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從能源到交通再到醫療保健,馬斯克將如何顛覆這 8 個行業?
編者按:Cbinsights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詳細描述了埃隆·馬斯克和他的公司正在做的事情——顛覆8個行業。從這篇報告中,你能看到馬斯克的偉大願景,以及他將如何慢慢地把這些願景變成現實。文章由36氪編譯。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特斯拉和SpaceX的首席執行官,他計劃在火星上開拓殖民地,並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會把人類變成寵物。但除了這些之外,馬斯克的公司還將顛覆......幾乎每個行業。
埃隆·馬斯克的願景比其他的企業家的要更大、更廣闊。 在人們眼裡,埃隆·馬斯克已經成為了未來的代名詞。
無論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工作(特斯拉)還是向太空發射火箭(SpaceX),他那超乎尋常的名聲吸引了很多英雄崇拜者。馬斯克可以讓100名氣喘吁吁的記者用一張概念圖和一條推文當作素材,來報道他和他的公司。
如下圖所示,他的項目幾乎涵蓋了每一個重大的行業和全球性問題。
他能否兌現他的巨大承諾往往是無關緊要的。而且馬斯克自己也非常樂意為炒作機器提供食物。
我們決定採取不同的方式對馬斯克的生態系統進行研究。
我們並不是要根據承諾和炒作來評估馬斯克和他的公司,而是想用數據和確鑿的證據來看看他的公司是否正在改變其所在的行業。
為此,我們深入研究了馬斯克及其公司所處的8個不同行業,以了解它們是如何開始改變的:
1、能源: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根據公用事業遊說組織的說法,馬斯克與特斯拉和SolarCity的合作可能會「浪費美國的電力事業,撕裂公用事業的商業模式。」
2、汽車:Musk希望特斯拉不僅能夠便宜——他還希望它們能做一些奇特的事情:為它們的主人賺錢。他們會通過下一代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來做到這一點。我們將研究他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3、電信:雖然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但馬斯克在太空領域的工作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上網的方式,並為40多億人提供快速、經濟實惠的互聯網服務。
4、交通:我們深入研究了馬斯克提出的「第五種交通模式」——Hyperloop計劃是如何將從華盛頓到紐約的6小時行程縮短到30分鐘的。
5、基礎設施/隧道工程:我們研究馬斯克的「Boring」公司是如何削減成本昂貴的隧道行業成本的, 一英里的隧道挖掘費用為10億美元,直徑每增加一英寸就要花費數百萬美元。
6、航空航天:研究SpaceX如何通過將太空梭的飛行成本降至今天的一小部分來建造火星「高速公路」的,更不用說利用火箭技術來進行地球旅行了,從倫敦到香港的「太空飛行」旅程與從倫敦到香港的定期航班價格類似。
7、人工智慧:我們調查了為什麼馬斯克確信人工智慧優越性的競爭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最可能的原因」,他正在投入大量時間來建立更好的人工智慧。
8、醫療保健: 我們深入挖掘Neuralink正在開發的用於創建未來人類的高帶寬,微創的腦機介面。
下面,我們將詳細分析埃隆·馬斯克及其公司的金錢、發明和獨創性是如何改變這些重要產業的。
1、能源行業
首先是SolarCity,現在是特斯拉,消除了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取而代之的是從「天空中的巨大聚變反應堆」——也就是太陽中獲取能量,是馬斯克十多年來的首要任務之一。
SolarCity是他第一次嘗試使太陽能成為主流並且無處不在。在21世紀初的「太陽能淘金熱」中處於前列。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一次失敗,但了解其發展軌跡對於理解馬斯克和特斯拉計劃如何解決可再生能源問題仍然很重要。
SolarCity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住宅太陽能供應商,然後因為遭遇了一些公共財政問題,被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以20億美元收購。
2016年的收購引發了爭議,許多觀察人士稱其為「不加掩飾的救助」。然而,特斯拉延續SolarCity的工作,為太陽能創造了一個比SolarCity有史以來更強大的案例。
為什麼是太陽能?
