦的需求仍大幅拉抬了周末重播時段的價碼。最近十年也出現了其他買家。經過法院多次裁定,要求英超將轉播權拆賣給更多的買家之後,愛爾蘭的薩坦塔(Setanta)頻道,美國的ESPN和最近的英國電信電視(British Telecom,簡稱BT)都買下了部分權利。像BT這種四處網羅內容的大財團,它的加入把電視權利金推向了新的境界,從1990年的每場比賽100萬英鎊,到現在BT和天空衛視一場比賽要付超過600萬英鎊,播出的比賽場次也多了近三倍。
英超不止吸引一日觀眾,還有能力吸引長期的收視用戶。加上偏好看英格蘭聯賽的觀眾明顯多過歐洲其他聯賽,這使得英超成為眾多運動頻道市場的掌上明珠。英超銷售全球電視權利金從原本幾近於零,到現在已經超過國內收入。最近一輪競標,阿布扎比運動頻道(Abu Dhabi Sports)的得標金額比前一次得標的阿拉伯放送時間頻道(Showtime Arabia)多了兩億美元。新加坡人口不到500萬人,新加坡電信(Singapore Telecom)卻砸下兩億美元,打敗了主要競爭對手取得轉播權。足球在美國被視為非常邊緣的市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NBC)卻願意拿出2億5000萬美元取得轉播權,而且會以雙語轉播每一場比賽。
過去十年,豪門球隊孜孜不倦耕耘海外市場,或藉助社交媒體,或策劃時間更長、規模更大的季前巡迴賽,到歐洲、亞洲和北美進行宣傳。英超本身自2003年,每兩年會在亞洲舉行一次短期的淘汰賽。2008年,為了更進一步從海外市場獲利,英超提議每個賽季都在海外多個城市舉行第39場比賽。由於各城市競標主辦權,這個商業模式運也能為每支俱樂部賺進500萬英鎊。孰不知,官方及大眾的反應不如預期,該項提案遭到國際足聯、歐洲足聯和球迷的強烈反對,最終石沉大海。不過,擁有全球知名的豪門球隊反過來開創了自己的做法。2013年夏天,曼聯隊巡迴澳洲、日本、香港和泰國。切爾西隊到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美國出差。曼城隊去了香港和南非。阿森納則空前地前往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每一場巡迴賽,每支球隊的出場約可拿到2500萬美元。
比賽日收入主要來源於門票。雖然門票收入只佔英超總收入的1/4,但仍明顯水漲船高,達到一年超過5億英鎊。觀眾容納量明顯減少的全坐席球場能夠做到這點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大幅提高票價。廣泛來說,市場上最便宜的季票過去20年內價格已經上揚了500%,甚至還有漲價空間。球場整修連帶確保了現在有更多更高昂的座位,附軟墊的座位、有杯架的座位、包廂座位和包廂外的座位,這些座位的票價漲幅更快。
在電視轉播權方面,英超一方面有先見之明,一方面也是幸運的。全球通信科技的發展來得正是時候,增加了競標內容的電視公司數量,新的市場也帶來願意支付更高價格的消費者。這些情況都是都不是英超本身造成的,但英超還可以宣傳自己是有心耕耘。可是在票價方面,俱樂部完全是賭運氣。結果證明,對於球賽門票的需求明顯不受高票價左右。俱樂部提高每一個市場區隔的票價卻發現整體而言,需求不減反增。這有一部分是因為新的足球產業,用出手比較闊綽的新觀眾取代了囊中羞澀而不願意花更多票價的老球迷。另一部分是則是因為觀眾並不是多難開拓的市場,很多球迷在個人享樂、瘋迷和忠誠心的催使下,不論付不付得起都願意花更多的錢。
