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給年輕人的話(一):無論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都不虧欠你的

給年輕人的話(一):無論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都不虧欠你的

給年輕人的話(一):無論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都不虧欠你的

每個人的家庭,本來就是不同的。

這個不同,你先別著急覺得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但是,你肯定知道,每個人生下來,肯定不是在一樣的家庭。如果你覺得,每個人生下來的家庭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是一樣的,那以你天真的程度,我們就無法繼續這個話題了。

我知道,很多年輕人,看到別人的家庭物質富足,書香門第,會有一種「老天欠了他」的那種與生俱來的怨氣。老天爺,他自然找不著在哪裡,也就無法去和老天爺進行理論。

於是呢,就把這種怨氣,撒到自己父母的身上——這很便捷,也很是順理成章。

但是,我想說,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乾脆再多抱怨一下,「為什麼父母的基因都不好,沒有把我生成一個天才」——我覺得,你這樣的抱怨很對——因為,你的父母,也可以同樣抱怨老天爺(找不著老天爺,自然也可以抱怨你),「為什麼這個孩子這麼倒霉,沒有遺傳我們兩個的優點?」

所以啊,你看到的實際的情況,就是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含著金勺子」;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比你的起點高,你可能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代人兩代人也追不上。

怎麼,你覺得不公平嗎?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

一個年輕人,把注意力放到「出生」的不公平上,一般會抱有兩種幻想:

其一,就是幻想自己是那個被別人羨慕的「不公平一方」。也就是說,自己去佔有好的家庭的資源。

其二,就是幻想乾脆大家都是低起點,這樣各自憑本事去競爭去奮鬥,才是公平的。

但是,這不僅不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社會學、經濟學等),甚至,都不符合生物的發展規律(生物學、遺傳學等)。一個人,一個現代的人,既是生物的人,也是社會的人,所以,是不可能脫離這兩條規律的。

那麼,他們渴望「生而平等」的念頭,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比較鮮明提出並完整闡釋「生而平等」信念的,是美國獨立革命時期,富蘭克林等人寫到的:


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賦予給他們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你看,他們並沒有說,「人人生下來,就平均享有同樣的家庭條件」,而是明確地告訴你,所謂的平等,指的是「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也就是說,生而平等,平等的是「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而不是你一生下來,父母或政府就給你一樣的生活條件。這一點,無論東方西方,無論古代現代,都是一樣的。

年輕人,你一生下來,享有的就不是「家庭條件」的平等,而是「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平等。

是的,我們現在可以討論「人人生而平等」的這個話題了。

人人生而平等,那是說每個人在「生命」的層面上是平等的。大人物也好,流浪漢也好,得了病都得疼,治不好都得死。

沒有哪個生命比別的生命生來就高貴——高貴是你自己度過生命的方式,而不是生命本身。

我覺得,無論是出身於哪種家庭的人,都可以很驕傲地面對「自己」的生命——這是可以的,重要的,而且必須的!

當你的同伴,住在大別墅里,父母都是博士,吃穿用度都是名牌,假期去瑞士滑雪……你絲毫不應該在在同伴面前覺得有什麼低下——那是他的父母創造、所擁有的生活,你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現在年輕人艷羨的優渥家庭

並非就是一個好的人生起點

我們很少去想過,家庭給我們的什麼東西是最重要的,是真正影響我們人生軌跡的。

其實,我們只要稍微動一下腦子,睜開一下眼鏡,就會發現,所謂的條件好的家庭,反而增加了下一代更有成就、生活更幸福的難度。

就幾率上來說,往往第一代通過自身的奮鬥所取得的成就,第二代很難複製,第三代基本就消耗完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道理也極其簡單,錢是誰掙回來的,誰才明白人世間的道理在哪裡;沒有經歷過財富的「真實」累積的過程的人,很難能夠駕馭得了財富。

這就是我所說的,條件好的家庭,反而是人生成就的阻礙的原因了。

我們可以看看,很多明白了這個道理的家庭,就不會讓孩子「輕易地享受到家庭條件帶來的好處」。我認識一個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教授的朋友,他們家回國內的時候,父母乘坐一等座,三個孩子則坐在二等座;我在澳大利亞的一個朋友,很早就告訴他的孩子,家裡不會給他們留一分錢……