埃隆·馬斯克最早在2004年向他的堂兄彼得(Peter)和林登·里沃(Lyndon Rive)提出了成立SolarCity公司的想法。
SolarCity的概念源自於一個簡單的認識:化石燃料能堅持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對替代品的需求正在迅速出現。「如果他們現在開始,」 據《Men』s Journal》報道,馬斯克在2004年告訴林登,「他們可能會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2004年,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其他形式的能源生產是非常脆弱的。
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煤炭產量一直處於平穩狀態——這是自那以來持續下降的早期跡象。20世紀90年代後期,核能發電也達到了高峰。雖然有人預測在21世紀初會出現「核復興」,但到2004年並沒有到來。
自2000年以來,核能發電量一直相當穩定——增長几乎停止了。
截至2004年,美國大多數核電和煤電發電機也開始達到報廢的狀態。它們將需要昂貴的升級或維護,或者改裝成用於替代能源的發電機。
核電站或煤電廠的平均持續時間約40年。今天,我們總能耗中約有250千兆瓦來自急需升級、維護或更換的發電機。
與此同時,從2004年開始,太陽能作為一種替代能源看起來相當有吸引力。通過太陽能產生的能源價格幾十年來一直在下降——從1977年的每瓦76.67美元降至2004年的每瓦幾美元。
據Swanson Effect,每當太陽能電池板的產量翻倍時,用於太陽能發電的光伏電池的價格往往會下降20% 左右。
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也在下降,並在隨後的幾年裡一直保持這個趨勢。
股價的轉變
馬斯克和SolarCity承擔了讓太陽能真正可用並成為主流的最後一英里挑戰。
到2013年,它是美國住宅建築中太陽能系統的主要安裝商。
不過,它在關鍵創新方面的創新還比不上在會計方面的創新。SolarCity誕生的時候,安裝一個太陽能屋頂的成本在3萬美元至5萬美元之間。SolarCity開創了「太陽能租賃」策略,允許房主免費安裝太陽能屋頂,並分析償還安裝費用。GTM Research報告稱,截至2014年,採用「太陽能租賃」方式安裝的太陽能屋頂佔新太陽能屋頂安裝量的72%。
2014年2月,SolarCity的股價達到了高峰。根據Fast Company的數據,SolarCity合約的取消率很快就飆升到了45%甚至更高。
一些評論家指出,SolarCity積極的銷售策略是罪魁禍首。SolarCity的銷售人員使用省錢的承諾來讓客戶預訂裝置,批評人士稱這些承諾「歪曲了事實」。客戶一旦意識到不會像他們承諾的那樣節省成本,就會大量取消安裝。
一直以來,SolarCity的銷售團隊每周都會增加數百人。他們激勵用戶去預訂裝置。然而,收入卻沒有以相同的速度增長。
到2015年底,他們向投資者承諾,他們將會通過降低增長率來撥亂反正。華爾街疲憊不堪。在SolarCity於2016年2月發布了一個特別糟糕的財報之後,其股價下跌了三分之一。
特斯拉收購了SOLARCITY
2016年2月,馬斯克就提議特斯拉購買SolarCity。特斯拉當時正在開發這項技術,以幫助人們在家中和路上給他們的特斯拉充電。這些所謂的Powerwall電池正在安裝在家中並由第三方連接到太陽能發電機上。在交易獲得批准後,SolarCity的業務在特斯拉的「太陽能屋頂」產品下得到了發展——允許特斯拉提供端到端住宅太陽能,而不僅僅是電池。
據估計,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座一層的牧場房屋上安裝太陽能設備,30十年內可節省4.18萬美元。這並不包括州和地方稅收抵免以及其他類型的補貼和激勵措施,也不包括安裝太陽能屋頂可能帶來的房產價值增長。
在很多情況下,太陽能屋頂可以為消費者節省一筆凈資金,並能夠得到更多的回報。
換句話說,如果人們可以安裝一套系統,使他們在能源方面幾乎可以自力更生,公用事業還有什麼用處呢?