俱樂部最後十分之一的收入被湊在一塊兒稱為商業活動。這好像電視和門票收入都是慈善活動一樣,其餘這些所謂商業活動才是真正稱得上創收的新嶄手法。雖然吃相不太好看,但成效卓著。同樣的,這些活動早在1980年代已經奠定了部分基礎,包括引進場邊廣告、球衣合約和球衣贊助,但規模後來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將自家商標放在英超球衣的成本大幅提高,豪門俱樂部一年可因此收入2000萬英鎊。最小的俱樂部則拿到大概十分之一。
球場命名權也開放出售。足球界一直對重新命名老球場有所顧忌。雖然外界懷疑,比起尊重傳統和歷史,俱樂部更在意的是現在可以變現的品牌價值。至於新建的球場,名字早就賣斷了,新的足球場地景現在囊括了銳步(Reebok)、阿聯酋航空(Emirate)、不列顛尼亞(Britannia)和伊蒂哈德(Etihad)等名稱。
不過,可以招攬贊助的並不只有這些。足球俱樂部效仿國際足聯、國際奧委會和其他大型體育運動設施發展出來的模式,找來一長串的官方供應商、夥伴和朋友,仔細挖出來一個大坑。每個贊助商空缺有一個品牌,這個世界使用的語言介於官腔、委婉和曖昧之間。俱樂部擁有的不只是贊助商,而是夥伴,不只是夥伴,還是官方夥伴,協助提供適量的飲品和娛樂(酒精和賭博),或提供金融服務(發薪日貸款和合法高利貸)。曼聯隊現在共有29家不同公司的投資贊助花名冊,包括官方油漆、整合電信通訊和醫療系統夥伴,東亞一家官方泡麵贊助商,還有紅酒與啤酒專營商,支持思美洛伏特加(Smirnoff Vodka)應對艱巨任務,為老特拉福德球場提供號稱可靠的飲品。
職業足球向來是不公平的競爭,各級別聯賽與聯賽內部之間的收入差距極大。英超豪門俱樂部如今收入是英超下游俱樂部的4到5倍。2012年,曼聯、切爾西和阿森納營收都超過2億2000萬英鎊,而布萊克浦、伯明翰和布萊克本(Blackburn Rovers)隊則只有該數字的四分之一。但即使是這些英超下游俱樂部年度營收也是英冠俱樂部平均預算的三倍以上。英甲和英乙的俱樂部平均營收約為500萬英鎊。至於墊底的兩個聯賽營收,各自只有350萬英鎊,整體產業規模比曼聯隊和阿森納單傢俱樂部還小。
聯賽之間的不平等差距,原本是球迷人數多寡不同而形成的。但現在幾乎完全依靠,能博得多少電視權利金而定。在贏家全拿的市場,觀眾普遍只有時間收看一個主要聯賽商品。較高級別的聯賽自然會包下所有收入,而不只是分割繼承。這就是英超的用意。當然,除此之外,英超還可以提高票價並吸引絕大多數的企業和高階消費者。再說了,在這樣的經濟競賽當中,俱樂部形象品牌的魅力、地位和象徵是招攬贊助商的關鍵,低級別聯賽自然望塵莫及。
英超內部的不平等程度或許反倒令人吃驚。因為照道理四分之一的電視權利金、半數國內收入和所有海外收入是由20支俱樂部平分。另一邊,國內收入則根據俱樂部的電視曝光率和季末排名分配。這些因素讓上游俱樂部分得的錢比下游俱樂部多出約五成。但真正拉開俱樂部收入差距的原因,跟英超遙遙領先低級別聯賽的原因一樣,牽涉到地位和贊助,即球迷的規模和收入,還有歐洲頂級賽事造成的影響。
英超聯賽內部球隊之間獲得的贊助商收入差距極大。2012年,狼隊(Wolverhampton Wanderers)、斯托克城隊和諾維奇隊只募得不到2000萬英鎊,博爾頓隊(Bolton Wanderers)更只有不到1000萬英鎊。但32公里外,曼徹斯特的兩支俱樂部曼聯和曼城卻各自募得超過1億英鎊。比賽日收入也呈現同樣的差異。曼聯和阿森納擁有現行最大的球場,加上數量最多的組合套票和高檔商務座席。其中阿森納的票價更是全英超最貴。2012年,兩隊的比賽日收入分別是9900萬英鎊和9500萬英鎊,幾乎是布萊克本隊的二十倍和斯托克城隊的十倍。有幾支俱樂部還算緊追在後。切爾西和熱刺隊的球場比較小,但球迷整體收入高,擔負得起高票價。利物浦和紐卡斯爾隊所在的城市比較窮,票價較低,但相對有較多的球迷。曼城和切爾西還有史上金額最高、最優惠的貸款。而剩下的英超俱樂部沒有指望跟得上。
