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善財,越花越富有!你知道嗎?有緣見到此文的人,佛光加持,財源滾滾,利益子孫後代!
向菩薩祈願
一個虔誠祈願的平台,結善緣,結善法
常言道
因果通三世,六道有輪迴!
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深信因果!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有了【因】,才會獲得現在的【果】
我們的親戚朋友中,不乏有兩種人,一種人,很有錢,同時非常捨得花錢、做布施,另外一種人,談不上富有,也不至於太貧窮,但是摳門,不僅是對自己扣,對別人更是摳門!
日子一天天過去,不太富有的人,沒有因為自己的摳門而富有起來,而富有的人,也並沒有因為自己做布施,捨得花錢而變得貧窮!
不少高僧大德開示:布施是富有的不二法門!想要收穫財富,那麼自己要多布施出去。處處想佔便宜的人,難成氣候!折損的都是自己的福報!
每逢初一、十五,許多人都會跑到寺院去,為自己的家人求健康、平安、學業、姻緣、事業!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三種錢,是花的越多,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多!功德、福報不可限量!
第一種:孝順的錢
孝順父母,是世間的第一大福田!福德無量!
有些人總是想等到自己的條件再好一點,再去供養父母!殊不知,無論你的條件好不好,父母一定要好好的去供養!
孝順父母,可以得到現世的福報!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子女必然也不會孝順他!因果輪迴,真實不虛!
第二種:感恩的錢
種下善因,必然收穫善果,當你收穫善果的時候,尤其要心懷感恩!每天只會抱怨,並不能改變什麼,與其抱怨,不如心中保持感恩,積極的面對生活!
第三種:布施的錢
行善布施,能夠讓我們廣結善緣,得大福報!
什麼是布施?布施有很多種,除了我們說在寺院供養僧寶,遇到有困難的人,伸出援手等等,都是在做布施!積累善因者,必定收穫善果!
那我們從這四句話來體會法藏菩薩發願的本意,法藏菩薩為什麼說,「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法藏菩薩為什麼不用,「眾生稱此號,俱來我剎中」?法藏菩薩為什麼不用「眾生念此號,俱來我剎中」?法藏菩薩為什麼要用「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有很深的意義。可見得「聞」這一個字,意義非常的深遠。在講席當中,師父也經常跟大家報告「聞」這一個字,在梵文的原意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聽聞,第二個意思就是信受。所以從聽聞到信受的過程,做好了,那就是「聞」這一個字做到了。既然聽聞信受了阿彌陀佛名號的道理,一定起行念佛,信的流露一定是稱名,對不對?如果你說我很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我也很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我不要念佛,有這麼矛盾的人嗎?我之所以會不念佛,就是第一、不相信有阿彌陀佛,第二、不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第三、不相信阿彌陀佛名號能夠救得了自己,第四、不相信自己煩惱厚重,念佛就能往生。就是有心中太多的不相信,或太多的疑惑,才會不想念佛,對不對?如果念佛是一萬個人念佛,一萬個人往生,也就是人人念佛人人往生,那誰聽到這句佛號的道理,不想念佛?凡夫眾生的心性,就是自己能得的到的利益,才有興趣去做,自己如果得不到的利益,就沒有興趣去做。那法藏菩薩已經成佛了,所以名號度眾生的威神功德力非常的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連畜生道的眾生念佛,阿彌陀佛都有能力,把他度到西方極我們從《凈土聖賢錄》知道,有九官、八哥、鴝鵒、白鵝,這種畜生的眾生念佛往生。