在2017年羅德島州,州長協會( National chavers Association )的一次會議上,埃隆·馬斯克宣布,一塊使用特斯拉子公司SolarCity的太陽能技術和特斯拉Powerwall的電池技術的100平方英里的土地(可能在內華達州或德克薩斯州)可以提供足夠整個美國使用電力能源。
2017年5月,第一批新型的太陽能屋頂(Solar Roof)開始接受預購,很快就被搶售一空,甚至2018年的產品都已經賣出去了。特斯拉宣布將在夏季開始安裝。到了8月份,第一次安裝的確開始了——但是在幾個特斯拉員工的家中。
特斯拉位於布法羅的工廠「Gigafactory 2」在將太陽能屋頂交付給預定客戶方面出現了多次生產延遲。特斯拉引進松下公司幫助彌補了一些不足,到了12月,它宣布準備開始生產太陽能屋頂所需的電池。
預計首批非員工的安裝工作將於2018年開始,遠遠落後於計劃。
在特斯拉在紐約米特帕金區的最新展廳里,沒有太陽能屋頂,也沒有特斯拉 Model 3s。因為除了太陽能屋頂以外。因為除了太陽能屋頂之外,沒有任何一個特斯拉項目會遇到像Model 3那樣的延時和生產問題。我們將在下面對其進行介紹。
特斯拉在紐約市的新展廳里宣傳特斯拉太陽能——但沒有展出太陽能屋頂。
2、汽車行業
Model 3所遇到的麻煩只是特斯拉過山車之旅的最新篇章。
特斯拉項目最初是在2003年開始的,它是馬斯克繼PayPal後的第二個項目,也是他最期待的項目之一。
特斯拉是一家致力於使「汽車公司」成為歷史的汽車公司。特斯拉預想的未來,不僅僅是一個汽油燃料或非電動汽車看起來不合時宜的未來,還是一個讓人類駕駛汽車不合時宜的未來。在這個未來,大多數人能夠乘坐特斯拉計程車進行旅行的時候睡覺、聊天,汽車會自動駕駛將他們帶到他們想要去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擁有汽車的人在不使用汽車的時候,可以毫不費力地將車出租出去,然後在需要的時候用一個按鈕將其召喚回來。
然而,生產問題導致交貨延遲,一直困擾著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並令許多特斯拉的股東感到擔憂。圍繞特斯拉的大肆宣傳使特斯拉成為賣空者的一個誘人目標。不過2017年,特斯拉的賣空者在押注該公司時損失了37億美元,受到的懲罰比任何其他公司都要多。
特斯拉股票價格的彈性增長建立在投資者樂觀的基礎上。儘管Model 3最近經歷了「生產地獄」,但還是會有許多人相信馬斯克可以實現他的願景或者至少是其中的一大部分。2016年,馬斯克在特斯拉博客的「總體規劃」文章中闡述了自己的願景:
1、打造高端的、昂貴的低容量汽車,來獲取資金;
2、用高端車帶來的收入作為啟動資金,打造價格相對較低一些的中等容量汽車;
3、利用獲得的收入,打造一個價格較低、容量較大的汽車。
4、使用無縫集成電池存儲創建令人驚嘆的太陽能屋頂
5、擴大電動汽車產品線,以涵蓋所有主要的領域
6、通過大規模車隊學習,開發比人類駕駛安全10倍的自動駕駛能力
7、當你不使用汽車時,讓你的汽車能夠為你賺錢
馬斯克的確是按照這個計劃開始的,並打造了一款高端的、昂貴的低容量跑車:最初的特斯拉Roadster。
馬斯克用他從 PayPal 賺的一部分資金資助了 Roadster 的打造。第一輛車是「總體規劃」中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是「電動汽車時代的加速催化劑」。
然後是特斯拉Model S。它在2013年獲得了《汽車趨勢》和《汽車雜誌》的"年度最佳汽車"獎。2015年,它贏得了來自 Car & Driver 的「世紀汽車」獎。它在2015年和2016年都成為了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車型)。但在大約7萬美元的成本上,它仍然不是馬斯克想要建造的價格合理的「大眾市場」汽車。
瞄準大眾市場是有道理的。英國和法國投票決定從2040年起禁止柴油和汽油汽車銷售。中國已經規定,到2025年,每5輛汽車中就有1輛應該使用替代燃料。通用汽車計劃,到2023年,有20款電動汽車上路。沃爾沃決定在2019年之前完全擺脫傳統的燃油汽車。
彭博對未來幾十年電動汽車的增長預測。
在這個趨勢下,汽車製造商擁抱電動汽車,看起來就像擁抱未來的汽車行業一樣。
此外,購買電動汽車的經濟動機也已經很明顯了。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美國人每年僅僅在「汽油費」和「機油費」上就要花2000美元。貨運公司每年要支付高達20萬美元來為其耗油的半卡車提供燃料。
據報道,特斯拉Semi每年將為駕駛員節省高達20萬美元的燃油成本。
還有人工智慧組件。2016年,特斯拉宣布,將為每一台特斯拉汽車上配備用來訓練自動駕駛汽車程序的組件:
八個攝像頭
十二個超聲波感測器
一個前置雷達
一台計算機
當人們駕駛著自己的特斯拉時,這些感測器將一起工作,來創建一個逼真的周邊環境模型。這些模型被上傳到特斯拉總部,在那裡被研究,並與從其他特斯拉車輛獲取的數百萬小時的視頻進行比較。
