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何時起,詩人不再談論科學了

從何時起,詩人不再談論科學了

2018年3月14日凌晨,史蒂芬·霍金在劍橋的家中因病去世,享年76歲。被困在輪椅中半個多世紀,他終於去了他所熱愛的宇宙繼續時間旅行了。

再一次,朋友圈又被刷屏了……

比起以往在朋友圈放一段名人生前的小眾作品或名人名言,假裝和他很熟,對他的作品很了解的現象,這次,面對一個研究宇宙起源,為統一愛因斯坦相對論和普朗克量子力學做出巨大貢獻的物理學家,這個知識門檻讓人望而卻步了。

今天,我們就從物質的起源說起,來探探,為什麼這些所謂的「詩人」,不談科學了。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每當提起西方科學史、西方哲學史、西方藝術史等等各領域先驅思想時,總離不開這些大師。無論我們進入大學學習何種專業,這些名字總會出現在各種「概論」的背景知識當中。

現代物理學泰斗級人物斯蒂芬·溫伯格對此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用現代的科學標準,對科學史中這些英雄和先知們未被歷史學家提及的錯誤進行了披露,溫伯格說,古希臘的這些「科學」偉人跟今人相比,差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他們根本不具備今天科學家的推理方式。

斯蒂芬·溫伯格

舉例來說,古希臘的樸素唯物主義先驅泰勒斯曾提出,所有的無知都由一個「單一物質本源」構成,這個物質本源就是水。

後來一個叫阿那克西米尼的人認為,物質的本源其實是空氣;

再後來有一個叫色諾芬尼的人,認為物質的本源是土;

再後來又有一個叫做赫拉克利特的人,認為物質的本源是火;

最後,有一個叫做恩培多克勒的人,把這些理論統一起來,認為物質的本源由四種元素組成——水、空氣、土和火。這是一種很有學術傳統的方式,但是我們不禁要問句為什麼?

答案是,沒有為什麼……

古代科學家就是這麼的任性。

古希臘先賢泰勒斯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熟知的「芝諾悖論」。芝諾說,一切運動都是不可能的。你想啊,一支箭在到達靶心之前必須得先通過全程的一半距離,然後它還必須通過剩下的這段路程的一半,一次類推,既然任何距離都能被再分成一半,這個過程就可以無限繼續下去,所以箭怎麼可能到達靶心呢?

其實,今天我們學過極限知識的學生都知道,芝諾說的其實就是無限級數求和,只不過他不知道,1/2 1/4 1/8 …並不能等於無限大,而是等於1.

對此,溫伯格說,早起的希臘知識界存在一種「市儈主義」,不屑於理解表面現象。溫伯格認為,這些希臘先賢不是物理學家、不是科學家,更不是哲學家——他們是詩人。他們根本就不是在思考客觀真理,而是在寫詩。

寫詩就寫詩,為什麼要寫這種類型的呢?沒事兒寫寫「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不是更好?因為他們追求美,一種高大上的美。

比如,我們知道畢達哥拉斯證明了勾股定理,但很多人不知道,畢達哥拉斯學派其實是一個教派,戒律森嚴。他們對音樂很有研究,他們發現如果波動兩根琴弦,而這兩根琴弦的長度之比正好是兩個小整數之比的話,得到的聲音特別好聽。

這本來是個音樂或者數學規律,但畢達哥拉斯學派把這個知識神聖化了,他們認為「整個天堂是一個音階!」於是他們開始崇拜整數。

縱觀這些觀點,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大師關心的不是物質世界,而是精神世界。

但是今人也有「美比真實重要」的潛移默化的追求,很多文章都更注重吸引眼球和辭藻、套路的運用,「好看」勝過站得住腳的事實分析與論述。

我們學過《六國論》《過秦論》,專註於其中有什麼文采佳句,可是又有多少人思考過,這兩篇文章到底有多少「乾貨」?也許一個現代歷史學家就有非常不一樣的看法。

學寫詩可以,你能打動別人,說服別人,的確是本事。但是我們周圍的人寫的文章中詩歌實在太多,看的時候必須多個心眼兒,不要被套路所迷惑。

文章內容,來自《高手: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萬維鋼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菲菲潮流咖 的精彩文章:

目前5款入手體驗最好的旗艦機,第一台顏值最高,最後一台最貴

TAG:菲菲潮流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