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港劇的「等待戈多」:內地、年輕化和視頻網站「救世主」

港劇的「等待戈多」:內地、年輕化和視頻網站「救世主」

與內地的合作在一定層面上加速了香港影視製作方針的轉換,它同時也導致了劇烈的不穩定性和不安全感——香港影視產業過去熟悉的生產模式、自我定位、和競爭策略,全部需要推倒重來。在這種前提下,「復興」註定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

作者 | 黃雲騰

香港再次成為中心的高光時刻是在2018年3月。新一輪的力量來自內地的互聯網世界和三大視頻網站。「對於TVB來講,我們需要的是更大的市場、更大的觀眾群,去讓我們質量提高。這是我們必須要把握的東西。」 TVB節目及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說,這是TVB選擇和內地視頻網站合作的初衷:振興香港影視產業,實現新一輪的內容輸出。

這種願望更加強烈的展現是在今年的香港國際影視展上。優酷與TVB、TVBC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劇系列」,《大帥哥》、《跳躍生命線》、《是咁的,法官閣下》、《兄弟》、《危城First Lady》等多部劇集將在內地香港同步播出。另一方面,邵氏影視與優酷打造的超級劇集《飛虎之潛行極戰》將在4月份在優酷播出,這部劇也是TVB劇集《飛虎》多年後的系列重啟。

港劇的「等待戈多」:內地、年輕化和視頻網站「救世主」

如果說過去幾年,與內地的合作在一定層面上加速了香港影視製作方針的轉換,它同時也導致了劇烈的不穩定性和不安全感——香港影視產業過去熟悉的生產模式、自我定位、和競爭策略,全部需要推倒重來。「香港近幾年製作的成本高了,藝人的成本也高了。」杜之克說,「我們怎麼樣來安排這些,在提高集量的前提下,控制好成本。但是這個是不穩定的。」

「復興」註定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這取決於資本和觀眾能否對香港影視產生認同感。「TVB每年最少做23部劇,這23部劇我們需要提取內容上和內地相對應的,每年有三四部吧。」杜之克說,「將來發展下去,我覺得重要的不是量,二是我們怎麼樣去跟內地的觀眾打交道。這個是對我們最重要的。」

港劇的「等待戈多」:內地、年輕化和視頻網站「救世主」

棋子

這次合作是TVB與優酷過去合作的延續。從2013年開始,這家老牌的香港影視及節目製作中心通過戰略合作、將大部分劇集版權授予優酷,「之前還沒有同步的時候,大部分接觸TVB的用戶都還是使用優酷。「優酷劇集版權監製李基業說,前期合作的基礎和結果成為這次合作的基礎。「我們覺得應該將這個做下去。怎麼來提升觀眾的感觀體驗。」

優酷的確是TVB版權引進後的最大受益者。2014年、2015年,優酷站內TVB劇集播放量均超過100億。經過過去幾年發展,網路視頻用戶達到5億,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忠實的香港影視觀眾。

這次合作,優酷將引進12部TVB新劇獨家播出,雙方的合作模式也從單方面的版權採購延展為平台間的戰略同步。

港劇的「等待戈多」:內地、年輕化和視頻網站「救世主」

「主要的分別在於這一次是兩個品牌的合作,這一點是不一樣的。」杜之克說。和以前的合作模式不同,TVB這次發布的12部新劇中已經確定有5部劇集會在內地香港同步播出,包括張衛健擔綱的《大帥哥》和王浩信主演的《兄弟》。「像我們之前有接過定製劇,定製劇它是某一個題材某一個製作來講。而這一次我們的合作是兩個平台,讓發布的劇同步起來。」

香港影視產業在過去幾年更多成為內地視頻網站戰略布局的一枚棋子。例如,TVB在過去幾年與愛奇藝、騰訊視頻都達成了項目上的定製合作,《使徒行者2》、《溏心風暴3》在一定意義上都是這種合作的典型體現。