我們也從《凈土聖賢錄》知道,有鬼道的眾生念佛往生,甚至有地獄道的眾生念佛往生。所以法藏菩薩的願力非常的廣大,三途的眾生如果也能念佛往生,我們人道的眾生,難道念佛不能往生嗎?當然能首先你要問自己,這件事是不是你真的喜歡,真的渴望,而且應該做的。倘若這件事對你而言做也行,不做也行,你是很難把心全然投入其中的;倘若這件事對你而言非常重要,不做不行,不做你就茶不思飯不想,無法攀越過去,這時候你的心才能完全落在這件事情上。當然,這是一般人的想法。而真有思想境界的人、忘我的人,做事是沒有目的,無論這件事對他是否有利,只要他人需要,他就會全然地投入。為自己的需要而做,是一種「境界」;為他人的需要而做,而且用心去做,是另一種境界。這兩種境界是決然不同的。前一種「境界」是自私自利的,是為自己的所需所求而做。後一種境界才是真正的境界。要想把心全然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上,一是你急需而且必須做這件事,不做不行;二是你的思想境界要達到一定的高度——無所求 前一種境界,你會做得很累;後一種境界,你會做得輕鬆自在而洒脫。但無論是哪一種,你都必須做到人與事完全融為一體。否則,你人在此,心不在此,就無法以全然的力量與這件事融為一體,你就得不到圓滿的結果,你的思想境界也得不到質的飛躍與提升
根據記載
佛陀在講法時
有一次遇到外道來干擾
黃財神出來護持聽佛法的眾生
使得眾生安然無恙
於是佛陀囑咐黃財神
在後世要繼續護持眾生
黃財神發願後世
護持眾生不受貧窮、衣食豐足
就指葉福備居士,你如果能夠照我所說的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菩薩!這段話,你若決定去做,就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所以諸位女眾菩薩,妳回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轉女眾身為丈夫相,實在是太好了。所以男眾菩薩一天若念佛一萬聲,女眾菩薩一天念佛就要二萬聲知不知道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蓮華化生」,任何眾生,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大丈夫相,實在太好了。一從蓮華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我們人間出生嬰兒小孩這樣慢慢長大成人,不是這樣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想到西方極樂世界環境這麼殊勝,我們就會很想念佛求生凈土,是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煩惱,西方極樂世界,縱然你妄想沒斷盡,也不會起現行,西方極樂世界無惡緣令你造業,所以諸位菩薩你要回去嗎?要的人請鼓掌(鼓掌「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你看印光大師都講,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的容易,祖師跟我們開示的,相信是事實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因就是念佛。往生西方之後,見到大慈尊阿彌陀佛,聽阿彌陀佛在七寶講堂說法,當然福慧圓滿、神通自在、圓滿菩提,所以怕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怕不會成佛是不是?當然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這段話是印光大師對凈土法門的讚歎,確實印光大師讚歎得沒錯。因為所有一切法門,若和念阿彌陀佛法門做個比較,念阿彌陀佛是容易起修,因為容易,所以往生簡單、穩當,對我們解脫生死當然就是超勝,而且功德最大,了辦生死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速,當然功德最大。