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若有若無到固若金湯!

從若有若無到固若金湯!

原標題:從若有若無到固若金湯!



涉獵崇明島史者,均知「潮沒」為古來島民的心腹大害。而今,於老年同胞而言,「潮沒」只在遙遠的記憶里,新生代則已不識何為「潮沒」,只知道環島海塘固若金湯,即使碰到百年一遇的狂風惡浪,照樣安然無恙。


從古到今一代接一代的崇明人,為了生存繁衍,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巨大的投入,與浪潮風雨爭鋒,前赴後繼構築堤壩海塘。



先民飽受「潮沒」肆虐



崇明島浮懸在江海之濱,島民與水為伴,以水為命,以堤為障。先民受長江、東海厚澤的同時,飽遭江濤海潮的肆虐,「火燒一半,海坍精光」「蓬蒿頭上浪滔滔」等民謠,正說明了崇明水患之害猛於虎狼。從《崇明縣誌·災異》記載中,可知「潮沒」頻發,吞噬了無以計數的生命財產,現略舉幾例:


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6月13至16日,風潮大作,平地水深近丈,居民十存四;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7月28、29日,颶風暴雨,潮溢江堤,民死9500餘人,沿海民房全部漂沒;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9月1日(農曆八月三日),颶風、夜潮驟溢,水丈余,高過堤塘6尺,城鎮街巷盡淹,沿海民居漂盡,死男女萬餘人喪生。崇明老少皆知的「八月初三大潮沒」,即源出於此。


1949年7月25日,遭風、雨、潮襲擊,江堤出缺500餘處,淹農田48萬畝,死147人。也是因為水侵岸塌所致,歷史上崇明縣城被迫五遷六建,其間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至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的54年中,就搬遷了3次。



明朝中葉始有工程式堤岸



宋元時期,崇明仍是分散又漲坍無定的多個沙洲,尚無正規的堤塘可言,直至明朝中葉以後逐漸連接成片,方才有了工程式堤岸海塘。


崇明最早築堤在明朝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由知縣孫裔興主持,在今侯家鎮到新河鎮南面沿江築造了吳家沙官壩。崇明古代堤壩中,最有名為「趙公堤」。乾隆二十七年,勤政愛民有循吏之風的知縣趙廷健,得悉防禦潮災為民之最急需後,立即規劃築堤。他設計了「業食佃力」法,由糧戶(地主)出錢,佃農出力挑泥做岸。糧戶農民均知事關身家性命,欣然分擔。


大堤動工,趙知縣走出縣城,去靠近工地的觀音堂設置「指揮所」,不辭辛勞巡視督察。民工大受感奮,勤快儘力,工程推進順利,只70天就告竣工。


據《崇明縣誌》載,大堤築成後,「捍禦咸潮,百世所依賴而得益」,島民感其恩德,美稱此堤為「趙公堤」,並於嘉慶22年(公元1817年)在縣城建造了趙公祠,四季憑弔緬懷。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大「潮沒」,堤外田地房屋被淹甚多,堤內照樣糧棉豐收。鄉民感激趙知縣恩澤後代,集資在他當年「指揮所」所在地重建趙公祠,並挖井一口,示飲水思源。




石砌海塘保縣城不再遷移


時人心目中的海塘,是用石頭或混凝土構築而成。


崇明無山取石,外地採購則耗資巨大不堪支出,故清末前的堤塘全是土塘,堅固指數低,受浪潮衝擊影響與時俱損。


清朝光緒中,縣城東南潮水沖刷日益兇猛,水線離城牆越來越近。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夏,本縣紳士張應曦、黃清憲等,向新任知縣黃傳祁進言:縣政之中,治理南門外海坍為當務之急,不容拖延,不然縣城難保。


黃知縣急民所急,慷慨應諾,於9月間將工程報告送呈兩江總督劉坤一、江蘇巡撫奎俊。上峰因經費預算巨大,一時未予迴音,黃知縣不避冒犯上官之嫌,面見劉總督申述力爭。劉坤一終於點頭:城垣不可不保,海塘不可不築。


工程自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春動工,秋里告竣,耗銀11萬3千7百又6兩。這是崇明最早的石築海塘,也是崇明海塘史上最早的丁壩。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南門港往西至施翹河一段海塘逐漸坍崩,黃知縣又規劃築造土堤石坡230丈,並丁壩4條,分別取名為:金堤、鞏固、永慶、安瀾。


次年,崇明籍戶部主持黃清穆上書朝廷,稱崇明海塘急需向東延長,以資縣城安全。經批准後,又築青龍港至壽安寺海塘565丈。南門海塘的建造,阻止了洪潮沖嚙堤岸。以後雖受大風大潮襲擊,海塘多次發生坍塌,然經及時搶修,遷城悲劇未曾再演。