由此產生的「Autopilot」技術已經推廣到了特斯拉汽車上,不過,在特斯拉自己駕駛的時候,駕駛員還是無法安然入睡。馬斯克預計,該功能將在2019年左右準備就緒。
這種自動駕駛功能還包括通過智能手機控制汽車的能力,如下面的示例所示。在邁阿密的一場暴風雨中,一位用戶通過iPhone「召喚」他的特斯拉來接他。
不過,就目前而言,Autopilot和召喚的動能僅適用於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它也被預裝在每個Model 3中——這是特斯拉試圖破壞汽車工業的切入點,也是它最大的障礙。
在2016年3月發布後的48小時內,Model 3——特斯拉第一款真正的面向大眾市場電動汽車——已經有將近25萬的預訂單。潛在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但生產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個「殺手級」產品的推出。
馬斯克承諾,在2017年第三季度將會生產1500輛Model 3,到12月份每月將能生產2萬輛。
實際上,第三季度只生產了260台。
2017年11月,每周生產5000台Model 3的實現日期從12月推遲到2018年3月。
與此同時,馬斯克在Twitter上宣布,特斯拉不久將開發「智能擋風玻璃刮水器」,內部燈光的「迪斯科模式」以及一輛皮卡。
一些分析師建議馬斯克「停止過度承諾和交付不足」。但是,雖然特斯拉的股價受到了Model 3的生產問題影響,但去年整體上仍舊上漲了50%左右。
這是因為特斯拉的投資者基本上信任馬斯克,儘管該公司面臨著挑戰。即使拋開Model 3的問題,特斯拉的機器學習計劃也有可能不會成功。汽車經銷商遊說團體有可能通過立法讓特斯拉關門大吉(特斯拉繞過了傳統的經銷商網路, 這些網路在某些領域得到了立法的支持),或者特斯拉的工廠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生產標準。
還有一個基本上沒有人談到,但同樣重要的威脅,馬斯克現在就需要全面處理這些已經存在的數據。
行駛在道路上的每一輛特斯拉汽車都會通過AT&T LTE網路,來接收軟體更新並發送有關其環境的數據。每個人每個月要發送和接收的數據達到幾千兆位元組。正如加文·謝里丹(Gavin Sheridan)指出的那樣,這必然會形成對另一家公司非常依賴的情況。這對於馬斯克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只有「全棧」的方法對他來說才有意義。
這是馬斯克現在稱之為「Starlink」的設想背後的一個重要部分——他計劃利用自己在SpaceX上取得的成功為地球上的每個人(包括特斯拉)提供廉價、快速的互聯網。
3、電信行業
在關於馬斯克和他的公司如何創新的討論中,每個項目似乎都圍繞著一個公式:找到一個因為技術問題而失敗的舊想法,然後找一些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來攻克它。
這正是馬斯克和 SpaceX 來攻克衛星互聯網產業所採用的邏輯。將互聯網從衛星上傳送下來的想法是一個舊想法。Teledesic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目的是建立一個能夠提供寬頻互聯網的衛星群。但是,要把這麼多衛星送入太空並保持低延遲連接是一個巨大的挑戰。Teledesic和其他有同樣目標的公司都失敗了,然後破產了。
埃隆·馬斯克首次公開談論「衛星互聯網覆蓋全球」的想法是在2015年初。2016年11月,SpaceX向FCC(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申請,請求在六年內發射1.1萬顆寬頻衛星,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提供強大的寬頻服務。
到2020年中期,這種衛星驅動的新型互聯網服務——「Starlink」——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服務供應商。這可能是一個價值1萬億美元的市場。但對於旨在殖民火星的SpaceX來說,這不過是一個項目。
SpaceX計劃從軌道上提供寬頻互聯網服務,創建一個覆蓋全球的網狀網路。
在向FCC提交申請幾個月後,SpaceX首次將一個已經使用過的火箭送入太空。這是SpaceX「總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其中一部分就是完善火箭可重複使用的技術,使航天器可以在釋放有效載荷數小時內降落並送回太空。
在向FCC提交申請幾個月後,SpaceX首次將一枚用過的火箭送入太空。這是SpaceX「總體規劃」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其中一部分是完善火箭可重複使用技術,使航天器可以在釋放有效載荷的數小時內降落並返至太空。
