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晉國還在,有秦國嗎?——徐燕晴
消失的——「晉國」
別樣的春秋系列故事 之六
徐燕晴 石林文聯副主席 民革
在春秋時期,由於不斷的分封,導致各地小諸侯不斷的增加,在這一過程中,有一個諸侯國是最有意思的,那就是「晉國」,晉國曾是諸侯國中的「霸主」,但是後來,別的諸侯國還在延續時,曾經強大的晉國卻早早消失在了分分合合的歷史長河中。
在左傳中說:依據歷代註解,「邑姜」是姜太公(姜子牙,公元前1128——1015年)呂尚的女兒,嫁給武王發,夢到上天說:「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據此,邑姜生的兒子名「虞」。
唐叔虞管轄地段為今山西省南部。後來,唐叔虞之子晉侯燮遷徙到晉水居住,至晉孝侯時,晉國的土地已經不少了,於是建晉國,都城「翼」(今山西翼城縣);後來,晉獻公(重耳的父親)遷都絳(今山西翼城縣東南)。
在歷代晉國國君中,廣為人知的是「重耳」。因為重耳的故事,無論是流傳還是史料的記載都很多。說明重耳在晉國的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重耳(公元前697年—前628年),據說,他生下來的時候,每隻眼睛都有兩個瞳孔,和古時候的舜帝一樣而得名「重目」,但是,由於重目不好聽,不好念,於是改名「重耳」。
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晉獻公在重耳的母親去世以後,便把他最寵愛的「驪姬」立為夫人。驪姬立為夫人以後,便攛掇著晉獻公立自己的兒子、年幼的奚齊為太子。為了逼迫晉獻公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驪姬逼死了太子——申生,之後預謀殺害比奚齊年長的公子重耳和夷吾。只要殺了這幾個人,驪姬就得逞了。
面對朝廷王位紛爭中的陰謀,為了保全生命,重耳和夷吾分別逃亡國外避難。在出逃中,重耳最先逃亡到衛國,可是,衛國不敢收留,於是又逃往齊國。在逃亡到齊國的過程中,重耳飢餓卻吃不下野菜,而有了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騙重耳是麻雀肉的故事。
兩位公子的流亡日子,直到晉獻公死後,夷吾才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於公元前650年回國當了國君,就是晉惠公。
晉惠公執政之後,他擔心公子重耳回國與他爭奪王位,於是,便派人刺殺公子重耳。秦穆公看到曾經被自己幫助過的夷吾,沒有念及流亡的手足之情,反而如此骨肉相殘時,仗義的秦穆公重新支持重耳。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攻打了晉國。
最終,正義的戰爭取得了勝利,重耳被大臣擁為國君,這就是——「晉文公」。
晉文公43歲逃難,在外流亡19年,62歲即位。
晉文公執掌王位以後,在晉國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後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整頓了內政,任用趙衰、狐偃等人,發展了農業、手工業,加強了軍隊建設。自此,晉國國力大增,出現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
晉國的臣子呂省、隙芮,原來是晉惠公的手下,晉文公執政以後,雖投降了晉文公,但是,一直都耿耿於懷而面和心不和,面對越來越強大的晉國,他們心裡總有不服氣。於是,兩人一起秘密策劃要殺死重耳,另立別人做國君。
