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車之鑒的故事:講仁義襄公坐失良機、一意孤行穆公失三師!

前車之鑒的故事:講仁義襄公坐失良機、一意孤行穆公失三師!

講仁義襄公坐失良機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都在以武力爭霸,宋襄公也早就想做霸主,但兵力卻不很強。宋襄公想:「我要靠仁義去征服武力。」於是他極力標榜自己是「仁義之君」,宋軍是「仁義之師」。可是,諸侯卻不買他的帳,楚國還把他捉起來,多虧公子目夷才救了他的命。為此,宋襄公恨透了楚國,可是楚國很強大,宋襄公沒辦法,只好把一肚氣發泄在接近楚國的鄭文公頭上公元638年,宋襄公決定帶著公子目夷和大司馬公孫固去攻打鄭國。他還特意做了一面大旗,上綉「仁義」二字,讓士兵打著走在隊伍前頭。沒想到鄭國事先得到了消息,急忙派使臣向楚國求救。楚成王立刻派大將軍成得臣率領大隊人馬直奔宋國而來宋襄公正在向鄭國進軍途中,忽然接到軍情報告:「楚國大軍已進入宋國邊界。」他知道是鄭國請來的救兵,就急忙回師,趕回宋國抵抗楚軍宋國軍隊剛到泓(hong)水,楚軍已來到對岸。公孫固見楚國兵馬這樣多,就對宋襄公說:「楚軍是為了鄭國而來,我們已把軍隊撤回,跟楚國講和吧。」宋襄公頭也不回,回答說:「楚軍有什麼了不起?不要怕!

他們兵馬再多能抵得住我們仁義之師嗎?」這時,楚軍兵馬已下入河中開始渡河,兵車士卒在水中吃力地淌過來。公子目夷見楚軍下河,決心要和宋軍打一仗就急忙對宋襄公說:「楚軍大白天當著我們面,明目張胆渡河,分明是認為我們不敢打他們。如果我們趁他們沒渡上岸來打一下,准能打個勝仗!」

宋襄公搖頭說:「你沒看見大旗上面的兩個字嗎?咱們是「仁義」之師,怎能趁人家沒上岸來就動手!」

過了一會兒,楚國兵馬陸陸續續都渡上岸來,但還沒有排好隊伍。公子目夷覺得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於是急切地催促公孫固:「快!趁他們沒擺好陣容殺過去!」

宋襄公連忙用手攔住公孫固:「慢!再等一等,等對方排好隊形。」宋襄公回頭罵公子目夷道:「你真是個不講仁義的傢伙…!人家沒排好隊伍怎能動手打?」

公子目夷和公孫固見宋襄公太固執,又急又氣,可是沒辦法,只能眼巴巴望著楚軍把陣容擺好。

楚軍兵馬整好隊列,在成得臣指揮下,一陣吶喊潮水般向宋軍衝殺過來。宋襄公這時對公孫固命令道:「快,指揮仁義之師和楚軍對陣!」

宋襄公的「仁義之師」哪禁得住楚軍的衝殺,不多一會兒便傷的傷,亡的亡,潰不成軍。公子目夷極力保護著「仁義之君」。楚軍可對他不講「仁義」,混戰中成得臣一箭射中他的大腿,鮮血直流,他身上還多處受傷,十分狼狽。

公子目夷駕車帶著宋襄公逃跑,這位「仁義之君」在車

宋襄公的「仁義之師」哪禁得住楚軍的衝殺,不多一會兒便傷的傷,亡的亡,潰不成軍。公子目夷極力保護著「仁義之君」。楚軍可對他不講「仁義」,混戰中成得臣一箭射中他的大腿,鮮血直流,他身上還多處受傷,十分狼狽。

公子目夷駕車帶著宋襄公逃跑,這位「仁義之君」在車上疼得不住地呻吟。公子目夷看他真是又可恨又可憐,就沒好氣地說:「這就是你講仁義坐失良機的結果!」

宋襄公摸著受傷的大腿痛苦地說:「楚國人太不講仁義,打仗也要以德服人,不能上來就動武力。」

公子目夷有點急了,說:「你真糊塗,講仁義也不看對象!打仗就是打仗,哪有仁義可講!你仁義,楚軍可得了逞!」宋襄公的傷又疼起來了,顧不得和公子目夷爭辯,只是不住地說:「你不懂,你不懂。」

愚蠢的宋襄公,到現在都沒有明白自己是怎麼受的傷宋襄公逃回到睢(suT)陽,由於受傷太重,再也不能起來了。

一意孤行穆公失三師

春秋時期,秦穆公以騫(jan)叔和百里奚兩人為國相又用騫叔兒子西乞術、白乙丙和百里奚兒子孟明視做將領、大力發展生產,開拓疆土,秦國一天天強大起來。

秦國的東面是晉國,晉國與秦國相鄰,力量也很強大,當時是中原的霸主。晉國東邊有個國家是鄭國,秦晉兩國都想把它爭奪到自己手中,為此,幾年來秦晉兩國鬧得很不痛快。但是,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是靠秦穆公才回國做了國君的,而且秦穆公還把女兒嫁給了重耳,所以秦晉兩國一時還沒把臉抓破

過了幾年,晉文公病死了,兒子襄公繼承了王位。接著鄭國的國君也死了,鄭穆公即位。這時,留駐在鄭國的秦國將領杞(qD)子給秦穆公送來一份報告,說鄭晉兩國都忙於喪事,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現在掌握在杞子手裡,請主公趁機發兵,滅掉鄭國。秦穆公早就想向東擴張,做中原霸主,接到杞子報告,認為時機已到,再也坐不住,連忙去找騫叔、百里奚兩位國相商量

