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Uber致死首案刷屏後,你看到的是巨頭們的豪賭還是新時代的升起!

Uber致死首案刷屏後,你看到的是巨頭們的豪賭還是新時代的升起!

這兩天沸沸揚揚的「Uber撞人事故」,是全球首例自動駕駛致死事件,一時間引起了國內外的很大震動以及媒體和民眾的高度重視。公眾除了為死者惋惜和對責任判定的關注外,還有很多人紛紛了表達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擔憂,頓時關於自動駕駛的安全疑雲再度籠罩,支持者與反對者們的論戰經過發酵仍在不斷升級,確實值得行業對「自動駕駛」領域進行深刻的反思。

Uber致死案事件回顧

在美國當地時間18日晚上10點,叫車服務巨頭Uber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亞利桑那州坦佩市郊區路段,撞死了一名49歲橫穿馬路的女性行人。

對此,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馬上展開了調查,隨後Uber也宣布,將積極配合警方的調查,並且暫停北美地區所有無人車的路測,分別是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匹茲堡、舊金山市和加拿大多倫多四個城市。

據Uber的車載視頻顯示,當時遇難女子情況是:該女子在夜晚推著裝滿塑料購物袋的自行車,由於未按指示通過人行道違章過馬路,並且從黑暗的中間地帶突然走到了車道上,導致被 Uber測試車撞倒,送醫搶救後死亡。

當時 Uber自動駕駛測試車的情況是:事故的Uber無人車是改裝過的沃爾沃 XC90 SUV,該車添加了Uber 自主研發的軟體系統:包括激光雷達、相機在內的感測器等。事故車當時正處於自動駕駛模式,駕駛時速61km/h(路段限速56km/h),而且車上配備了一名工程人員但沒有剎車減速,而且,因為事發突然,司機宣稱對本次事故的第一反應就是聽到碰撞聲。

那本次到底是誰的責任?雖然,目前美國警方的調查還在進行中還未有最終結論,但經過目前初步調查,當地警方稱事故責任方或許不是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觀看車載錄像後,我們發現無論哪種模式(自動駕駛模式以及人類駕駛模式),本次碰撞都難以避免,因為受害人是從暗處突然闖入機動車道。」但還未明確Uber無人車是否完全無責。

自動駕駛還有未來嗎?

我們必須承認,經過這次嚴重的事故,令整個自動駕駛汽車行業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也將面臨重大考驗。而且在羊老濕看來,無論最終事故的責任方到底是誰,對自動駕駛行業都會收到負面的影響。

是經過本次撞死事件,甚至讓很多人質疑起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未來,但是,Uber這個並不是總有效的「系統」也確實向我們敲響了警鐘。但這也並不意味著要因噎廢食,從而一票否定「自動駕駛」的未來。

首先,自動駕駛的進程不會停止也不可逆,科技進步的車輪也不會因此而止步。「自動駕駛」技術的未來潛力是巨大,是科技發展的方向,也是全球汽車廠商、互聯網巨頭布局的重點,甚至也已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領域。雖然目前自動駕駛的技術確實還需要完善,但如果過度苛求這本就不完美的技術來表現得完美,就顯得有點強人所難了。

需要說明的是,我絕不是為Uber來開脫洗地的!接下咱就要說說Uber這個不靠譜的「壞小子」,從創立至今,野心勃勃的Uber早已是劣跡斑斑,Uber為了竭盡生存和快速擴張可謂是相當激進和出格了。

激進的Uber

2015

開始發展L4,因起步較晚,直接收納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50多名研究員

2016.8

收購無人卡車公司Otto,並陷入與谷歌的專利紛爭

2016.12

路測車沒有註冊登記並加州闖紅燈,且一度拒絕登記,並轉投向自動駕駛管理更為寬鬆的亞利桑那州

2017.2

谷歌Waymo起訴Uber,指責其竊取了Waymo的激光雷達技術,最後支付0.34%的股份並承諾不再使用竊取的技術獲得諒解

2017.3

在亞利桑那州,一輛 Uber 無人車發生側翻

然而,這個讓人十分頭疼的激進分子,在自動駕駛領域實力如何?事實上他確實算不上業內優等生代表,甚至連中等水平都達不到。一份來自Navigant Research的自動駕駛研究報告就對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作出了排名,越靠右越靠上,說明企業的技術實力也越強,從下圖看來,Uber僅位列於行業的第三梯隊。

由此看來,Uber確實在自動駕駛行業技術領域確實不咋樣,但並不能就此否定自動駕駛行業,也不能證明這個技術領域就不安全。

以目前行業」優等生「代表谷歌的 Waymo為例,谷歌研究無人車至今已經差不多10年了,前陣子Waymo就宣布他們的無人車實測里程已經達到了500 萬英里(800 萬公里),摺合下來的距離相當於繞地球200圈,更值得一提的是,沒有發生過撞死事故!所以,那些認為自動駕駛沒未來不安全的同志就不要危言聳聽,因噎廢食了。

新時代的升起總要沾染鮮血?

說這個話的我不敢苟同,時代確實要發展,科技也要進步,但但沒必要的損害和犧牲我們也可以盡量避免!這次Uber撞死事件就令人痛心,這次的事故就應該要成為我們的經驗和教訓,儘快明確落地合理的監管規則,尋找更完善的發展辦法,但無論何時,商業都不能駕凌於生命安全之上

技術沒法大躍進,行業需要平穩發展。雖然自動駕駛技術還處於很不完善的發展階段,且大部分自動駕駛汽車仍處於L2級高級輔助駕駛階段,要想從輔助駕駛到無人駕駛,整個人類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雖然近年來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有了深度發展,但仍然沒有達到能完全代替人類的程度。這對感測器、高精度地圖、AI晶元、AI演算法、以及深度學習等一系列軟硬體技術要求都極高。

那怎樣的進度比較合適呢?有專家認為:「現主攻L2級,2025年之前L3,應該是更靠譜的商業化選擇」。

其次,還要重視技術安全性,合理量產進度。傳統汽車製造企業都有自己的汽車實驗場,以便進行車輛速度、可靠性、性能等一系列的先期測試。因此,羊老濕認為「自動駕駛」同樣不應過早進入城市道路進行路測,應要求自動駕駛企業在進行足夠的場地實驗後,再允許其進入封閉道路進行無人駕駛,最後才能進入城市路段,從而減少目前社會公眾所承擔的風險。

另外,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同樣不可操之過急,尤其是對於目前我國部分技術還不完善的企業,除去與國外先進代表們的技術差距之外,我國還有著比國外更加複雜多變的交通場景,因此,對於目前紛紛著急公布量產時間表的國內部分企業,而且還基本都集中在2020-2025年之間,還有更超前的「百度」則直接將量產定在了2018年,就是今年了,我只想弱弱地提醒一句:咱才研究了短短几年就量產,會不會有點太急功近利了?

羊老濕認為自動駕駛確實是未來,但是對待自動駕駛我們需要更加腳踏實地發展技術和落地技術,要充分尊重技術的客觀發展規律。最後的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堅持夢想,謹慎前行」!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只是看上去很美?喧囂過後再評蔚來ES8的熱鬧開局
榮威RX8再爆預告圖 全地形SUV望年中上市

TAG:太平洋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