最後還有來自英超以外賽事的收入,足總杯(FA Cup)和聯賽杯(League Cup)的獎金。雖然深受小俱樂部的歡迎,但金額太小,不足以說明收入差距的擴大。歐冠聯賽在1992年重整規則後大獲成功,獲利之高使其成為歐洲第六甚至第五大聯賽。豪門強隊也得以從最大的電視市場獲取天價收入。例如2011年,曼聯隊光是在歐冠的電視轉播收入就有5000萬英鎊,比在決賽擊敗他們的巴塞羅那拿的還多,也比近半數的俱樂部在英超的總轉播收入還多。同年,阿森納雖然只打到歐冠16強,但依然拿到3000萬英鎊的收入。
同樣處於贏家全拿的無情邏輯,前身為歐洲足總杯現改名為歐羅巴聯賽(Europa League)的次級歐洲聯賽,就只為參賽的英格蘭俱樂部賺到約600-700萬英鎊。英超榜首之所以常年不出那麼幾個熟面孔,每一賽季總是有曼聯、阿森納、切爾西和利物浦爭冠。關鍵原因之一就在於俱樂部每年從歐冠獲得的巨額收入以及隨之躥升的全球知名度。
不論公平與否,外界可能會猜,在俱樂部老闆和董事會的運籌帷幄下,這些如潮水般的收入想必帶來可觀的利潤。但足球新經濟最令人詫異的一點,或許就是在於它幾乎沒有賺頭。用最寬限的算數來看,英超整體在絕大多數賽季是有小筆盈利,但就連這筆盈利也從營業額的16%跌至百不到4%。假如把資本賬也算進去,例如債務支出、球員身價等資產貶值、球員轉會市場的虧損以及稅金,那麼不論是英超或國內其他聯賽,整體都毫無利潤可言。
舉例而說,2010年英超俱樂部的稅前虧損14億4500萬英鎊,同年英冠俱樂部總計虧損1億3300萬英鎊。英甲和英乙的營業虧損各自是1200萬英鎊和800萬英鎊。當然,各級聯賽的不同俱樂部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還是有少數俱樂部能夠平衡收支,甚至小有獲利。曼聯一直以來就都穩定賺錢,阿森納隊搬到酋長球場以後也是。偶爾也有經營得特別好的小俱樂部,能在晉級英超的一兩個賽季內賺到些錢。例如斯旺西隊(Swansea City)和西布朗維奇隊(West Bromwich)。或者是某些低級別聯賽的球隊,因為在杯賽表現出色,或轉會策略精打細算,因而嘗到一點甜頭。但這些都是少數,久久才出現一次。
更能夠代表足球界整體現象的,反而是曼城(9700萬英鎊)和切爾西(6800萬英鎊)在2011年破記錄的虧損。至少在揮金如土這方面,新足球經濟算得上人人有份。因為不管是多是少,各級別聯賽都一樣虧錢。同樣在2011年,英甲俱樂部平均一年營收500萬英鎊,虧損240萬英鎊。英乙稍微好一點,平均一年營收240萬英鎊,虧損30萬英鎊。
英國足球何以會創造出這樣一個營收增加虧損也增加的商業模式?問題並不出在資本帳。雖然支付利息和球員轉會所積累的債務虧損並無幫助,但問題出在經營賬。英格蘭商業巨子阿蘭-休格(Alan Sugar)說得好:「流進球賽的錢多得驚人,但不過是『酸梅汁效應』,流進去立刻又流出來。現在是經紀人的天下。」
在甲級聯賽的最後一個賽季,球員薪資花掉了聯賽44%的收入。十年後,英超營收大幅增加,但球員就拿走了六成。到了2010年,俱樂部的收入已經有七成被球員瓜分。英冠球員分得的比例更高,2011年約佔了俱樂部收入的九成。其中至少有六傢俱樂部光是花的球員薪資的錢就比總收入還多。聯賽級別由低到高,收入層層躍進,球員的薪資也一樣。1992年,英超球員的平均年薪為75000英鎊。到了2010/11賽季,已經是1400萬英鎊,相當於周薪26000英鎊。儘管在1990年代早期,第二級別聯賽球員平均年薪5萬英鎊,是英超薪水的2/3。到了2011年,英冠球員賺的錢已經不到英超的1/7,年薪只在20萬英鎊上下。至於英乙,即過去的丁級聯賽,1992年球員平均年薪15000英鎊,現在一年拿40000英鎊。最低級別聯賽和英超的薪資比已經從1:5變成了1:35。聯賽內部的各俱樂部內部當然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即使在英超頂峰點,不平等的結構照樣出現。少數球員年薪可以達到高達500萬至1000萬英鎊。