除了密謀這些以外,又派人把曾經捉拿過重耳的勃抵叫到家裡,在呂省他們認為,既然勃抵抓過重耳,那勃抵的心裡肯定也在恨重耳,把勃抵拉進來肯定沒錯。
性格耿直的勃抵聽了兩個人的陰謀,心裡便有想法。勃抵從呂省家出來以後,半路上思前想後,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覺得此事不可行,於是,勃抵趕緊來到狐偃家中。在狐偃家裡,勃抵請求狐偃帶他進宮面見晉文公,他有關乎國家和君主的要事向他彙報。
狐偃看著勃抵很著急的樣子,便帶著勃抵來到晉宮找晉文公。在晉宮門前,狐偃讓勃抵先在大門外等著,他先進去面見了晉文公再說。
在晉宮,晉文公聽了狐偃的彙報,說:「罪人勃抵,能有什麼國家大事呢!想是懼怕當年追殺我的事情,求你作個人情吧?當年他帶人追殺我,我不追究他的責任已經算不錯了,還有臉來找我」
狐偃說:「古人雲,即使是平民百姓的意見,君主也要很好考慮呀!何況國君新立,應該寬宏大量,不計較個人恩怨,舉賢任能,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狐偃的話並沒有讓晉文公平息心裡的憤怒,晉文公想起當年被追殺的傷心事時,氣不打一處來,於是打發衛兵到門外,把勃抵臭罵了一頓。
面對衛兵的大罵,勃抵不僅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著說:「君在外邊逃難十九年,誰能看透世事呢?獻公是你父親,惠公是你兄弟,你們父子之間尚且相互殘殺,何況外人呢?君如不見我,那就算了,看來,晉國就要大難臨頭了!」
狐偃聽出勃抵話中有話,再次向晉文公進言說:「我想勃抵一定有機密大事,主公還是見他一面為好。」晉文公這才勉強答應。
勃抵聽到召見,便昂首挺胸地走了進來。到了晉文公面前,勃抵沒有向晉文公謝不殺之恩,卻向文公道喜,弄得晉文公莫名其妙。
晉文公說:「我即位多時了,你怎麼今天才來道喜呢?你的賀喜是不是太晚了?」
腰板挺得筆直的勃抵說:「君即位,是名正言順的事情,有什麼值得祝賀呢。我給大王賀喜,那是因為您今晚召見了我,那你今後的王位便穩定了,這才是可慶可賀的事!」
就這樣,勃抵把呂、隙準備焚宮造反的企圖全部說了出來,晉文公聽了勃抵的這番話,才真正感覺到不寒而慄。之後連夜制定策略,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粉碎了叛亂。
晉文公平息呂、隙叛亂後,他還下令,特赦了呂、隙兩族的家眷和隨從。
之後,晉文公舉行了復國封賞大典,原來跟隨他逃難的人,一下子都加官進爵,都成了晉國顯赫一時的人物。那些同情過、接濟過他的人,也都做了官,此外,投降歸附的舊臣,也都做了適當安排。在這一過程中,有了流傳千古的「介子推」拒官的故事,有了後來的「冷食節」和「清明節」。
公元前634年,是晉文公即位的第二年。這一年的春天,周天子使臣簡師父突然來到晉國宣讀詔命,詔命說:太叔(周襄王的弟弟)在狄兵的援助下,攻佔了王宮,竊踞了王位。天子命晉、秦兩國出兵討伐太叔。
晉文公接了詔命,立刻與文臣武將商量是否出兵的事宜。狐偃說:「過去齊桓公能建立霸業,做了諸侯之首,是因為他尊敬周天子。今日我君新立,要圖霸業,也必須這樣。不然秦國要是走到我們前邊,可就不好辦了。」
晉文公聽了狐偃的建議以後,覺得也對,便採納了這一建議,於是,又召太卜郭偃卜算凶吉,卜卦之後,選定吉日良辰,親自挂帥,率師開赴王都。
太叔聽說晉師所向披靡,就進駐溫地(在今河南省),晉文公得知這個消息,便兵分兩路:一路由右將軍隙溱等圍攻溫地,一路由左將軍趙衰等到鄭地竹川(在今河南省)迎接周天子返京。溫地的人們得知晉軍救駕,大兵壓鏡,就開門獻城,迎接晉軍。太叔正準備乘車逃跑時,被晉將魏仇一刀殺死。