這項技術與SpaceX的寬頻願景相結合,就有可能顛覆當前電信公司的經營模式。
目前 SpaceX 公司正致力於攻克火箭完全可重複使用的各種難題,這個項目將於2018年底完成。到最後,發射的一次火箭,僅有燃料是不能重複使用的,每個發射任務花費大約25萬美元。
如果每個發射任務的單位成本低於100萬美元,發射4000多顆互聯網衛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些衛星一旦進入太空,就會覆蓋全球——包括目前沒有互聯網的地區——提供持續的千兆、低延遲的寬頻服務。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甚至還無法連接到內陸的千兆互聯網連接。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些著名的衛星互聯網公司紛紛走向倒閉。但Starlink項目在一些重要方面有所不同:
成本:如上所述,SpaceX將衛星發射成本降低到了原來的一小部分
速度:傳統的衛星網路速度大約是25Mbps,而SpaceX的網速將達到1Gbps
延遲: 數據包在地球和衛星之間傳輸所需的時間——當前供應商的時鐘延遲為600毫秒,而SpaceX的目標是減到30毫秒
今年2月22日,SpaceX利用獵鷹9號火箭發射兩顆通信衛星,Starlink項目正式拉開序幕。隨著公司降低發射成本以及發射更多衛星進入太空,用加文·謝里丹的話來說,SpaceX將會「導致陸基網路的死亡。」
對於衛星互聯網的概念來說,這將是一次巨大的轉變,因為衛星互聯網已經停滯了幾十年了。除此之外,馬斯克和他的公司還在努力顛覆其他的「舊想法」。
例如,交通運輸中最古老的想法之一是通過真空管來運輸。1812年,一位名叫喬治·梅德赫斯特(George Medhurst)的英國人率先提出在地下建造隧道,並通過氣動方式來推動吊艙,運送乘客。
2012年,埃隆·馬斯克是第一個說服人們,他可以將這個願景變成現實的人之一。
4、交通行業
2012年,馬斯克在聖塔莫尼卡舉行的 PandoDaily 活動上第一次公開討論了Hyperloop。
馬斯克稱其為「第五種運輸方式」(在汽車、飛機、火車和船之後)。將人或貨物裝進一個吊艙里,通過管道進行長距離運輸。磁懸浮和大型真空泵將消除煩人的摩擦和空氣阻力,讓這些公交車大小的吊艙能以接近1馬赫(1225.08千米/小時)的速度前進。
馬斯克在2013年的白皮書中提出的Hyperloop Pod原型。
2013年8月,他發表了一份57頁的白皮書,概述了他的想法。在白皮書中,他與SpaceX和特斯拉團隊合作,測試了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及其經濟效益。他們發現「吊艙」能夠在2.5分鐘內行駛30英里,例如,將洛杉磯和舊金山之間的6小時旅程縮短到半小時。而且只需要花費20美元左右。
這比加利福尼亞當時計劃要實施的高鐵便宜。
將加壓艙與減壓隧道結合在一起,你就可以得到一種比以往任何模式都快得多的運輸方式。
就速度而言,Hyperloop將以大約600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大約是日本新幹線(子彈列車)列車的3倍。比當前商業航空公司的平均時速575英里還要快。
Hyperloop可能會對幾個不同的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6600億美元的航空業。除了要跨洋過海之外,Hyperloop將能比飛機更快、更便宜地運送乘客。
這也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地,從而改變住宅和商業地產。人們可以住在佛蒙特州的伯靈頓,在曼哈頓上班,通勤時間也不過是大半個小時而已。
這也有可能改變政治,因為在華盛頓服務的政客們可以每周或每天到他們的選民所在的州訪問一次。
這可以徹底改變貨運。所有美國進口貨物中幾乎一半流經洛杉磯和長灘的港口。根據SCPR的數據,1.4萬名卡車司機將這些貨物運往南加州各地的「倉庫和鐵路貨場」。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他們每天運送約1.1萬個集裝箱,每年消耗6800萬加侖的燃料。
儘管在最後一英里的交貨過程中,你仍然需要卡車和人力駕駛員。但類似Hyperloop的系統可以以低得多的費用(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和更快的速度運輸貨物。
當然,也有人反對Hyperloop。尤其是那些有明顯抗議的人——我們要把它們放在哪裡?建造高於地面的火車所必需的道路權和建設費用,使得高速鐵路項目幾十年來一蹶不振。更何況隧道技術還沒有完善。
有一天,當馬斯克堵在洛杉磯郊外的車流中時,他發了一條推文,表示這將成為公司正面解決這個問題的動力。
堵車讓我抓狂。我打算建立一個隧道挖掘機,現在就開始挖過去......
