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瑪格南當代攝影師開始追尋瑪格南初代攝影師……

當瑪格南當代攝影師開始追尋瑪格南初代攝影師……

走過70年風雨路,見證過時代的狂風怒潮與閑情風致,拍攝過大人物與小生活,帶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瑪格南一路行至今天,依然是攝影史上最迷人也最令人神往的聖殿,裡面每個名字都代表著一種風格、一瞬經典、一脈流光。

從第70個年頭起,瑪格南攝影師們開始進行一個全新的長期攝影項目:讓現在的瑪格南成員重返第一代攝影師們走過的傳奇旅途,在他們曾經拍下經典作品的地方,重新進行拍攝,以影像來講述發生在當下的故事,將過往與現今聯結合一,以此向瑪格南的第一代成員致敬。

這個項目被命名為「重述」,「不僅是為了喚起世人的追憶,讓後世知曉瑪格南第一代攝影師所拍攝的『決定性瞬間』是何等精彩、在攝影史上有何意義,還希望他們作品予觀眾的共鳴與共情不再局限於『瑪格南作品』這一標籤,而是沐澤天下,廣布眾生。」

目前,「重述」系列已推出三組作品,分別是:Thomas Hoepker前往Sergio Larrain生前攝影傳奇的起始地——智利的瓦爾帕萊索;Moises Saman前往Werner Bischof攝影生涯的最後一站——秘魯;Stuart Franklin前往瑪格南創始人之一George Rodger於二戰結束後非洲探險的重要一站——埃及。

01.Sergio Larrain 與Thomas Hoepker

Sergio Larrain本人。

圖片署名:Rene Burri/Magnum Photos/東方IC

Sergio Larrain:

「我的攝影生涯,始於瓦爾帕萊索。」1963年,在回智利定居之前,Sergio Larrain將在智利瓦爾帕萊索和聖地亞哥拍攝的照片集結成冊,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攝影集。

1952年攝於智利,瓦爾帕萊索。

圖片署名:Sergio Larrain/Magnum Photos/東方IC

1957年攝於智利。

圖片署名:Sergio Larrain/Magnum Photos/東方IC

Sergio Larrain於1931年出生智利聖地亞哥,家境優渥。18歲時,他前往歐洲及中東旅行,途中對攝影萌發出極大的興趣與熱情。當時他只是純粹出於熱愛,就買下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機,遇見什麼,便捕捉什麼:窮人,詩人,少女纖細的臂膊與老者皺縮的前額,嶙峋磚石上的鞋跟,季候灑落在村鎮上的靜謐時光……Sergio Larrain將歐陸式的優雅與故鄉魔幻主義的獨到理解合而為一,遊離於身為攝影師的「在場」與紀實攝影所強調的「不在場」之間,以視界構築出熟悉又陌生的另一眼光陰。

1963年攝於智利的瓦爾帕萊索。

圖片署名:Sergio Larrain/Magnum Photos/東方IC

1968年,Sergio Larrain放棄了攝影,從聲名的最高點決絕地轉向絕對的寧靜,成為一名隱修者。其後,他將心力與天分都留予筆墨,彷彿攝影只是他人生路上閃瞬的光華。

1955年攝於智利。

圖片署名:SergioLarrain/Magnum Photos/東方IC

Thomas Hoepker:

同樣身為瑪格南成員的美國攝影家Thomas Hoepker,曾多次前往智利,見證過發生在那裡的種種巨變。從1973年皮諾切特上台,到此際此刻,他都始終對那個國家保持著熱切的關注,但他從未前往瓦爾帕萊索,尋訪拉萊攝影生涯之始。在他心中,對那片土地的嚮往始終呼喚著他,勸他早日啟程。

2017年攝於智利瓦爾帕萊索。

圖片署名:Thomas Hoepker/MagnumPhotos/東方IC

2017年攝於智利瓦爾帕萊索。

圖片署名:Thomas Hoepker/MagnumPhotos/東方IC

2017年攝於智利瓦爾帕萊索。

圖片署名:Thomas Hoepker/MagnumPhotos/東方IC

2017年,Thomas Hoepker不顧年邁,背起行囊,挎著相機,去尋找一個有別於Sergio Larrain的回憶、卻同樣充滿各種「決定性瞬間」的瓦爾帕萊索。

2017年攝於智利瓦爾帕萊索。

圖片署名:Thomas Hoepker/MagnumPhotos/東方IC

2017年攝於智利瓦爾帕萊索。

圖片署名:Thomas Hoepker/MagnumPhotos/東方IC

02.Werner Bischof 與Moises Saman

1954年5月攝於秘魯,瑪格南攝影師Werner Bischof在前往馬丘比丘路上留影。

圖片署名:Werner Bischof/MagnumPhotos/東方IC

Werner Bischof:

1954年,瑪格南初代攝影師Werner Bischof啟程前往美洲,先後抵達墨西哥、巴拿馬等地,且行且攝,幽微的光影與旖旎的風物都曾是他的心頭好。當地時間5月14日,他乘車穿越安第斯山脈,途中拍攝了他攝影生涯中最為精彩的一幅作品——《吹笛子的小男孩》。兩天後,他乘坐的車輛墜下懸崖,全車人員無一倖免。