汝且莫聽別人話,自可得此最勝益」,最後是印光大師對葉福備居士的勉勵,(三)復葉福備書不要聽人家不正確的話,退失念佛心,要好好一心修持凈土法門。印光大師為了要幫助葉福備居士決定解脫往生西方,所以最後跟他殷切地叮嚀交代。諸位!這段文早晚讀幾遍,好不好?而且認真去實行好不好?好,一心念佛,照印光大師的開示去做,我告訴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絕對有你的份。時間到了向諸位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這四句法語,確實很值得我們念佛人牢記在心。法藏菩薩誓言,我將來如果成佛了,我的佛名要叫做無量壽,眾生如果聞信稱念我的名號,通通來往生我的國土之中。從法藏菩薩的誓願,我們就可以知道,法藏菩薩用名號要來度眾生,是希望十方的每一個眾生,通通念佛往生他的凈土世界。對不對?對。那法藏菩薩是古佛所示現的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薩,既然用名號要度盡十方每一位眾生,那法藏菩薩的智慧,當然十方的眾生有的根器很猛利,可是有的根器卻很下劣,有的人念佛能念到證悟念佛三昧,有的人念佛不但沒有辦法證悟念佛三昧,而且不管佛號念了多少年,內心還是妄念紛飛。難道法藏菩薩不知道我們就是這樣下劣的凡夫嗎?當然知道。既然知道還發這樣的誓願,要以果地的名號,令十方眾生聞信稱念,通通救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換句話說,聞信名號而念佛的眾生,如果有人念佛,一邊稱念一邊打妄想,阿彌陀佛有沒有能力救得了他?當然有。因為這樣的誓願已經完成了。從法藏菩薩自己所發願立名,成佛的佛號叫做無量壽佛,我們也可以知道,法藏菩薩成佛了,要以佛號救度眾生,實在講是非常的簡單,非常的容易,非常的穩當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無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蓮華化生,一從蓮華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汝且莫聽別人話,自可得此最勝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這一點我想大家有心,可以做得到。為人一定要很謙虛,不要貢高我慢。念佛不要比什麼人念得多,生出我慢心,「某某人!你一天念佛多少?」「我一天念佛三聲。」「你太懈怠了,我念佛一天三萬。」這樣的心好不好?不好。念佛念得多是好,但是你把念得多來勝他人,起驕慢心,這一種心是不好的,要捨去,要認為自己工夫很淺,認為自己修行很差,稻穗越飽是越低垂對不對?當然只管自家,不管人家,」這兩句話跟著我讀一遍,「只管自家,不管人家,」管我自己就好,不要一天到晚拿佛祖那把尺,在量別人管別人。「你這樣不如法,你這樣犯戒,你這樣不對」,一隻指頭指別人,四隻指頭比自己,管好自己就好,自己管好,只管自家,不管人家。你肯做,了不起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個用國語說一遍,來跟著我讀一遍,「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如果我有九十九點的優點,有一點的缺點,請問諸位在家菩薩:「你要看我九十九點的優點,還是看我一點的缺點?」這樣是不是我有很多優點讓你說對不對?如果你說我的優點,我就會很歡喜,當然我就是內心沒有如如不動,才會起歡喜心,但是如果你說我的缺點,我就會傷心難過,甚至你說我一句,我就說你兩句,這樣互相就對立紛亂,是非就越來越多,道場就慢慢的衰敗對不對?道場是非多信眾就不來了,為什麼?人家聽到道場的是非,對三寶失去信心,所以不願意親近三寶,你整天到晚在批評,某某法師、某某法師,人家聽到你在批評某某法師,他對這位法師的印象就不好,所以這個法師講經的法緣,就會不好,那間接毒害眾生的法身慧命,對不對?這罪過無量。所以學印光大師,只看別人的好樣,只看別人的優點,縱然他的優點只有一點,就看他那一點的優點,看別人的優點你會快樂,看別人的缺點你會痛苦。所以你只要肯做,自然就能和阿彌陀佛的佛心相應。