秦穆公駕車去拜訪騫叔,正巧百里奚也在騫叔家裡。秦程公拿出杞子的報告給騫叔、百里奚看,兩位老臣看完都不住地搖頭,不贊成出兵去打鄭國,秦穆公露出不高興樣子

騫叔忙解釋說:「鄭國和晉國的國君都剛剛死去,我們現在去打鄭國,別國會說我們太不講信義。再說,我軍跑到一千多里外去打仗,鄭國早有了準備,而我軍長途行軍,精疲力竭,後援不濟,一定要吃敗仗,請主公三思!」秦穆公哪裡聽得進兩位國相的勸告,越聽越生氣,最後拂袖而走,駕車回宮去了秦穆公回到朝廷,立刻召見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

拜孟明視為大將,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將,命他們後天拂曉出發,率領三千輛兵車,偷偷去打鄭國。三位將領不敢有違,領命而去出發那天,將士的親屬都來到東門外送行。牽衣抹淚哭聲一片。騫叔和百里奚也來送行。騫叔哭著對孟明視說:「我今天看見你領軍出發,再也看不見你領軍回來了!秦穆公見騫叔哭師,很不高興,派人去責備騫叔:「你懂什麼,老糊塗了,怎麼還不死!

騫叔又哭著給兩個兒子送行:「晉國早在崤(xi0)山埋,伏好等你們哪,你們一定會死在哪裡,我要去給你們收屍!」秦國軍隊在騫叔的哭聲中向東出發了。秦軍去鄭國,必須經過晉國的崤山。崤山是個險要地方兩面高山,中間一條通道。這天,孟明視率領大軍來到崤山,他想起騫叔的話,小心翼翼,但直到軍隊過了崤山也沒見到晉軍的影子。孟明視對西乞術、白乙丙說:「看來國相是老了,太多慮了!」

第二年春天,秦國大軍來到滑國,滑國是晉國和鄭國中間的一個小國。一天,忽然有人趕著一群牛攔住了軍隊的去路,說是鄭國的使臣,要見三位將軍。孟明視大吃一驚,忙命前來答話這位鄭國「使臣」對孟明視說:「我叫弦高,國君聽到三位將軍要到我們鄭國來,特意派我帶上四張牛皮和十二頭肥牛前來慰勞將軍。鄭國雖窮,但已為將軍準備好了糧草,並且甘願保衛將軍安全。」孟明視收下弦高的禮物,等弦高走後,對手下將軍說:「鄭國派使臣遠來慰問,看來鄭國已有準備,我們還是回軍吧。」於是命令軍隊停止前進,埋鍋造飯,殺牛軍其實孟明視上了弦高的當,弦高本是鄭國一個牛販子,要到洛邑去賣牛,正好碰上秦軍。他出於愛國心,急中生智,面冒充使臣,一面派人去鄭國報告國君。鄭穆公接到弦高的信,急忙派大夫皇武子去北門探視秦軍動靜。果然發現留駐秦軍正喂馬磨刀,做打仗準備。皇武子對杞子說:「請位將軍在鄭國已住了很久,現在收拾起東西要回國,頭走再去打些獵物吧,也使我們國家安安寧寧!」皇武子的話軟中帶硬,杞子知道鄭國已經察覺,於是同另外兩位將軍逢孫、楊孫連夜逃離了鄭國孟明視聽說杞子也已逃走,知道滅鄭無望,就率軍滅掉滑國,回國去了秦軍去偷襲鄭國,晉國早有情報,現在秦軍滅滑回國,晉國大將先軫(zhen)勸說晉襄公在崤山埋伏襲擊,於是晉國

在崤山布下了天羅地網,孟明視雖然沒有滅掉鄭國,但把滑國滅掉也算多少有點收穫,心裡得意,一時竟放鬆了對晉國的警。秦國大軍一進入崤山就中了晉國埋伏,經過一場激烈拼殺械鬥,結果秦軍全軍覆沒,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位主帥也成了晉國俘虜

晉文公夫人文(ying)是秦穆公女兒,聽說秦國三帥被俘,心裡很是著急,就假意勸晉襄公:「秦晉兩國關係全是由於他們從中挑撥,實在該殺。現在打了敗仗,我們國君也一定要殺他們。倒不如把他們放回秦國去死,也省得咱們親自動手,」晉公竟真的將三帥放回秦國。

先軫聽說公放了三帥,急忙上朝責問襄公:「我們將士在戰場上拚死俘獲三帥,婦人一句話就將他們放走了,這等於放虎歸山,晉國快滅亡了!」先軫說完,也不顧君臣禮節,狠狠在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晉襄公知道事已做錯,忙派陽處又去追趕。陽處又追到河邊,秦國三帥已坐船到了河心。他解下左邊駕車的馬,對三帥喊:「主公讓我把這匹寶馬贈給孟明主帥。」

孟明視在船頭,拱手叩頭行禮道:「晉君好意我們心領了,我們回國去殺頭,死也忘不了這次教訓。如果我君寬恕了我們,三年後定來拜謝晉君的恩賜!」三人坐船繼續快速向秦國方向行進

秦穆公一身素服在郊外等候,見到歸來的三帥,迎上去哭著說:「我違背騫叔意見,使你們受了委屈,這是我的過錯。」三帥眼含熱淚,不住叩頭謝恩。

回朝後,秦穆公繼續任用三人為將領,統率秦國大軍,並且說:「我軍被挫過錯在我,不能因為你們一點小過失,就抹殺你們為秦國建立的功勞。」

秦穆公經過這次慘痛教訓,總算從一意孤行中醒悟過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金魚 的精彩文章:

前車之鑒的故事:各自為政宋國喪主將,兩面三刀無極國人恨!

TAG:瘋狂金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