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考的力量:從《時間簡史》看中國科普創作

思考的力量:從《時間簡史》看中國科普創作

史軍

很多本土科普讀物其實更多是作者自娛自樂的產物,如何找到大眾關注的趣味點,其實是每一個科普作者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自己覺得有趣,就一廂情願地覺得公眾也感興趣,那就錯了。

2018年3月14日,一個影響人類宇宙觀的人,將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天。毋庸置疑,霍金有很多影響世界的理論和學說,但在他的所有工作中,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當屬《時間簡史》了。這本在英國霸佔《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榜237周的書,同樣一直霸佔著中國科普讀物暢銷榜,是名副其實的長銷暢銷書。這種現象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中國原創科普讀物中沒有一本能與之媲美?

「你有時間簡史嗎?」「我哪有時間去撿屎。」這是個經典的段子。

《時間簡史》是一部有顛覆性觀點和認知的著作,完全顛覆了我們之前對時間、空間和宇宙的認識,這些觀點是科普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霍金的視角中,時間是有始有終的,宇宙起源於一次比眨眼速度還快的大爆炸,而在黑洞表面時間竟然會停止,並且這些說法並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建立在很多的證據和推理基礎上的。伴隨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人類認識到這是一個全新的宇宙觀。這些理論,徹底顛覆了我們接受的宇宙無窮大、時間無始無終的傳統宇宙觀。於是,人類探究宇宙的方法也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

就像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其實也並非一本科普讀物,它改變的其實是人類對物種演化和生命起源的根本認識。我想說的是這些讀物都是作者想法的凝聚和提煉,與其說這些讀物是科普書,倒不如說是與同行交流的學術讀物。如果沒有一些物理學和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其實很難洞悉其中的細節。實際上,我也是在讀博士研究生的時候,才真正理解《物種起源》的核心思想。至於說《時間簡史》,到今天也只是粗粗翻過,更多的了解其實都來自天文學好友的解讀。所以,要是想把它們當做娛樂化的枕邊讀物那還是趁早放棄吧。

那麼,對普通人來說,這些讀物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被這些讀物的知識條目所框定,而其實作者的思考和看待事物的視角才是這些讀物真正的魅力所在。比如,就在大家都認為宇宙的恆穩態模型是正確的時候,霍金提出的大爆炸理論徹底改變了認識。而且這種在當年看起來荒誕不經的說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這不就正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當然可以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但也可以嘗試轉換角度尋找新的切入口,用新的路徑來解決問題。這恰恰是科學讀物留給我們的最寶貴財富。

反觀中國本土的科普讀物和科學讀物,在很大程度上更聚焦於一些具體知識的闡述。包括我自己之前的科普作品,也是更多在描述具體的植物界的知識,並沒有去做更多深入的思考。這恰恰是普通科普讀物和經典科普讀物的區別。

很多本土科普讀物其實更多是作者自娛自樂的產物,如何找到大眾關注的趣味點,其實是每一個科普作者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自己覺得有趣,就一廂情願地覺得公眾也感興趣,那就錯了。

比如說,之前我執著於講述植物的智慧——有沒有吃人的大王花,有沒有當騙子的豬籠草等等。但這些知識除了被青少年關注之外,很難得到更廣泛人群的認可。後來,我開始嘗試用吃來讓大家了解植物,再之後又進一步聚焦到「水果」這個核心事物上來。從公眾關心的健康養生問題出發,如何選水果,如何讓生活更有品質,再延伸到水果的種類特性,乃至水果對人類歷史的影響。而原本想普及的植物學知識就自然而然地滲透其中了。

當下的中國人是需要科普知識的,健康養生、博物旅行、創造工坊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讓人尷尬的是,一方面是科學家和科普人對那些假專家的說法嗤之以鼻,而另一方面科學家和科普人卻不願意出現在這些講台之上,不願意去探討公眾關心的問題。這是為什麼?怕出錯和怕掉身份,是兩個核心的問題。

言多必失,這個事情在科普工作中一定會發生的。很多時候,我們無法保證每一句話以及偶有跨專業的評論都一定正確。但是,我們秉持的是科學態度,使用的是科學方法,遵從的是科學精神。有錯即改,這種做法本身就會影響很多可以被影響的人。

怕掉架子,怕被批評,這是另一個影響科普創作的癥結所在。中國人的面子情結在科普創作和傳播上尤甚,很多很好的科研人員就因為作品中瑕疵被抨擊之後,就憤然停筆,不寫了。這種玻璃心事件,在科學傳播的世界中,比比皆是。實在是可惜至極。

今天我們需要短平快的科普爆點,當然也需要深度思考的科普內容。如何定位自身內容,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是每個科普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息早早 的精彩文章:

安康紫陽大雪封山野豬進村襲人 致村民一死一傷
2018「一帶一路」產業合作論壇暨優秀案例徵集活動啟動

TAG:消息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