——埃隆·馬斯克(@elonmusk)2016年12月17日
5、基礎設施/隧道工程
於是就有了無聊公司(The Boring Company)。
與火箭飛船和自動駕駛汽車相比,Boring——這個公司的名字非常貼切(在英文里有挖掘的意思)。打造基礎設施並不是一個好生意,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領域,也是美國比較落後的領域。2012年,美國建設項目的開支佔GDP的比重僅為13%,剛剛超過希臘,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目前正在進行的最大的基礎項目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洲。
美國建築業的發展已經趨於停滯。馬斯克不僅僅只是希望通過無聊公司來挖掘大量的隧道,還要更好地挖掘隧道,將建設基礎設施的能力帶回美國。
無聊公司有三個活躍的項目。第一個是位於加州霍索恩的SpaceX測試隧道。這只是作為一個研發基地而建立的隧道。
挖隧道的問題在於成本。倫敦目前的Crossrail項目——從倫敦東西部直接向倫敦市中心隧道掘進,旨在為倫敦地鐵增加26英里——預計耗資230億美元。在美國,紐約第二大道地鐵有兩條8.5英里長的軌道組成,耗資170億美元。洛杉磯地鐵延伸2.5英里的費用接近20億美元。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挖隧道費用大約為每英里10億美元。馬斯克認為,想要從中獲取經濟效益,成本必須得下降一個數量級——到每英里1億美元。
因此,降低成本歸結為兩件事:尺寸和速度。
挖掘隧道的成本與隧道孔的橫截面面積成正比。你想要的隧道直徑(寬度)越長,成本就越高。第二大道地鐵隧道直徑為23.5英尺。單線道路隧道直徑必須得有28英尺。巴黎雙線A-86西隧道於2011年竣工,直徑為38英尺。
無聊公司打算建造的隧道的直徑僅14英尺。這是當前所需的道路隧道直徑的一半,從而使得橫截面面積減少到了四分之一左右。
如果橫截面面積增加4倍的話,成本就會增加4倍,減少直徑可以節省數百萬美元。
考慮到後續的計劃——在洛杉磯挖一個隧道來緩解嚴重的堵車,無聊公司將會鑽探橫截面面積較小的隧道。
隧道是汽車專用的,但不是讓人們開車通過,而是由電動滑板來運輸汽車,以125英里每小時的速度穿過隧道。馬斯克認為,現在從洛杉磯北部的韋斯特伍德到洛杉磯國際機場可能需要30-45分鐘,將來能縮短到6分鐘。
隧道可以很小,按照馬斯克的設想,這不過是將電動車放到「電動溜冰鞋」上面。看一下A - 86西隧道的橫截面,你就會明白這有什麼不同了。
汽油車驅動引擎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煙霧,所以當前隧道的大部分空間都是用來進行通風的。而且還需要為體型較大的車輛增加額外的空間,然後還需要確保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應急操作。但如果隧道里只允許通過特定的電動汽車,這一切問題都將會迎刃而解。
另一個影響隧道挖掘的因素是速度。當前用於隧道轉孔的隧道掘進機的挖掘速度「賊」慢。與無聊公司的「寵物蝸牛」——Gary,還要慢14倍。「擊敗蝸牛就能夠贏得勝利,」馬斯克說。
勝利是可以實現的。首先,隧道掘進機目前只有50%的時間用來挖掘。另外50%的時間是用來加固隧道,在隧道牆上增加混凝土增強材料。同時從這兩個方面對機器進行優化,可以立即將挖掘速度提高2倍。無聊公司認為,可在不損壞設備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正確的電源和熱量管理將隧道掘進機的功率輸出提高三倍。加上自動化,超過蝸牛看起來很有可能。
第三個項目更為激進——挖掘一條從華盛頓到紐約的隧道。這是一段目前需要開車行駛四個多小時的旅程,而「高速」Acela Express列車幾乎需要三個小時。Acela應該是高速的,但在高密度區域,高速旅行是受到限制的。只有在一定程度上,Acela才能擁有較快的速度。
通過隧道,你可以一路全速前進。馬斯克認為,這項旅程可以在29分鐘內完成。這一舉動,將使整個大西洋中部地區變成一個大都市。
對於馬斯克來說,無聊公司只不過是一種愛好而已,只佔到他的時間「2-3%」。他以二手的價格購買了隧道掘進機,並為公司配備了實習生。但這並不能淡化無聊公司對其他項目的重要性。無聊公司正在默默地為馬斯克的其他三項努力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
首先是特斯拉。因為只是專門用於電動汽車,預計在城市內部挖掘隧道的成本很低。這將緩解地面街道上的交通堵塞,將交通轉移到地下。當第一條隧道達到容量時,該公司將挖掘更多的隧道,在每個城市下創建一個三維的隧道網路,以滿足交通需求。馬斯克預計,由於成本分攤,駕駛成本直線下降,從而使得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的運輸量增加。