為什麼球員能從足球的新錢潮中分得這麼大一杯羹?為什麼俱樂部即使長期虧損,也不惜支付天價薪資?核心的原因在於,在英格蘭足球界,薪資和勝率有很直接的關係。支付越高的薪資,能贏下越多的積分,季末的聯賽排名就越高。球員轉會市場和球員薪資雖然不見得是能力和表現的完美指標,但至少足夠維持上述的勝利方程式。俱樂部當然有可能超乎薪資總額預算,表現得更好或更差。結合一點運氣,聰明的轉會交易和良好的管理決策,俱樂部在聯賽是能夠上升幾名,但也僅此而已。
單單這個因素並不足以確定整個足球產業會在長期虧損的基礎上運作,還要再加上一群在決定開支薪資和轉會策略時,首要考慮的不是錢而是贏球的僱主。當然也有例外,布萊克浦球隊老闆奧伊斯頓家族(The Oyston Family)趁著球隊晉級英超的一個賽季,拿營收來活絡自己的投資,而未實際資助球隊保級。球員薪資凍結在英冠等級,球隊自然也被降級。但一年的轉播權利金和四年的降級「降落傘津貼」(Parachute payment,付給英超降級球隊作為緩衝,補貼減少的轉播金和門票收入)卻讓奧伊斯頓家族狠狠撈了4000萬英鎊。
金字塔另一端,格雷澤家族自從接管英格蘭足球最有力的品牌以後,便忙著利用各種方法榨取油水,包括高額的董事聘金、給家族自身的長期優惠貸款,乃至於小股掛牌上市。但就連他們也同意,要有這些錢可以分贓,前提是組成一支夠強的隊伍,讓老特拉福德球場觀眾坐滿。英超的勞動市場因此充滿激烈競爭。過度樂觀的賣家,他們的動力是求勝而非獲利。這邊保證了薪資會大幅成長,聯賽內部與各級別聯賽之間的新的不平等現象造成的影響,又進一步推動了這股勢力。參與歐洲賽事或晉級英超獲得的巨額收入和地位增長鼓勵了投機心態,越來越多俱樂部計劃投入更多的錢,背負更多的債務,只為了跳過任何一道重要的門檻,從而又將球員薪資更往上抬。
正是上述這些問題,讓許多職業體壇紛紛對球隊訂出薪資上限。北美所有重要的聯盟,包括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美國籃球協會(NBA)和國家冰上曲棍球聯盟(NHL)都有薪資上限規定,希望藉此限制球員收入最多只能占經營營收的固定比例,或將最大與最小的球隊之間的收入差距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過英超對類似的主管機構不大感興趣。英格蘭足聯近年規定了英乙的薪資上限,但勞動市場自由競爭的狂潮並未因此緩和下來。沒有任何單位涉法平抑整體薪資,這一點令人難以理解。
部分而言,這是英超極度缺少管理機構所導致的結果。英超本質上是一個品牌製造機兼電視內容提供商。英格蘭足總在1990年代初期全面收手,不再涉足經濟管制。要英超20傢俱樂部主席取得共識更是不可能的事,但實際的決策者都是他們。豪門俱樂部害怕自己會在歐洲開放的勞動市場失去競爭力;小俱樂部不放棄賭運氣,晉陞上游的機會;依靠優惠貸款和老闆資助的俱樂部則希望保有這個選項。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不止球員薪資飛漲,俱樂部即使面臨降級,收入劇烈下滑,往往也不能削減球員的薪水。眼見市場基本教義(Market fundamentalism)每況愈下,歐陸的統合主義(Corporatism)開出一貼藥方。略施以理性管理。哪怕在英格蘭部分地區受到強烈反對,歐足聯制定的《財政公平競技條例》(Financial Fair Play)開始限制俱樂部累累債務。曼城隊在2013/14賽季末因此被罰5000萬英鎊,出賽歐冠的陣容也遭到縮減。這類處罰是否足以緩和足球高價市場的泡沫熱潮,還有待觀察。
