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著屬於我們民族的記憶
近日,記者走進黃山市檔案館,
找尋那些檔案中的民族記憶。
1945年8月15日正午,
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
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請降。
9月2日上午9時,
正式舉行了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簽降儀式。
一份珍貴的日本投降書
在市檔案館特展室內,放置著一份當年日本投降書(高仿品)。在檔案袋內,裝著當時投降書的全文、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及歷史照片資料。這份珍貴的歷史資料,是由我市原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王郭培捐贈給市檔案館的。王郭培介紹,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應邀參加,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連戰一行時,連戰將日本投降書(高仿品)敬贈給習近平總書記。
王郭培告訴記者,這份日本投降書(高仿品)是南京市政府的負責人到黃山來時,將它作為紀念品送給黃山管委會的。「當時我的兒子負責接待,也得到一份,他覺得我比較喜歡這方面資料,對歷史等比較感興趣,於是就把這份日本投降書送給我。」收到這份日本投降書之後,王郭培有了一個想法,他覺得這份資料很珍貴、很有意義,「如果放在我家中,這個資料所發揮的影響會比較小,放在市檔案館保存價值和社會效果會更大。」於是,王郭培選擇在2017年12月3日國恥日當天,將這份日本投降書贈送到了市檔案館。
王郭培說,這份日本投降書記載了當年日軍投降的歷史,意義重大,不僅填補市檔案館抗戰相關文件的空缺,對市檔案館館藏是個極大的豐富,展出之後,對學生、青年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是國人之驕傲,鎮倭之寶物,希望後人能牢記歷史、珍視和平。」
《徽州日報》記載可歌可泣往事
根據《休寧縣誌》記載,《徽州日報》於民國21年10月10日創辦於休寧縣屬屯溪鎮。董事長章錫驥,社長曹霆生。該報屬民營,民國38年停辦。
在市檔案館中,保存著部分《徽州日報》原件。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張春平時負責編輯整理徽州歷史及解放前的歷史檔案資料,去年,張春花了大半年時間,將解放前所有《徽州日報》上的標題錄入文檔,於他而言這段歷史他比較熟悉,對有些事件印象則相當深刻。
「通過對解放前《徽州日報》標題的整理,可以看出當時在徽州,共產黨人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張春告訴記者,雖然當時《徽州日報》是由偽政權控制,但在當時的報紙新聞中,記載了很多報道,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共產黨員的品質氣節。張春回憶說,有些報紙原文敘述,共產黨員在被抓捕過程中進行了英勇的反抗,有些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他的印象中,這樣的報道有好幾起,閱讀時,對先烈們的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根據各地縣誌及相關資料記載所作不完全統計顯示:整個抗戰期間,從1937年至1944年1月,日機轟炸徽州的績溪、屯溪、休寧、歙縣、黟縣、祁門、太平等地達80次以上,先後出動飛機260架次以上,炸死903人,傷420人,有70人外逃失蹤,數以千計的房屋被炸毀。日機無差別轟炸的目標既針對黨政機關、抗戰軍隊,兵站、後方醫院,又濫炸商號、人口聚集的居民區民居,給徽州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而在日軍轟炸屯溪等地之後,屯溪、休寧等地都有捐款捐物,或是組織慰問團、義賣團,報紙上得到過體現。
記者翻閱《徽州日報》舊檔發現,當時的報紙中不乏有捐款、捐物、義賣等報道,比如在民國28年的報紙中,就有《掩飾軍事失利 寇機肆虐太平郎溪 兇殘手段適足增我抗敵情緒》《救濟難胞募捐遊藝會》《雷鳴劇社捐款百元救濟難民》《某院傷愈將士抗戰情緒極為高漲又有數十人請求歸隊 當地人士開大會歡送》等多篇報道,都表達出了日軍轟炸屯溪等地之後,徽州人民團結一致,強烈的抗日情緒。
不斷激發參觀者愛國愛鄉情懷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館館藏總計237243卷、234707件。檔案館緊緊圍繞愛國主義教育這一主題,從館藏中篩選出百餘件實物、紙質檔案進行集中展示。
依託黃山檔案展示館開展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舉辦了中央檔案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圖片展、城市記憶工程圖片展、抗日戰爭檔案圖片展等;組織開展了「抗戰歌曲說唱會」「道德講堂」等活動。市檔案局與教育局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開設青少年檔案體驗第二課堂,每年有近千餘名中小學師生走進檔案館,參觀檔案館展廳,觀看抗戰主題宣傳視頻,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發展成就等,培養中小學生的愛國愛鄉情懷。舉辦的各種形式主題展覽,年接待社會各界參觀達5000餘人次,較好地發揮了檔案館社會教育功能。
據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檔案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取得了較好社會效益。
※明天驚艷亮相!這座博物館既好看還能吃!
※譚家橋之戰:一部悲壯的革命長歌!
TAG:黃山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