第二個也很明顯:Hyperloop。這些隧道必須得變得更大,但隨著通過較小的隧道項目獲得的進展,無聊公司也可以提高挖掘隧道的效率。
第三個就不太明顯了:SpaceX。
馬斯克的計劃是在不久的將來把100萬人送上火星,而隧道是這一願景的核心。火星上的大氣是粗糙的。畢竟,人們需要一些地方來生活。此外,每日運行兩次的「地對火」太空梭航線,所需要的燃料都在地下。如果馬斯克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殖民地,建立一個隧道網路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在地球上挖掘地下基礎設施的專業知識,我們不太可能會看到馬斯克完成他最具雄心的項目。
6、航空航天
2017年12月15日, SpaceX CRS-13從卡納維拉爾角向國際空間站進行補給任務。 這是 SpaceX 公司 NASA 合同的第13次補給任務, 也是迄今為止第45次發射獵鷹9號火箭。
僅2017年一年就有18次發射,現在連火箭在移動的船上著陸也已司空見慣。但這次的任務不同。這是第一次舉例說明SpaceX的核心功能以及它計劃如何把我們帶到火星——它是一枚完全重複使用的火箭。獵鷹9號全推力第一級曾於6月作為CRS - 11的一部分使用過。龍飛船於2015年首次作為CRS - 6的一部分使用過。獵鷹和龍給穿以前曾被重複使用過,這是第一次整個航天器都使用了先前的飛行部件。
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這是太空旅行唯一合理的方式。如果每個火箭都是一次性的,我們永遠不會離開這個星球。如果火箭變得像飛機一樣,一次又一次地用於多次旅行,那麼太空可以成為下一次空中旅行地——這是一種跨越很大距離的方式,向所有人開放。
歸根結底,這關乎成本與重量的比例。將大量設備投入太空越便宜,太空就越有可能是一個好去處。但是,如果每次都必須建造一艘全新的航天器,那麼成本就會一直居高不下。
價格範圍的頂端是「消耗性發射系統」,例如Arianespace的Vega發射器和波音/洛克希德馬丁Atlas V。這些大火箭可以把很多東西送入軌道,但不能重複使用。太空梭(NASA)位於成本範圍中間。太空梭設計便宜且可重複使用,但固體火箭助推器和主要燃料箱的費用都增加了成本,最終限制了它的價值。
在價格範圍的另一端是SpaceX的獵鷹火箭,SpaceX的獵鷹火箭已經顯示出讓飛船飛入天空的成本降低3-5倍了。但這不是馬斯克最終目標。他不僅僅只是想把一艘太空船送上火星。
馬斯克希望SpaceX在火星上安置100萬人。為此, 他說我們需要"將每噸的發射成本再減少5萬倍。"
從馬斯克的角度來看,人類作為一個單一的行星物種是瘋狂的,是滅絕的必然途徑。我們探索,並遠離地球,我們就會變得越不那麼脆弱,越不容易受到超人工智慧或地球自然資源的破壞帶來的影響。
火星並不「好客」,但它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火星上的大氣和寒冷的氣溫將是一個障礙,但除此之外,它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
火星日和地球日的長度相似,溫度範圍大致相同,土地數量幾乎相同。地表下有水,陸地和空中有大量重要元素。大氣是不同的,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無聊公司和它的隧道。
關於在火星上挖掘隧道,還有另一個與成本有關的原因。要實現「5萬倍」的成本優化,不僅需要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這只是四個部分中的第一個:
所有火箭技術的可重複使用性。 這就是SpaceX迄今為止所關注的內容。CRS-13顯示,這已經成為現實。
在軌道上為火箭補充燃料。所需的燃料很多,但把所有需要到達火星的燃料都帶上是不可行的。
在火星上生產推進劑的能力。 如果要在發射時還要帶上返回時的燃料,成本就會變得很高。新殖民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一個加油站。
生產合適的推進劑的能力。 所有的證據都表明在火星上製造合適的推進劑是可行的。
SpaceX飛行器將使用甲基硅氧烷,一種甲烷和氧氣的混合物。為了製造甲烷,SpaceX將從火星大氣層收集二氧化碳( 96 %的大氣層是二氧化碳)並從地表開採水。通過這種方式,公司可以生產回程所需的所有燃料。
SpaceX計劃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建立一條空間高速公路, 其中包括找到一種方法, 以產生足夠的燃料來維持從火星返回的旅程。