就這樣,晉軍平息了太叔的叛亂,晉文公帶領著軍隊迎周天子還朝。
還都以後,天子周襄王為酬謝晉文公救駕之功,在宮殿里大擺宴席,款待晉文公和晉國有功將領,王都民眾爭相觀看晉文公,都說:「勝似當年的齊桓公!」
慶功儀式結束以後,晉文公就當告別周襄王了。臨告別時,周襄王為了感謝晉文公,把溫、原、陽樊、攢茅四個地方封給了他。
晉文公接了周襄王的封地以後,讓手下的魏仇去平定陽樊,顛頡去接收攢茅,欒枝進駐溫地,他和趙衰親自前往原地。
原地的周朝卿土原伯貫,聽說晉軍要來,就傳出謠言,說晉軍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所到之處,燒來搶掠,無惡不作。 城中百姓,都信以為真。當晉軍來到城下,原城四門緊閉,不能進去,不能進去不說,城中百姓還做好了誓死與城共存亡的準備。
城外帶領著將兵的晉文公,看到不開城門,他沒有使用武器來征服,而是靜靜地在城外等候。他告訴士兵說,只等三日,三日內不開城門,立刻解圍退兵。
才到第二晚間,城裡就有人跑出來說:『我們已探聽到真實情況,晉軍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準備明天開門獻城。」
晉文公說:「我命令只等三日,明天不開城門自當離去。」
一些謀臣對文公說:「城裡人就要開門獻城,我們多等一天不行嗎?」
晉文公嚴肅地回答:「民無信不立,信譽是立國的根本。如果我們貪圖原城,而失去信用,以後民眾還會信賴我們嗎?」
到第四天黎明,原城的城門還不開,於是,晉文公就率領大隊人馬離城回國。
原本做好戰鬥的原城居民,看到時辰一到,晉軍真的離開了,於是,才知道是他們的判斷錯了,於是,反而打開了城門,紛紛出城追趕晉軍。
看到原城民眾的自覺行為,原本堅決抵制晉軍的城中居民原伯貫,感慨得親自作書,表達了願意投靠晉文公之意。
已經離原城三十多里的晉文公,看了民眾的行為,就命令部隊,就地駐紮。他則帶著幾個近臣,返回原城,接受了百姓的歡迎,並以周朝的大禮接見了原伯貫。
至此,原城百姓歸順了晉國,晉文公委任素有信用的趙衰留在原地,作了當地軍政長官。
晉文公因平定周室內亂,並接周王複位,獲「尊王」美名。後來,城濮之戰,又大敗楚軍。在踐土(今河南滎陽東北),又會集諸侯,並邀周天子參加,這些措施,讓他最終獲得了「霸主」的稱謂。
春秋的歷史,結束於公元前453年。也就是說,春秋是一個很平和的朝代,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只有附庸,沒有被佔領,但是,隨著人們私慾的增大,野心的擴展,到了戰國,那就是「蠶食般」的兼并了。所以,晉國的歷史極有代表地反映著中國春秋到戰國時期歷史的改變、轉折。
公元前403年,晉國卿大夫韓虔、趙籍、魏斯三家自立為諸侯,並割裂晉國。而瓜分晉國的,就是晉文公手下重臣的子孫們。
也就是說,春秋時期沒有稱霸的小諸侯還在好好活著的時候,曾經強大的晉國,卻被韓國、趙國、魏國三國瓜分,曾經強大的晉國自然消亡、消失在戰國那征戰、吞併的歷史舞台上!
也因此,有歷史專家說,如果當年的晉國不被瓜分的話,或許統一中國的就是曾經稱霸五國的晉國,而不是——秦國,可惜!俱往矣!!
2018年3月21日
如寫得好,請幫我分享給你的朋友都看看,徐燕晴這廂有禮了!
本文的寫作,感謝石林縣政協民族宗教法制委主任——李毅飛
以下為廣告:
祭奠祖先最好的禮物——土司宴席上的烤全豬:皮脆肉嫩,是既健康又營養的美味佳肴,真空包裝可保存兩周,因而除西藏、新疆以外,全國其他地方均可發順豐快遞。
地址:昆明市石林縣鹿阜鎮金彩商城D區;
TAG:石林阿詩瑪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