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將一切眾生當做是菩薩,所以我稱呼你們是在家菩薩。諸位菩薩,我都是這樣稱呼大家,我把大家看做菩薩,學習印光大師所開示的法語,大家一起來做好不好?把妳的先生看做菩薩,把你的太太看做菩薩,把你的兄弟看做菩薩,把你的姐妹看做菩薩,甚至把你的孩子看做菩薩,你一定會對他們很好,會景仰他們、會善待他們,會對他們恭敬客氣,當你對待他們這樣好,他們會對你好嗎?(眾答「會」)。你的人際關係就好,慢慢學習好不好?從今天開始,將所有周遭的每一個人都當做是菩薩,他是菩薩我要尊敬他、我要學習他、我要讚歎他、我要效法他。他有缺點,這是菩薩在做一面鏡子警告我,我不要像他一樣做壞;菩薩若做得真好,他就是在鞭策我,這個菩薩行為這麼好,我要向他學習。所以將一切人當做是菩薩,將自己當做凡夫,你就自自然然內心越謙卑、越柔和,那當然你念佛,跟阿彌陀佛的願心就更能相應,對不對
今日
末學與師兄一起共修
黃財神菩薩心咒
願持誦者
迅速得到黃財神菩薩的加持、感應
一切苦難都驅除
得富貴滿門 家族興旺
此條輕戒又稱「開性罪」,是在特殊情況下對某些「性罪」戒條的開許。「性罪」一般指「十種業道」,即:屬身的三業:殺、(殺生即為犯性罪,下同。) 盜、淫,;屬口的四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屬意的三業:貪、嗔、痴。但無論何種情況,只能開許前七條,屬意的三條不能開。另外,出家菩薩(受了出家戒的大乘行者) 無論如何,殺、盜、淫是不能開的。即便是在家菩薩,要開性罪,是有嚴格的要求和條件的,分述如對於性罪的開許,是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處理,並非一貫的行為,所以,他必須是一個 戒律 清凈的 行者,他的慈悲心很強,時時把別人的利益放在前位,或者是得證見道、三昧禪定的「清凈意樂」法,他的出離心很強,了脫的慾望就像逃離火宅、 遠離糞穢一樣,他的所做所行」,表裡如一,不愧諸佛現量證知,如果為利益他人,可以善巧地開許「性罪」。但是,他得到一定的量:如果一個人把殺其它人的生命看得比殺自己的父母重,這是開殺戒的量;如果一個人把偷盜他人的財物看得像打碎自己的肢體吸血髓一樣,是開盜戒的量;視女子相觸就像糞物沾身一樣,是開淫戒的量;因為救他人的極大苦痛才能開許妄語;因為要讓行人遠離惡友可以作兩舌離間;因看到行人遠離了正道,而行非理之行,可以對其進行惡口呵責;若為引導眾生得到更大利樂,可以開許若為救度眾生苦難,或欲為眾生帶來更大利樂,在慈悲心的攝持下,所做這種解脫心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就進入上士道的修行。上士道不僅僅是自己希求解脫,而且看到一切如母眾生仍在受苦,希望他們也得到解脫,所以要發大願、發大悲心、發菩提心,如同《入菩薩行論》寂天菩薩講的自他交換法 ,所有眾生的業障、痛苦、災難、疾病、煩惱等在呼吸的時候化為氣,吸入自身,由自己來承擔;而我自己的幸福快樂、以及從上師三寶那裡得到的加持等,化為氣呼出去給眾生享用,乃至他來談論事,詢疾、慶慰、作請問。驕慢、嫌恨、懷恚惱,酬對、發言不稱理。是名有犯亦稱染。2、若非煩惱由懶怠。忘念、無記犯非染。3、身遭重疾心亂狂。睡眠他方生覺想,為他宣說論抉擇。屬耳聽法他談問,為欲將護說法心。或欲方便調服彼,僧制、將護多有情。不作酬答而無犯,能障將護他如果有人來與你「談論事」,或者你是醫生,他來問病,或者因為你有小癢,他來「慶慰」你,或者作其他事情的「請問」。你若因看不起對方而生的「驕慢心」,或和對方曾有過不愉快而生的「嫌恨心」,或認為對方打擾了你而生的「恚惱心」,對對方做了敷衍的「酬對」、不合義理、情理的「發言」答對等等,即犯此戒,而且是「染污的犯唯識宗》說:「識有鏡無」,一切的顯現(現象)稱為「唯識」,一切的未顯稱為「種子」,已顯現的現象(唯識)又會同時熏染種子。佛教講的「串習」、「習性」、「習氣」、「天性」「天賦」,原理即出於此
願今日見聞者
皆得黃財神財神護佑
財富盈門 善財滿滿
※感動全世界!中國第一家免費寺廟養老院,頂禮瞻仰,感恩讚歎,福德無量!
※新年新氣象,萬人迎佛接福,可得無量福報!帶來一整年的福氣滿滿、財源滾滾……
TAG:向菩薩祈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