築成「八五標準」環島大堤



民國亂世到國共大決戰,天災人禍,百事凋零,崇明的海塘建設亦是。誠如《崇明海塘碑記》所云:「直至公元1949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至崇明解放,遺留下來的海塘,計有土堤178公里,保坍護岸石護坡1.8公里,石護坎1.3公里,丁壩23條。且均單薄矮小,支離破碎,因而1949年7月25日颱風暴雨襲來時,堤防潰決500多處,造成生命財產重大損失。


江海浪濤依舊,海塘史頁新開。人民政府將「嚴守堤防防汛」列作水利事業三大任務之首,自1949年起的11年里,年年或培修加固堤防,或退堤建築新堤,挑泥築堤的民工多達35萬人,其中的1952年就投入10萬之眾。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海塘建設再譜華章。縣府「一次規劃,三年分施」,自1975年至1977年間,全程207公里江海大堤按「八五標準」培修,加高加厚加固,堤高8米,面寬5米,內坡1比2,外坡1比3;又在坡上種草植樹,提高擋潮抗災能力。


崇明歷來有「北漲南坍」之說,縣府本「保坍與護岸並重」的方針,年年投資年年建設,在南岸險情嚴重地段築造了護坡69公里,護坎56公里,又新建丁壩200條。


至此,「八五標準」環島江海大堤全線建成,能抗禦50年一遇的高潮位及11級颱風正面襲擊,成了保境安民的生命線。



海塘達標抗洪能力再創新高



時光流逝20年又過,年復一年風侵雨涮,「八五」環島大堤漸被剝蝕、沉陷,高度普遍不足8米,堤面也不足5米。為使環島大堤固若金湯,崇明海塘建設百尺竿頭再一進步:根據緩急輕重,分段在大堤上錐孔灌漿,使堤身充實緊密更加堅牢。


新建、維修護坡、護坎、丁壩。又在灘涂種植根深相連、不懼風吹水淹浪打的蘆葦。按照「一次規劃,分年實施」推進,自1997年至2001年,南線海塘達標工程圓滿完成。在長達65公里的大堤外側,建造斜坡式灌砌塊石護坡加圓孤形反浪牆,或斜坡式灌砌塊石護坡加直立式鋼筋砼牆,抗禦浪潮衝擊力大為增強。後加築至95公里,涵蓋了防洪重點段的南線全部。


至此,全線護坎、護坡、丁壩、灘涂、蘆草、樹木連成屏障,共成拱衛,海塘抗洪能力再躍新高,即使遭百年一遇的高潮位加12級颱風的正面襲擊,足可保安然無恙。


多年夏秋季節,幾次風、雨、潮「三兄弟」齊來,筆者有意去南門海塘觀潮,見小山般滔天濁浪,借著風勢撲向擋浪牆,激起巨響連聲,浪花衝天,大堤卻巍然屹立。觀潮者異口同聲,笑指波濤無奈,浪潮馴服!




「崇明外灘」——南門觀光大堤


被各式人等美譽為「崇明外灘」的南門海塘景觀形象工程,又稱南門觀光大堤,位於南門港碼頭向東,至瀛洲公園東門,全長1228米,2000年5月上旬開工,年底工竣,由基礎檻、護坡、擋浪牆、堤頂道路、廣場平台等部分構成。


堤頂面寬6米,路面靠內坡行道樹蔭下置有19張半月形大理石休閑長椅,東邊又有沁風亭、雲蔚亭、涵碧廊。靠擋浪牆一側建有扶梯通道15座,可由此登上防浪牆,下到寬12米的護坡直至基礎檻,既可在階梯式護坡上坐下歇息,又可在基礎檻上臨水邁步。


形象工程的又一大看點,是大理石廣場平台。平台中間,高聳著形如崇明島的石碑一方,一面鐫刻蒼勁有力「崇明島」三字。另一面刻著《崇明海塘碑記》,由崇明籍著名作家季振邦撰寫碑文。


廣場北邊,是一大四中四小拱門9座,北邊的圓形平台自防浪牆前伸,凌架於護坡、基礎檻上方,周邊圍繞防護欄杆。


南門海塘景觀形象工程被市建委評為「優秀結構金獎工程」,它集觀光、休閑、娛樂於一體,被列作崇明8大景區之一。


可以驕傲地告慰崇明先民了,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願望——固若金湯的海塘,今已實現。



信息來源丨崇明報


美圖、美文投稿請發送至郵箱:cmxwb2010@163.c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崇明mp 的精彩文章:

扒一扒崇明這些姓氏的來源,看看你從哪裡來~

TAG:上海崇明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