由於無力保護自己,在一連串法則改革將權力天平傾向球員一方的同時,俱樂部在勞動市場的地位進一步被剝削。1995年,針對鮮為人知的比利時球員馬克-博斯曼(Marc Bosman)一案,歐洲法院裁定,俱樂部只要提出至少等價合約就能扣留合約期滿的球員是非法限制從業。球員今後一旦合約到期,無需支付轉會費就能轉會其他的俱樂部。如此一來,轉會費制度徹底消失。俱樂部若買下與前東家尚有合約的球員,只需付清合約剩餘的金額,不必再支付一筆轉會費。這項條約賦予球員更多自由,同時也為競爭排名的俱樂部打開了更大的人力資源庫。
對隊伍或聯賽內歐洲球員人數的限制,現在全數廢除。勞動法不再把來自歐盟的球員視為外籍球員。歐盟成員國也從1992年的12個增加到2013年的28個。當俱樂部的球探網路也開始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布下眼線以後,可用的全球人才庫又更加廣闊。照道理,這應該能將部分權力交還給俱樂部,但因為人力需求太高,技術水準又是關鍵門檻,全球人才庫大開造成的最大影響,非但不是降低薪資,而是反而是將英國本土球員擠出了高價市場。1992年英超首個賽季,所有俱樂部陣容當中只有11名外國球員,不到總人數的零點三成。到了2012年,已上升至六成。2013/14賽季,各隊的先發11人當中英格蘭本土球員只佔到了37%。一般認為這些變化會連帶影響英格蘭國家隊的命運、英超的全球魅力,以及球迷與球員的關係。
單就經濟觀點來看,這種形態的全球化對俱樂部本身並無好處。因為他們並沒有一個主管機構或人員可以在市場上爭取使用新獲得的權力。事實上,新的足球勞動市場殘酷的暴露了不英國俱樂部在球探網路、轉會政策和談判技巧方面的弱點。直到近幾年,絕大的權力仍單獨掌握在教練或俱樂部少數核心成員手上。團體協商和嚴格審查的優點公認不比老教頭的直覺重要。在數不清的系統性偏差和代價高昂的失算之後,英格蘭俱樂部才終於把擬定轉會政策當成俱樂部董事而非一線教練的責任,讓俱樂部的轉會開支多了些許合理討論。
即便如此,俱樂部想趕上天平另一方的發展還有一段距離。足球經紀人如今已經將自己打造成足球經濟的重要角色。1995年以前,運動經濟產業還不受重視,此後卻和客戶的薪資一樣飛速成長。經紀人證明自己善於挑撥俱樂部對立,維持產業薪資不斷的上升,並利用渴求故事的媒體來操作談判立場。有些甚至進一步出任中介的角色,不只代表客戶與俱樂部交涉,還扮演起掮客替買主和賣家牽線,賺取一定程度的中介費。談合同時,他們再回過頭代表球員,兩個角色都能獲利豐厚回報。雖然不可能精確計算實際金額,但足球經紀人很顯然瓜分了不少球員的天價薪資。
除此之外,經紀人每一季經手其他交易,最多又能賺回1000萬英鎊。聽起來或許齷齪不公,可能真的也不一定,不過是商業化足球造就了這個荒謬的經營模式。經紀人只不過是其中一個表徵。在這這樣的經營模式下,空前的成長也造成了空前的不平等。俱樂部的營收進賬越來越快、越來越多,但也更迅速的化為無法控制的薪資賬目和整體虧損。
※復星集團和門德斯的鴻篇巨製:打造英冠曼城,狼隊半隻腳入英超
※有人養馬有人成畫家有人研發APP,退役後的德國球員都在幹什麼?
TAG:仰卧撐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