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軍自研155毫米榴彈炮的大功臣居然是……新加坡?

台軍自研155毫米榴彈炮的大功臣居然是……新加坡?

【文/觀察者網風聞 胡謅施佬】

今天又要繼續寫有關倒霉台軍的東西了,把台軍「勇虎」之前的幾款戰車以及IDF戰機介紹之後,今天要講一講台軍的大口徑身管火炮。

嶄新的「長腳湯姆」榴彈炮,現在只能在台灣能看到了

現在的台軍火炮屬於「冷戰末期自行火炮」+「冷戰美軍火炮博物館」的狀態。幾個相對精銳的聯兵旅的炮兵部隊主要裝備M109A2/A5系列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軍團炮指部則裝備有口徑更大的M110型203毫米自行榴彈炮。

M109和M110自行火炮是台軍最先進的自行火炮了(也是僅有的)

至於普通的旅級炮兵部隊則主要裝備M114以及仿製的65式155毫米榴彈炮,外島的守備部隊則更加古樸,什麼「長腳湯姆」、「8寸榴」、240榴彈炮……各種美軍二戰時期的大口徑牽引火炮,基本上都能在每年「金防部」舉行的射擊演習中看到。

每年台灣外島的「聯信操演」都能看到台軍上演「大口徑火炮古董秀」

而在「美台斷交」的前前後後,台軍自然也沒少動過「火炮自製」的腦筋,不僅動出了寫個成果,還「福澤子孫」——影響了台灣到現在的火炮開發。

這個型號就是XT-69型155公釐自走榴彈炮。

說起這個炮就不得不提起台灣軍工歷史上稍有的人才——曾經擔任聯勤總工程師的陳笏。在他的領銜下,台灣的火炮工廠聯勤202廠在上世紀70年代連續取得了成果,先後仿製了美製M101型105毫米榴彈炮和M114型155毫米榴彈炮,命名為63甲式和65式榴彈炮(都是按照民國紀年算的),批量生產裝備台軍,解決了台軍50年代接收的美援二戰火炮壽命消耗殆盡的問題。

台灣自製M114型155毫米火炮的難度,不能算大,也算不得小

在仿製成功M114之後,鑒於當時北約國家的「39倍徑革命」已經轟轟烈烈,陳笏就開始在聯勤202廠試製更先進的火炮。不過這時候台軍並沒有官方的火炮項目,只是當時的聯勤司令羅友倫向陳笏私下交代的一個「自籌資金」的項目。

上世紀70年代的39倍徑革命里,M198這樣的火炮讓台軍的老炮盡顯老相

當然以台灣的技術水平,另起爐灶搞一個新炮那肯定是沒戲的,所以仍然要仿製別國的先進火炮。但是在當時的外交環境下,上哪兒去尋摸先進的火炮呢?這時候恰逢台灣和新加坡達成「星光演習」,從1975年開始讓新加坡的「星光部隊」赴台進行訓練,而作為能夠比較自由在國際上購買先進軍火的新加坡軍隊的裝備,自然也成為「閉門造炮」的台灣兵工人員的觀察對象。

「星光部隊」給台灣帶來了一個接觸一些外軍裝備的寶貴機會

當時新加坡陸軍裝備的火炮是以色列索爾塔姆公司研製的M-68型155毫米榴彈炮。嚴格意義上說,這種火炮並不屬於「39倍徑革命」的一部分,它只有33倍徑,射程也比39倍徑火炮要近3-4公里,但比起M114或者65式不到15公里的射程,M-68那21公里的射程對於聯勤202廠來說已經足夠先進了。

新加坡陸軍的M-68火炮對當時的台軍已經是「高級貨」了

不過在仿製工作開始時,台軍雖然能接觸到這種武器,但畢竟武器的產權是新加坡的,因此雖然他們很快根據外觀測繪了其尺寸,1977年年初就有了炮身和炮架的藍圖,但是對這種實際上是法系火炮的以色列貨迥異於美式火炮的部分則依然有很多煩惱,直到1977年年底,台軍好說歹說從「星光部隊」借來了一門M-68,直接拆散研究之後,火炮的仿製才得以繼續。

台灣的大口徑火炮工業只見過美式火炮,遇到法國貨直接就看不懂了

此後火炮的研製又經歷了等待引進專門測量儀器等設備的拖延,仿製M-68直到70年代後期才試製成功。由於這門炮的性能既比不上39倍徑的榴彈炮,更比不上當時國軍看上的「心儀之物」,因此即使仿製成功,這門火炮也沒有獲得軍方青睞,甚至沒有獲得正式名稱。

這就是那門無名無姓的台灣造M-68型155毫米榴彈炮

當然聯勤202廠也不是白乾,他們除了藉此引進一些製造先進火炮的設備之外,也頭一次知道了制退器這類設備的製造。但是製造一款台軍正式立項的火炮,就要等到明天的內容才說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為了募兵 台軍女士官竟發文稱「我想找個人陪我 你願意嗎」
美國進行第六次遠程隱身反艦導彈試射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