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松錦大戰—明軍再次丟師棄地,遼東防禦體系陷於崩潰

松錦大戰—明軍再次丟師棄地,遼東防禦體系陷於崩潰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林小靜

崇德四年(1639年)到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明朝與後金之間爆發了松錦大戰,這場戰役以後金勝明敗而告終,後金奪取了山海關外的錦州、松山等要塞,為後來入關開闢了道路。這場戰役之前,雙方曾打了一場薩爾滸戰,這場那場戰役第一次改變了雙方的實力對比,從此後金從防禦轉向了戰略進攻,而松錦之戰的勝利更是讓後金牢牢佔據了主動權。

明朝在薩爾滸之戰中遭到慘敗,由此從戰略進攻轉為了防禦態勢,並退至遼河以西地區,遼西地區是山海關的最後一道防線,明軍退守至此後,遼西便成為後金的直接攻擊目標,因此遼西地區的防禦成為關鍵。明朝內部就遼西的戰守問題存在激烈的俄爭論,以高第、王在晉一派為代表的大臣建議棄守遼西,退守山海關;另一派力主保衛遼西,以袁崇煥、孫承宗等人為代表,最終明廷決定派兵力保遼西。此時的後金自寧錦之戰慘敗後改變了策略,一方面發展生產,休養生息,另一方面出兵朝鮮和蒙古等地,以斬斷明朝的羽翼,衝擊寧錦防線。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面對後金兵力的威脅,明廷任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以隨時為遼西地區作支援。

松錦大戰

皇太極的最終目的是要定鼎中原,因此必須突破山海關這一要塞,要奪取山海關,必須先佔據關外八城的錦州,錦州作為寧錦防線的重要環節,是京城的一道屏障,因而雙方都布兵錦州,開始了一場爭奪錦州的大戰。從崇德四年(1639年)開始,松錦大戰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後金軍隊圍困錦州。剛開始皇太極採用派兵強攻的戰略,但錦州城防守固若金湯,因此屢攻不破,「先鋒迫城者,多致折傷」。後來皇太極聽取漢官的建議改強攻為圍困,一方面派鄭親王濟爾哈朗率軍將城東、城西、城北各處的莊稼全部收割,以斷城中明軍的糧食來源;另一方面駐紮屯田,且不斷增派軍隊,「外築土城,且挖坑塹」,作長久圍困之打算。事實證明,皇太極的這一策略效果十分明顯,城外的清軍蓄足精神,城裡的明守軍卻無法自給,軍心渙散,為後來的潰敗埋下了因子。

松山之戰經過圖

第二階段是松山決戰。前期清軍圍困錦州城外,城裡的明軍為謀生計,不得不選擇突圍出逃。為了徹底擊潰明軍,皇太極親自趕赴錦州前線,他在洞察明軍首尾不顧的弱點後,並預測了明軍的出逃路線,實行了四面設截的戰略,匆忙突圍的明軍在途中遭到早已設伏的清軍,死傷慘重,據記載此次明軍共死五萬多人。

第三階段是錦州失陷,自逃亡松山的明軍被擊潰後,清軍並集中精力攻打錦州,皇太極特地派鄭親王濟爾哈朗、貝勒杜度等人圍守錦州,同時派郡王阿達禮等人圍守松山,以切斷明軍的出路。松山被攻破後,錦州也搖搖欲墜,士氣大盛的清軍很快就攻進了錦州,祖大壽率余部獻城投降,清軍進城後,大肆屠戮百姓、劫掠財物。至此,持續了兩年多的松錦決戰以清軍大勝、明軍慘敗結束,戰役的結果是清軍佔領了關外四座軍事要塞,對山海關形成了包圍之勢,為清軍的入關打下了基礎。

皇太極畫像

松錦大戰明軍所以大敗,雖然與雙方採取的策略有很大關係,但本質原因仍在於明廷的政治腐敗,表現為盲目催戰、督監不和、將官畏死等方面,即便有洪承疇等大將指揮守城,也難以避免慘敗的結局。

參考文獻:

李鴻彬:《論明清松錦之戰》,《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6期。

孫文良、李治亭:《論明與清松錦決戰》,《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5期。

李鴻彬:《皇太極與松錦大戰》,《史學集刊》1987年第2期。

陳涴:《第十三講:清興明亡的關鍵大戰——松錦戰役》,《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7——遼海講壇》,2009年。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多倫諾爾會盟有何影響?康熙為何要發起此次會盟?
清代的馬政制度是如何確立的,推行狀況如何?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