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人的構想卻被中國人造出來了 比航母還重要 美國人氣的直跺腳

美國人的構想卻被中國人造出來了 比航母還重要 美國人氣的直跺腳

中國在未來幾年重點發展的對象--海洋核動力,八月初的時候中核電發公告稱將出資10億元成立公司。中國在這領域雖然比其他國家的起步晚,但是一直以飛速的發展超過了許多的國家。「玲龍一號」已經在前年就通過了審核。近日,中國首艘海洋核動力平台在中船重工集團旗下渤船重工廠房內完成總裝建造,有船廠技術人員表示:「該平台屬於中國的技術創新,最快在2020年左右就能投入使用,屆時南海諸島礁將徹底擺脫電荒、水荒。」

它還真不是一般的大,由多個半潛式基本結構模塊拼,主體結構總長為2400至3200米,重達50萬噸。更要命的是,如果有需要,碼頭等眾多功能模塊可以像我們玩拼圖的時候一樣直接拼接上去,最終形成軍民兩用基地。海洋核動力平台嚴格上並不能算作是一中攻擊武器,可以把它認為是一種載有核反應堆的海上補給平台,在遠洋作戰時,可以提供必要的能源與物資供應,甚至在可以進行戰鬥機或轟炸機的起降。為島嶼提供能源,供電等。

航母已經夠大了,像美國那些超級航母排水量都有十萬噸,但是和這款裝備比起來,航母就要顯得小多了,因為它的塊頭足足有五個航母那麼大,這個裝備就是海洋核動力平台。客觀來說,這個平台所發揮的作用要比航母大,他並非是固定不動的,它的載體就是一艘巨獸,和軍艦一樣也可以遠航。許多人都期望著能夠早日看見中國的核動力航母。而中國的海洋核動力的出現或將解決這一重大難題。馬偉明名言:「哪怕少活十年,也要攻下特種電力技術難關!」經過5年的不懈衝刺,馬偉明帶領項目組完成了樣機研製和試驗的全過程,其意義不亞於「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

專家表示,有了這些海基核電站,中國海軍的戰鬥力至少會翻倍,而中國這一技術也吸引了美國的格外關注。其實最早提出這一想法的是美國人,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科學家就「海上基地」這一構想在美國某著名雜誌上刊登過文章,文章詳細的講述了這一核電站的作用及相關介紹。海洋核動力平台屬國內首創,平台技術可填補中國在民用核動力船舶領域的技術空白,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對中國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全球能源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曾是是美國人的構想,如今要被中國先手造出來了,美顏面何存?機會總是掌握在強者的手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羅斯福號航母 海上的安全就交給你了
滑躍甲板優勢何在?美國偷偷試驗滑躍要裝備?滑躍甲板迎來春天?

TAG: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