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糧改飼」試點繼續擴大規模,2018年要增加1200萬畝

「糧改飼」試點繼續擴大規模,2018年要增加1200萬畝

連續三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糧改飼」試點,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成效。

3月22日,在2018中國青貯飼料大會上,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連貴稱,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糧改飼」試點區的肉牛存欄增加4.5%,母牛增加0.4%,肉牛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從2015年開始,農業部在全國30個縣試點「糧改飼」,以全株青貯玉米為重點,推進草畜配套。2016年又進一步擴大試點,增加到100個縣。截止到2017年底,總共完成了糧改飼面積1334萬畝,超額完成了年度績效目標。劉連貴說,從總體來講,2018年的「糧改飼」試點工作和2017年是保持穩定的。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任務是1200萬畝,比去年增加200萬畝。

值得關注的是,青貯玉米作為新興產品,也為種業帶來了機遇。2017年全國青貯玉米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2000多萬畝,據測算,在不久的將來,我國青貯玉米面積會達到6000萬畝到1億畝。

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稱,要高度關注青貯玉米產業發展的需求。

為什麼要「糧改飼」

之所以要進行「糧改飼」種植結構調整,一方面是玉米供求過剩,面臨調整;另一方面則是我國優質飼料缺乏,每年需要大量進口。

農業農村部開展「糧改飼」試點,主要引導種植全株青貯玉米,同時也因地制宜,在適合種優質牧草的地區推廣牧草,將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奶罐+肉庫」。從2015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這一政策措施。在隨後的兩年中,均提出繼續推進和擴大「糧改飼」試點。

據統計,每年我國玉米消費量的60%以上都用作飼料。傳統的飼餵方式是將玉米籽粒和秸稈分開處理,而全株青貯玉米,則是將玉米籽粒與秸稈一起製作成青貯飼料。與全株青貯玉米相比,傳統飼餵方式提供的營養物質總量和生產效率都低了不少。

從種養業的區域布局來看,目前草食畜牧業主產區很大一部分與我國玉米等糧食主產區相吻合,也與我國調減玉米種植的「鐮刀彎」區域有很大重合。在這些地區發展全株青貯玉米,可以有效減少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優質飼草料供需缺口,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從食品安全形度考慮,有專家認為,廣義的糧食安全必須考慮到畜牧業飼料。這是由於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很大調整,居民對肉、蛋、奶的消費量更高,也就意味著對飼料的需求更高。因此,將糧食、經濟作物的二元結構調整為糧食、經濟、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不會削弱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上述大會上,陶氏杜邦農業公司大中國區總裁黃田強稱,當下中國食品和糧食安全所面臨的挑戰是,消費者對食品品質要求急劇提高和數量要求急劇增長。飼料原料,特別是高品質粗飼料的市場需求急劇增加。然而,由於整體行業經驗不足、專業化水平有限,當前中國高質量粗飼料供應滿足不了需求。

他提到,行業的共同目標就是要順應市場需求變化,消除無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統籌調整糧經飼發展,從而使供給和需求有效對接,實現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讓種植戶看到種植青貯的盈利機遇,幫助牧場提升奶品品質、降低成本,為產業鏈各個環節創造足夠有吸引力的盈利模式。

經過三年的「糧改飼」試點,地方也創造了一批可複製可借鑒的經典模式。

劉連貴提到,比如,種養一體化模式。養殖場發揮一體化經營優勢,集中連片種植玉米,將牛羊糞便還田,實現了草畜有機結合,保證了優質飼草料常年均衡供應。試點區種養一體化經營比例達到了36%,其中內蒙、遼寧、青海等省份超過了60%。再比如,養殖企業加新興農業經營主體的合作模式,根據養殖的需求養殖企業與種植戶或者是種植合作社簽訂飼草料收購協議,構建了互惠互利的利益連接機制。

機遇和困難

「糧改飼」工作惠及了很多的農牧民。比如,增加了農牧民收入。種植青貯玉米比種植籽粒玉米每畝增收302元,同時減少了農民的耕作投入,促進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增加了農戶收入。

再比如,促進了牛羊養殖增產增效。種了青貯玉米以後,提高了飼料乳蛋白等質量指標,縮短了肉牛肉羊出欄時間,降低了飼料成本,2017年肉牛繁育的飼料費用得到同比下降。

而且,試點地區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到2000多家,專業收儲企業達到7%,耕種收儲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幅提高。

作為由種植業轉向服務畜牧業的新興產業,青貯玉米也為種業帶來了機遇。

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提出,2016年到2020年,以養定種,根據養殖生產布局和規模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等優質飼料,逐步建立合理的糧經飼三元結構,到2020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5000萬畝,青貯玉米面積達到2500萬畝,飼草面積達到9500萬畝。

張延秋稱,目前我國奶牛存欄1500萬頭,肉牛約9000萬頭,如果全部喂青貯玉米,按照3畝飼餵一頭奶牛、4畝飼餵一頭肉牛,需要種植青貯玉米2.25億畝,潛力如此之大。不過,也要清醒認識到在青貯玉米方面,中國與國外存在的差距。

他提到,中國青貯玉米起步較晚,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在品種上還是在品質、資源上,都存在較大的差距。考慮到中國青貯玉米產業發展的需求潛力巨大,因此,需要中國種業企業瞄準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要求,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在創新種植資源和品種培育上下功夫,培育出優質高效青貯玉米新品種,為推動青貯玉米產業和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連貴也認為,「糧改飼」實施過程當中也面臨著困難和問題。比如說,青貯飼料收儲季節性強,國產中小型機械效率比較低、效果比較差,影響收穫進度和青貯玉米的品質。進口大型收穫機械效率高質量好,但是價格也比較高,同時也不享受政府的補貼,導致全國機械化收儲能力應該說還是不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再現過山車行情,數字貨幣經歷「狂野」周末
朱光耀:數字經濟發展給稅收征管、反洗錢等領域帶來新挑戰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