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壇經》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壇經》中最主要的思想體現在佛性說、頓悟成佛說和「凡夫即佛」的宗教歸宿中。惠能禪宗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佛性說。佛性在佛教哲學中指的是宇宙的本體,也可稱作「如來性」、「覺性」、「真如」等。「佛性」還具有成佛的原因、種子的意思。在本體論上,惠能認為「心」就是「本體」,心外別無「本體」,現實世界的一切都依存於「心」。他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佛性才是真實的永恆的,並進一步指出佛性是人人本來所具有的,而且是「性常清靜」,猶如「日月高明」,「只為雲覆蓋」才造成「上明下暗」的局面,因而他認為只有除卻妄念,撥去雲霧,自識本心,直見本性,即可見性成佛。因而他要求人們發揮自我能動性,向自身心中求佛。頓悟還是漸悟,是以惠能為代表的南宗與以神秀為代表的北宗的根本分歧點,二者的爭論,集中反映在神秀和惠能所作的二偈(佛家所唱詩句)中。神秀所作的偈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即漸悟才能成佛。惠能所作的偈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他認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在人的本性中,人心就是萬有的本體,人性本來就是佛性。只要人能領悟這一點,就根本不會受世俗雜念的影響,也用不著念經修行,就能「頓悟」成佛。惠能反對坐禪的方法,他認為禪定的目的,是通過「靜其思慮」、「靜中思慮」的辦法,把外物化為心靈的幻想。表面上看廢除了禪定的修行方法,而實質上卻擴大了禪定的修行範圍。但惠能也並不完全否定漸修。他認為佛法無頓漸之分,只有頓悟一路才能成佛,但人有利鈍、有迷悟之分,「迷則漸勸,悟則頓修」,即對於愚迷之人還是要先藉漸勸,才能最後達到頓悟。惠能的禪宗在理論和方法上論證:「佛」不在遙遠的彼岸,就在你「心」中。只消在認識上來個突變,你就「頓悟」成佛。「成佛」以後,一切還是老樣子,「人境均不奪」,但你卻變成了 「解脫」了的「自由人」了。這樣一來,佛和眾生的區別,只是「一念之差」;現實苦難世界和彼岸安樂佛土的距離,只有一紙之隔。對於壓迫者來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不放屠刀,也可成佛」。因為成佛以後「不異舊時人」,只要不被諸境迷惑,照樣能為所欲為。對於被壓迫者來說,絲毫不必「借相外求」,以求改變現狀,只消一轉念,煩惱變成了菩提(覺悟後的境界),苦難世界就會變成了 「清凈佛土」,就在「披枷帶鎖中成了「自由人」了。
"
TAG:小孟選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