這樣我們看起來「不近人情」的父母,其實應該是家庭中理性的關係。我跟這些家庭的孩子聊過,他們覺得這很正常,一點兒也不覺得家庭「虧待了自己」。

而現在很多年輕人所羨慕的,則是另一種條件好的家庭。就是家裡傾其所有地把各種好條件,都堆在自己身上。

上學的時候,自然是好吃好喝好穿好玩。而且,還要用各種關係和金錢,讓自己上學的壓力沒那麼大。如果自己學習一般,那家庭也得幫著他上好學校。如果搞不定國內名校,就要花錢去國外留學。

畢業後,要麼安排一個好工作,要麼給一筆錢去創業開公司。自然,一工作就要有一輛好車,一結婚就要有一套大房子。最好準備好各種房產,來保證自己後半生衣食無憂。

我知道,這就是很多年輕人最想投胎降生的「好家庭」。

但是,我不知道,我們的年輕人,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沒有骨氣的。什麼叫沒有骨氣呢?就是不敢憑藉著自己的本事混飯吃。很多年輕人整天都在羨慕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楷和李澤鉅,一個繼承了萬億家產,一個創業自己當了老闆。

給年輕人的話(一):無論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都不虧欠你的

▲ 李嘉誠父子

我就不明白,我們的年輕人,為什麼總想著給某某當兒子,卻沒有勇氣去當某某當老子!

說實話,我既不想想李嘉誠的爸爸,也不想當李嘉誠的兒子,我就想當李嘉誠那樣開拓事業的人。這難道不應該是每一個有志氣的年輕人最應該有的理想嗎?

我們中學的時候,有一些男孩子「混社會」。那個時候,誰要總提「誰誰是我哥」之類的,就會讓所有人瞧不起——你混你的,老提別人算什麼呢?!

可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二十好幾,三十大幾了,卻特別熱衷提「我爸是誰」,我真的為他們害臊,怎麼有臉說得出口!

這個道理很簡單,你自己如果不是膿包,就不會仰人鼻息。

如果大家一起比賽百米跑步,別人讓了你十米,是你佔了便宜,還是被別人羞辱了?

如果大家一起去考大學,你憑藉著家庭的資源混進了名校,你敢大張旗鼓告訴老師同學嗎,你會以此為傲嗎?

如果你參加一個企業家的論壇,你的演講會以「你是誰的兒子」開頭,以此來贏得尊敬嗎?

如果你和一個情敵去追求戀人,戀人因為你的家庭財富而和你結婚,你得到的是可以榮辱與共度過一生的伴侶嗎?

難道,自己最想要的東西,不是憑自己的能力的來的,才最應當、最珍貴、最美好嗎?

年輕人,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如果你降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你比別人多了優越的生活,上天一定會拿走你人生中另一些東西;如果你降生在一個普通、甚至貧苦的家庭,你一生下來就承擔了苦難,那麼,上天也會給你補償另一些東西。

是的,就看你是不是有靈性、有悟性、有膽識、有毅力,去承接上天的禮物了。

如果你生在富有的家庭,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要讓自己克服誘惑,找到自己的價值,那麼,家庭會成為你騰飛的翅膀——否則,家庭就會拉著你,拖著你,把你拉入無法自拔的泥沼——這兩方面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的太多太多了。

如果你生在普通甚至貧苦的家庭,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去抱怨自己的家庭,你應該感恩世界給了你一個更好的起點——否則,你埋怨自己的父母,從他們身上榨取金錢,你的路會越走越窄——最終,你又會成為更差的家庭。

什麼是真愛?偉大的神話里經常出現的情節,是一位女神變得又老又丑之後,你還愛她的心靈,神靈就會讓你得到真愛。那麼,無論你的家庭有多麼貧窮,你還愛你的父母、你的家、你的故土,神靈也會讓你得到人生的回報。

憑藉家庭資源的人

用的越多 失去的越多

我的年紀越大,越是相信這一點。

人的一生,說長挺漫長,說短也很短暫。

它分為了童年、青少年、青年、壯年、老年這些階段。在這所有的階段里,家庭條件的好壞,能夠幫助到你的人生的階段,其實很少很少。

童年的時候,說實話,孩子的快樂和家庭條件的好壞,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緊密。大家其實都知道,孩子的快樂是很簡單的。你給他買一個一千塊錢的玩具,還不如他自己趴在沙土堆上玩得開心。更不用說吃穿用度這些物質條件上了,真的影響沒那麼大。

