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世界,帶著偏見

看世界,帶著偏見

我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作家,著迷世界的複雜性與個體之間的力量,我對技術,速度,與娛樂驅動的時代持有懷疑。我像個笨拙的發問者,好奇好人的觀念與經驗,我不喜歡模糊的立場,卻又懷疑過分確定的答案。我期待自己是個遊盪者,不斷拓展知識與情感的邊界,會好奇在時代浪潮之中,一些嶄新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正在被孕育,我會帶著我的偏見與期待,再次出發。

——許知遠

/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個叫許知遠的知識分子被全網網民批評得特別凶。抱著好奇的態度,我盲打莽撞地闖進了他的精神世界。而到最後把我留住的是,他直接而又赤裸地對我過往所堅信的所有狠狠地打上問號。

其實,看過他的訪談節目之後,覺著有些網友對老許的評價未免過於嚴格。

我還挺喜歡許知遠的,是這麼一個外表看上去不修邊幅,習慣性地把書卷在一團塞在褲袋裡,穿一雙人字拖就開始做採訪,站在一條小巷上就可以高談闊論的人。

同時,我還羨慕他,是羨慕他的任性。每一季的十三位受訪者都是他用生命在好奇的人,感覺做節目就是用來滿足他好奇心的工具而已。順便摻雜一些讓人愕然的質疑。

/

/

一。

關於時代的發問,是讓我疑惑的。

許知遠:「你喜歡這個新時代嗎?」

馬東:「喜歡。喜歡。喜歡。」

許知遠:「一點抵觸的情緒都沒有?」

馬東:「沒有。沒有。沒有。」

許知遠:「你是生活在哪個時代都很爽嗎?」

馬東:「我知道其實沒有爽,真的,我覺得反正也爽不到哪去,所以爽一會是一會。 本質上咱倆是一樣的,就你表現成為憤怒,我表現成為悲涼,我是因為底色悲涼,所以才覺得,就是至少新鮮的邊界會讓你有一些幸福感,多巴胺會旺盛一點。」

許知遠:「這個時代有高低之分嗎?」「你認同有一些時代更有創造力,有一些時代更平庸嗎?

二。

關於技術進步的發問,是讓我震驚的。

馬東:「你懷疑技術進步給世界帶來的變化?」

許知遠:「我當然非常懷疑。」

「時代真的在進步嗎?可能我對技術進步這事有很多懷疑吧。」「我本質是一個淺薄樂觀的人,是因為真的相信進步論,所以我才反對這一切東西。大家誤以為技術使他們變得更豐富和多元,他們被技術催生出一種奇怪的優越感,覺得『我們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想法在這代人里非常顯著。」

三。

關於單一思維的否定,是讓我深刻的。

許知遠:「我們對更具體知識的無知,不了解和缺乏興趣,使我們產生了對單一解釋的一種巨大的迷戀,這背後是我們非常深沉的非常強烈的智識上的懶惰。我們老認為存在著某種單一本質可以解釋很多東西,然後我們也希望某一個人能成為單一本質的代表,這是我們思維上的困境,使我們被這種單一性所控制而不自知。」

關於入世賺錢的態度,是讓我佩服的。

許知遠:「知識分子有問題,那商人就沒有問題了嗎?只是知識分子善於自省。」

/

/

幾集採訪下來,我發現許知遠是一個挺有勇氣的人。

明知會輸,會尷尬,但還是拼了一把勁兒掙扎去追問。

問羅振宇:人生從來如此嗎?

問蔡瀾:讀聖賢書所謂何事?

問馬東:你喜歡這個時代嗎?

問馮小剛:還有讓你心中充滿激情的東西嗎?

問俞飛鴻:什麼時候意識到美?

同時,他是一個矛盾的人。

他敢於在採訪里暴露自我,就像他說的「帶著偏見」去和受訪者談話。他不滿這個過於淺薄的時代,否定單一思維的懶惰,面對一群有學識的人一個個成為把社會引向一個娛樂至死的深淵的助手感到疑惑。

但其實他在紙媒式微之時,在北京開了三家書店,無疑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書店只賣自己喜歡的書,面對他人的喜好,他從不迎合。

人們總喜歡嘲笑知識分子,說他們與時代保持著得到某種疏離感,所堅守的情懷都毫無意義。可我說,這難道不就是知識分子存在的價值嗎?

/

最後,是我的一些碎碎念

《十三邀》相比於讓人捧腹大笑的綜藝,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剪輯效果,沒有讓人咋舌的八卦消息,甚至沒有良好的訪談技巧。

二十歲看,或許是一種自虐。

但其實很慶幸老許好奇的人也是我好奇的人。

節目看下來,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羅振宇刷新了我對匠人的理解;

王小川說人的元意義就是活著

蔡瀾並不只是一個食神,還是一個對道德敏感的人;

諾蘭尤其重視只用來思考重要的時間;

林志玲說失去感受力,冒險力會很危險;

羅大佑說這個世界已經不需要我們去抗議

李誕說不要享受悲涼,悲涼並不等於深刻

俞飛鴻告誡道在放飛自我前要先學會規範自己;

賈樟柯說不走導演的道路,他可能會成為小混混;

馬東所把文化當目的去追求是崇高的,卻本末倒置。

可我依舊感恩能在這個年紀遇上這樣的節目,可以讓我保持思考就已經是它對我最大的價值了。讓我可以從日復一日的日生活瑣粹里中抽離出來對這個世界的保有好奇心,保有質疑,保有態度。或許可以的話,我希望可以在一個下雨天的咖啡廳里,為它附上一個多小時,面前是一本寫滿頁的筆記。

這種節目,看慣了綜藝節目的觀眾不一定喜歡。畢竟有些小眾。但它並沒有破罐破摔地去迎合越來越懶惰的觀眾,就是許知遠的作風,就是《十三邀》的作風。

我視圖在朋友圈尋找同在「自虐」的夥伴,未果。

於是我寫下這篇文章,也想把下面老許的這段話作為結尾,送給你們:

「如果我們缺乏思想塑造的話,我們就會完全淪為信息煙塵的俘虜。當一個興奮點出現的時候,所有的人群像風暴一樣涌過去,然後風暴過後寸草不生,然後他們就尋找下一個風暴口。我們是這樣一個無規則社會,這是信息社會的一個特點。風暴社會裡,在一個沙漠裡面,這樣風暴來的時候我們要去種很多綠洲,所以我們就需要建很多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思維方式,趣味的綠洲,它們會抵禦這些風暴的。所以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一個小小的綠洲,不用那麼大影響力,我們需要很多這樣的節目出來都是綠洲,當這個綠洲充沛的時候,可能還是會有風,但可能會更輕一點。」

希望你們也會喜歡這個節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啟航 的精彩文章:

TAG:夜啟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