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必須具備這兩點!

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必須具備這兩點!

在座的各位,不管你修學藏傳佛教也好,還是對它只停留在研究層面上也罷,都應該樹立正確的見解。《涅槃經》說過:「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一個人光有信心、卻無智慧,這種信心就是迷信,只能徒增自己的無明愚痴;光有智慧、卻無信心,這種智慧會成為傲慢的資本,最終只能增長無邊的邪見。因此,「信解圓通,方為行本」,只有具足信心和智慧這兩者,才是成就一切事業的根本。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只有智慧而無信心,由於缺乏因果觀念的約束,聽說學校里有人動不動就自殺;或者在大學畢業之後,不擇手段地謀取自利,不但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反而損害了許許多多的人,最終自己也是鋃鐺入獄,坐一輩子牢。這種人就算有再過硬的技術、再絕倫的才華,可是因為不相信因果,最後所學的知識也全部成了邪慧。

還有一種人,對什麼都有很好的信心,但卻沒有智慧進行辨別、取捨,這樣的信心只能稱為迷信。這種迷信,不但人們對佛教會有,對科學也常常有。

北師大有個田松教授,他寫過一篇文章,叫《科學的迷信與迷信的科學》,文字不多,道理卻講得很實在。文中說:儘管很多迷信與宗教有關,但宗教並不必然等同於迷信,相反,很多宗教是反對迷信的。所以,對於燒香、念佛等很多行為,是否是迷信,不可一概而論。其實,把自己不懂的東西推到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這才是真正的迷信。但讓人不願接受的是,現在人們對科學的態度,正是一種迷信。有些領導在向農民推廣化肥時,會理直氣壯地說:「這是科學!」 儘管他可能不懂化肥的化學細節,但仍底氣十足,這就是一種「科學的迷信」。這樣的迷信,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我們應捨棄這種盲目、無知,樹立起一種顛撲不破的正見。

偉大的佛學家聖天論師,在《中觀四百論》里就曾強調:「寧毀犯屍羅,不損壞正見。」也就是說,假如在毀壞戒律與損壞正見之間必選其一,那麼寧可毀凈戒,也不應壞正見。為什麼呢?如果你擁有正見,戒律毀壞後尚可懺悔並恢復,可是正見若受損了,那就無可挽救了。因此,我們的見解千萬不能出問題,否則,內心如果充滿了顛倒邪見,就會不害怕後世、不害怕因果,什麼惡業都造得出來。

所以,大家一定要建立真實的正見。《華手經?正見品》中也說:「正見生長時,令愚痴損減。」當你的正見產生時,貪、嗔、傲慢、嫉妒、焦慮等煩惱會慢慢消減,就如同太陽升起來時會驅走黑暗一樣。當然,若想建立這樣的正見,一方面要依靠善知識的引導,同時,自己的觀修也很重要。

記得在佛經中,有一則依佛像而消除邪見的故事:久遠劫前,當時住世的佛也叫釋迦牟尼佛。佛陀入滅後,有個王子名為金幢,傲慢邪見,不信佛法。一天,有位定自在比丘向王子建議:「佛塔中供有佛像,由眾多珍寶所裝飾,王子可前往瞻仰。」聽了比丘的話,王子便去佛塔瞻仰佛像。

見到非常莊嚴的佛像,王子生起無比的歡喜心,對定自在比丘說:「佛像尚且如此圓滿相好,更何況是佛陀的真身了?」定自在比丘回答:「王子今日見到佛像即使不能禮拜,也應合掌念南無佛。」於是王子就聽從他的建議,合掌稱念「南無佛」。

金幢王子返回王宮後,仍繫念佛像的相好莊嚴,所以晚上睡覺時夢見佛像。他醒來後十分歡喜,原來的傲慢徹底斷除,從此舍離邪見,皈依三寶。以此因緣,他在多生累劫中不生邪見、不墮惡道。

可見,有些人以偶爾一個因緣,命運便會從根本上轉變。比如遇到一位上師,聽了非常好的開示;或者遇到一個好老師,接受了他的教育,這些都可能成為人生的轉折點。

對一個人來說,擁有正見非常重要。前幾天,我在復旦遇到有些非洲和美國的同學,他們說來中國的原因,並不是想學其他知識,因為這在別的地方也學得到,來這裡主要是想學東方文化中的宗教,尤其是佛教的禪宗等思想。這一點我聽了很贊同,如果他們在一生中有了正確的信仰,就會為生生世世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藏地,不管是高僧大德還是學者,都經常引用偉大的文學家、佛學家龍樹菩薩的一句話:「世間之正見,誰人若具足,彼於千劫中,不會墮惡趣。」此偈說明了具足正見的重要性。現在很多人因受「進化論」的影響,沒有善惡有報的觀念,覺得自己莫名其妙來到這個世間,做什麼好事、壞事都不會有報應,以至於各種邪行特別可怕,最終定會毀滅自身、毀滅人類。反之,假如誰具足特別正確的見解,那麼他在千百萬劫中,也不會墮入地獄、餓鬼、旁生等惡趣。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好好研究佛教,以樹立起正確的見解!

敬摘錄《中國人民大學演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末法時代,最容易逃出輪迴的方法!
法王如意寶:是什麼使老密咒士斷除了對美女的貪心?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