到了青少年,我就這麼說吧,同伴的影響可能才是他快樂和煩惱的最大來源。他們最開心的,反而是離開家庭的那些時光。而且,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一旦情竇初開,那種美妙的初戀感覺,是跟家庭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

至於到了青年,很多年輕人忽然發現,自己的人生起點,要比一些人要低很多,未免會沮喪、悲傷。

說實話,我剛畢業的那會兒,也同樣一下子發現,原來和你在一個宿舍里、大學裡的同學,其實一到踏入社會,真的是千差萬別。有的馬上回家繼承家族企業,有的被安排當上了公務員,有的直接進入到了大型國企外企……

當然,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和我一樣,自己找工作,自己養活自己。但是,就我內心而言,我卻萬分堅定地告訴自己:別著急,咱們等十年之後再看!武俠小說里不是寫了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是玩笑話。

其實,我是有過類似的經歷,才會有如此篤定的心態的。在我中學的時候,自己個子很矮,皮膚黑有雀斑,五音不全不會唱歌跳舞,家境一般穿戴不時髦,自然不是「校園明星」。

當時,坐在教室一角看著《戴高樂自傳》,我的心裡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的時代,現在當然是那些人風光的時候。但是,我想要的閃光,是更遠的、更長的、更久的。事實上,沒過幾年,當年在學校里曾經最風光的那些男生女生,已經泯然眾人矣。

從青年到壯年的時代,是一個人的生命,真正走向獨立,走向成俗的時期。即便按照傳統的觀念,也是「三十年前子憑父貴,三十年後父憑子貴」的後半段了。

其實,這個時候,你往往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那些小時候家庭條件好的,經過了大學畢業十年、二十年之後,反而從整體上,變成了落後的一個群體。

真的,我可以拍著胸脯告訴你,這是事實!你不要單單說某一個個案,說人家家庭很好,後來的孩子發展得更好。我說的是整體上而言,尤其是那些憑藉了家庭資源取得了前面五年領先的人,往往是後來的十年、二十年,落後最多的人。

甚至,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很多憑藉了家庭資源的人,連家庭生活都遇到了很多問題,離婚的都多很多。

請注意,這真不是我惡毒——我請你看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憑藉家庭越多」,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家庭的條件,尤其是在中國,用得越充分、越極致,後勁兒也越不足!

仔細想一想,這也很正常——什麼都靠家庭的人,也就缺少了自己歷練的機會——長久以往,自然能力得不到提升,慢慢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無論所謂的好家庭有多麼好,在中國日新月異的時代里,都抗不過幾十年的。如果年輕人自己沒有什麼能力的話,什麼家庭也保不了他一世榮華,連一世安康也保不了!

我知道,我對年輕人說這些,不討好,還會討人嫌。甚至,很多正在拚命為孩子掙房子掙車子的家長,也會罵我。

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想說幾句。

作為家長,無論你的能力有多少,營造的家庭是怎樣,你都不虧欠你的孩子。你是怎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就給孩子怎樣的家庭。

沒有必要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去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家庭。也沒有必要為自己的學歷、知識的不足而焦慮,那根本不會影響你的孩子的學習和發展。

你給孩子的家庭,你在孩子面前的樣子,真實比什麼都重要。

作為孩子,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家庭,更不要直接去向父母索求。父母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給你最大的恩情。

無論父母有多少錢,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少的學識,都和你自己未來的成就和幸福沒有直接的關係。

你的生命,只有你自己對自己負責,父母不虧欠你的,一丁點兒也不虧欠你的。家裡如果用金錢買走了你的一生,是你最大的悲哀。因為你的生命獨立了、自由了,你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的快樂。

年輕人,這就是我想告訴你的。

___END___

童書媽媽三川玲



作者簡介

白滔滔:童書媽媽聯合創始人。學機械、轉經濟,自學寫作進入媒體,歷經新周刊、南方報業,後創業從事數字出版。著及編著有《我手機》《十三億》《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詩300首》等。喜歡鑽研教育思想,開發寫作課程,和讀書會家長孩子交流。同時,擔任北京中致兒童關愛基金會副理事長,致力鄉村幼師等項目。他還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兒的爸爸,是女兒小丸子眼中永不斷電的故事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