優酷的合作模式被視為集平衡和內容補充為一體的解決方案。「照顧原有的大陸市場的觀眾他們對TVB的這種期待、認知和傳統意義上的感觀」。《是咁的,法官閣下》和《跳躍生命線》都是內地觀眾所熟悉、TVB最為擅長的職場劇集。與此同時——和從前一樣——雙方合作仍然處於試錯階段。優酷與TVB的合作止步於版權獲取層面。「還是基於TVB傳統上的IP,還有傳統的風格」。

另一方面,作為影響幾代內地觀眾的內容品類,港劇的戰略意義在視頻網站競爭的大環境下要更加明顯——這種作用力往往呈現出相互狀態——港劇需要視頻網站打開內地市場,而視頻網站需要港劇立住足夠多的內容品類。

優酷和邵氏影視製作的另一部港劇《飛虎之潛行極戰》已經確定將在4月6日上線。這部投資過億的港劇由黃宗澤、吳卓羲主演,樂易玲擔綱監製,也已確定在優酷上採用會員付費播出。

港劇的「等待戈多」:內地、年輕化和視頻網站「救世主」

除去符合平台超級劇集的戰略布局,《飛虎之潛行極戰》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新一輪視頻網站競爭的升級、以及香港影視所能獲得的想像空間。「

港劇的「等待戈多」:內地、年輕化和視頻網站「救世主」

「非常清楚的方向」

不過,由於政策限管與兩岸文娛產業發展的不同步,香港影視重建輝煌或許要顯得更加困難。「一部分劇我們儘快把它們安排做成同步。」杜之克承認,為了這次實現同步播出,TVB需要「先把後期做好,邊送審,送審之後選擇一個時間同步播出」。

至少對於電視集團而言,穩定的內容排播屬於基本要求,這一策略落實註定更有難度。「這個方面是需要我們有一些工作要做的,我們要將所有的工作提前完成。」杜之克說,「這是一個十分大的工作量。我們剛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落實這個。」

此外,香港影視在內地市場正在經歷被重新考核。這道關卡來自於日漸多元的年輕群體和互聯網用戶。在港劇離開內地電視屏幕的幾年裡,美劇和韓劇、甚至是更小眾的泰劇登上熒屏,內地的網劇也獲得了長足進步。

視頻網站的競爭加速了香港影視的生產力提升,同時也讓香港影視所處的產業鏈位置被再次重構。相比電視台或傳統媒體,視頻網站有著更強的盈利需求和商業化向心力。李基業承認,「實話實說吧,我們這次還是很期待(拉新數目)有一個新的提升。」

TVB當然也在年輕化。「我們的整個製作體制在改變在往前推。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更多年輕的製作人年輕的編劇,我們也在培養新一代的編劇。」杜之克說。去年播出的《盲俠大律師》啟用了王浩信、李佳芯和蔡思貝一批內地觀眾眼中的「新面孔」,這部劇集在內地收穫了7.8的豆瓣高分和兩季過億的點擊量。

不過,TVB並沒有在尋找平衡點上有過多嘗試。一年製作的港劇中可能只有一半可以做兩岸同步播出。「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做出一些好的港劇,在製作上、編劇層面、演出的層面上,需要改進,需要進步。」杜之克說。

理解年輕人仍是香港影視產業需要面臨的大考。面對已經呈現巨大差異的市場環境、和割裂的文化傳統,香港影視產業需要顯示出更多決心和執行力。「只有將質量提高上去,我們才能真正的做好做大。這個是我們想的一個非常清楚的方向。」

李基業也承認,這是一個目標明確但長期的過程。「在看待兩個市場的需求上,我覺得還是先加強溝通吧。而且我相信,在未來的這種全球化的環境下,雙方的這種文化上的溝通差距會越來越小,在慢慢的合作中一定可以摸索出一些新的方法。」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