1954年5月攝於秘魯,在前往庫斯科的山路上,一名當地小男孩在吹笛子。

圖片署名:WernerBischof/Magnum Photos/東方IC

1954年5月攝於秘魯。

圖片署名:Werner Bischof/MagnumPhotos/東方IC

1954年攝於秘魯,庫斯科。

圖片署名:Werner Bischof/Magnum Photos/東方IC

1954年攝於秘魯。

圖片署名:WernerBischof/Magnum Photos/東方IC

Moises Saman:

在Werner Bischof去世三十年後,一個男孩出生在秘魯首都利馬城。在他1歲時,他的父母就舉家搬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生活,而他在大學的最後一年開始對攝影感興趣,決定以此作為自己之後的職業。

2017年攝於秘魯。

圖片署名:Moises Saman/Magnum Photos/東方IC

和瑪格南第一代攝影師一樣,他經歷了戰火的歷練。只不過Robert Capa、Henri Cartier-Bresson等人是被捲入了時代的鐵血流火之中,而他則是自己選擇了親歷戰爭。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見證中東亂局,他舉起相機,一次次按下快門。曾經的同行或許早已功成名就,曾經的同好也許選擇了環境更舒適、收入更豐厚的職業,而他只有一腔孤勇,在人類歷史之至惡中,完成了肉身與靈魂的雙重苦修。

他是Moises Saman,2014年成為瑪格南正式成員。那一年,距離Werner Bischof去世60年。

2017年攝於秘魯。

圖片署名:Moises Saman/Magnum Photos/東方IC

2017年攝於秘魯。

圖片署名:Moises Saman/Magnum Photos/東方IC

2017年,Moises Saman聯手Werner Bischof的兒子Marco Bischof,重返當日Werner Bischof意外去世的地方,再度探訪他來不及走完的旅途。從安第斯山脈到秘魯港市特魯希略,從利馬城到庫斯科,每一步旅程,都是他們叩問時光的溫柔私語,是他們努力想要為Werner Bischof來不及寫完的影像故事添一筆結尾,為那未能唱完的離歌加一行終曲。

2017年攝於秘魯。

圖片署名:Moises Saman/Magnum Photos/東方IC

「無論對於Moises Saman或是對於Marco Bischof而言,這都是一場極為私密的旅途。Moises早在一歲時就搬離了利馬城,可以說,他幾乎未曾在秘魯生活過,因此這段旅程於他是一個絕妙的時機,讓他能藉此去探訪自己的故鄉;於Marco Bischof,這是他早在1994年就開始持鏡拍攝的地方,他以當地為拍攝地去製作影片,因為這裡是他感覺自己與父親最為親近的地方。據說,Werner Bischof的長眠之地,距離Moises Saman父母親曾經居住的地方很近,兩地之間不足一英里路程。」

2017年攝於秘魯。

圖片署名:Moises Saman/MagnumPhotos/東方IC

03.George Rodger 與Stuart Franklin

1957年攝於北非,撒哈拉沙漠。瑪格南創始人之一George Rodger站在自己的路虎車上拍照。

圖片署名:GeorgeRodger/Magnum Photos/東方IC

George Rodger:

1957年,瑪格南創始人之一、著名戰地攝影師George Rodger與妻子在一聲聲斯瓦希里語祝福辭「Msuri」中啟程,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行攝探險。這段旅途將要橫貫撒哈拉沙漠,他們不顧艱險,只為尋找以游牧為生的圖阿格雷部族。

1958年攝於非洲,烏干達。

圖片署名:GeorgeRodger/Magnum Photos/東方IC

這是柏柏爾人的一支,生活在撒哈拉中部及西部地區,保留著大量傳統習俗,未經現代文明浸染的原始風情讓George Rodger極為著迷。同時,他還接受了另一項委託,以野生動物觀察員的身份前來非洲大陸,以影像記錄原始造物之奇詭,以供後世科學研究採用。為了這項與自然科學相關的委託,他們穿過肯亞與烏干達,行駛了超過7000英里。途中,George Rodger如同一名穿越到現代的探險家,駕著自己的路虎車,全速馳騁在非洲那些不為人知的狂野風景里。

1957年攝於北非,撒哈拉沙漠。

圖片署名:George Rodger/Magnum Photos/東方IC

1958年攝於非洲,烏干達,瑪格南創始人之一George Rodger在樹下修車,周圍是當地原始部落的民眾。

圖片署名:George Rodger/Magnum Photos/東方IC

Stuart Franklin:

2017年,瑪格南攝影師Stuart Franklin前往北非,重返當日George Rodger的探險旅途,在旅行筆記中寫道,「他(George Rodger)熱愛著沙漠、非洲大陸、無絆無礙的道路、以及那些未經探索的風景、那些未經現代文明浸染的民眾。」他一似逾半世紀前的George Rodger,備好行囊便率性啟程,和先行者們一同充當世界的眼睛,背起瑪格南的傳奇歷史,走向當下,穿過光與影,凝視未來。

2017年攝於埃及,古埃及時期的遺址。

圖片署名:Stuart Franklin/Magnum Photos/東方IC

2017年攝於埃及,古埃及時期的遺址。

圖片署名:Stuart Franklin/Magnum Photos/東方IC

2017年攝於埃及。

圖片署名:Stuart Franklin/Magnum Photos/東方IC

2017年攝於埃及。

圖片署名:Stuart Franklin/Magnum Photos/東方IC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IC 的精彩文章:

媽媽產假不休息帶倆娃當背包客遊走17國

TAG:東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