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紙的前世今生

紙的前世今生

上一篇我們說了放馬灘紙地圖,今天我們來八一八紙的前世今生~

我們知道文明出現很重要的依據就是文字,只有有了文字,東家長西家短的歷史才可能有據可依,否則只能是一種文化,比如仰韶文化、紅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可見文字記載是多麼重要。那早年的文字記錄在哪裡呢?在紙出現以前,我國文字記錄載體大概有這麼幾種:甲骨、金石、絲帛、簡牘~

先說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的占卜文字,主要是用來算卦的~商朝是個喜歡占卜的王朝,嗯,一言不合來一卦~

司馬遷的《史記》雖然記載了商的世系表,但是畢竟司馬遷記錄史記的時候距離商朝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那麼司馬遷記錄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甲骨文的出現,印證了史記記錄的可信性,甲骨文記載的商王世系表和《史記》記載基本相同。這也是為什麼國外認為我國的信史時代應該從商算起,而不是夏算起的原因~夏沒有相應的文字記錄被發現。甲骨文也印證了我國最早的可考的文字是出現在獸骨上,也是因為商喜歡算卦,也是因為龜骨耐保存,也算是記錄了一段難得的歷史~

之後就是在金石器上出現的一些銘文,比如我們之前八過的虢季子白盤。金石器作為文字記載的載體缺點太明顯了,它太重了,既不好書寫也不好搬,比如你要是想記點東家二奶奶活了130這種稀奇事兒,你還真是沒錢鑄盤。就算你有錢鑄盤,你也不好顯擺呀,所以金石記錄的銘文,基本記錄的都是大事~

後來,人們又想了一種,那就是絲帛,絲帛倒是輕了,而且好裁好剪好寫,不過絲帛非常的昂貴。

之後,就是記事的主體——簡牘。我國古代記事使用最多的載體是簡(竹)、犢(木),也就是經過處理的光滑的竹子或木片。我國南方盛產竹子,所以簡用的比較多,在北方,則採用柳樹或楊樹為原料的犢比較多。簡牘相對金石來說又進了很大一步,但是簡牘還是太重了,據說當時東方朔給皇帝寫了一封奏摺,用了300顆竹子。給摺子抬上去的時候,累慘了倆個精壯小伙~皇帝看了很久,很久~這沒法不看很久。

到蔡倫創造性的改進紙之前基本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當時的情況:好用的太貴,便宜的難用~

隨著漢朝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欣欣向榮,人們對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要求~張三想寫隔壁二奶奶活了130,李四想寫我家祖上是宮裡流落民間的太子,王五想寫隔壁老王還欠我五百吊~

要說民間對紙的需求是充分性的話,那宮庭對紙的需求就必須是必要性了~蔡倫時期出了一個賢后鄧綏,也正是鄧綏對造紙技術的看重才促進了時為宮庭造辦處官員蔡倫對紙張的大力改進,終於公元105年,蔡倫創造性的改進了造紙術,發明了「蔡倫紙」。蔡倫也因此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我看了一下外文文獻,對這一點基本國外的認知也是相同的,蔡倫是造紙的鼻祖,當之無愧啦~

PS,蔡倫是個太監,有人還嚴謹的考察過說他是個gay。這個其實沒有依據啦,只能說當時蔡倫深得皇帝和皇后的喜歡~我真是抑制不住我八卦的心~

Anyway,蔡倫的造紙術和西漢的造紙術有什麼區別呢?創造性在哪兒呢?我私以為只有一點:蔡倫創造性的採用了廉價的造紙原料,他創造性的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等製造出了更優質的紙~從此以後,紙在中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從網路截了一段原文~

六世紀開始,也就是公元500多年吧,中國人如廁也用上了廁紙,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啊,要知道那會除了中國周邊的幾個國家,都還連紙是什麼樣都不知道呢,而我們已經用來如廁啦~

紙的傳播大概是這樣子的,我直接上圖~

紙的前世今生就這樣八完了,謝謝上一期幫我轉發文字的人,祝你每一天都比昨天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吧啦吧啦變 的精彩文章:

千人千面兵馬俑

TAG:吧啦吧啦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