飛行器將不會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獵鷹/龍組合。相反,SpaceX正在開發BFR - 大型獵鷹火箭。獵鷹9可以攜帶22,900千克到地球軌道(LEO),而BFR則可以攜帶500,000千克到地球軌道。該公司目前正在建造猛禽發動機,將來,火星之旅僅需80天。
但在我們成為火星人之前,我們仍然是地球上的人。在BFR建造之前,其他的獵鷹火箭仍在努力改善這座工廠的生活。這是你可以在馬斯克的公司中看到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建立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為未來的瘋狂計劃提供資金。
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使得我們能夠以少得多的價格把東西放到低地球軌道上。 它甚至開始向商業現實開放太空探索。 SpaceX計劃的商業可行性的一個很好的比較點是航空旅行。 如果波音在僅僅一次飛行後就把使用過的波音737註銷的話, 從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每人要花費大約50萬美元。 但現在,波音公司可以只收43美元。
這是馬斯克想要帶到太空飛行中的那種成本結構。到達火星不可能只是花費43美元,但它將從目前的無限大走向30萬至50萬美元。昂貴,但可行。
當我們開始降低軌道飛行器的成本時,SpaceX不僅讓行星間旅行變得在經濟上可行, 而且還涉及到行星內部的旅行。波音應該擔心,它正在為馬斯克的商業計劃提供模型。除了使用BFR從地球到火星外,馬斯克還看到了使用BFR從地球到地球的可能性,而且速度更快。
一條環繞地球的太空飛行路線, 即使是亞軌道飛行, 也會比普通飛行更快。 馬斯克認為, 有了這樣的飛行軌跡, 你可以在一小時內到達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最初只對富人開放, 隨著更多人的利用,價格會下降,直到從倫敦到香港的航天旅行的定價與從倫敦到香港的定期航班相似。
我們的長遠未來問題是馬斯克認真對待的問題, 也是太空旅行之外的問題。 在氣候變化、核戰爭以及其他各種人為災難之間, 馬斯克的想像中幾乎沒有什麼威脅比人工智慧更能影響人類的長期生存能力了。
2017年9月, 馬斯克宣布他相信人工智慧以及"國家一級"的優越性競爭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最有可能"的原因。 當然, 在所有關於人工智慧的人中, 馬斯克的可信度很高——他的公司OpenAI剛成立不久,就幹了一件其它人工智慧都沒有做過的事情。
7、人工智慧
2017年8月,在Valve的Dota 2錦標賽期間,一位新的頂級玩家出現在在線遊戲領域。在一周的時間裡,這位選手在一場最艱苦的網路遊戲中擊敗了包括世界冠軍在內的一系列其他頂尖選手。這個玩家接觸這個遊戲才六個月。
OpenAI首次在競爭激烈的電子競技中擊敗世界頂尖選手。國際象棋和圍棋這樣的傳統棋類遊戲 要複雜多了。
——埃隆·馬斯克(@elonmusk)2017年8月12日
這條推文描繪了馬斯克和他的「非營利人工智慧研究公司」OpenAI,在跟隨谷歌的AlphaGo和Facebook的DarkForest的腳步。但對於馬斯克和OpenAI,這不是玩遊戲,關乎生死和人類的未來。在他看來,如果人工智慧研究繼續沿著目前的道路前進,人類就沒有未來。
現在,人工智慧是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不僅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流行——Siri的自然語言處理,谷歌的RankBrain——還滲透進了幾乎所有的科技行業。
人工智慧研究的進展很快,馬斯克認為這是對人類生存的威脅。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以及我們AI 100(如上圖所示)中的所有公司都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更高的效率,更高的生產力、更少的人類工作,以及在理想情況下,為人類提供更高的生活質量——讓我們能夠做更多有趣、更有創造力的事情。
但是,這背後有巨大的潛在缺陷——超人工智慧比人類更聰明,並且人類看不到它們的存在。
OpenAI的目的是加強人工智慧研究。儘管你可以閱讀DeepMind或Google Brain團隊的研究論文,哪怕是蘋果公司已經創建自己的機器學習期刊。上述的公司都非常隱蔽地從事人工智慧研究。
OpenAI不僅要進行研究, 還要 「佔據元數據層面,如平台和基礎設施,以便為每個人提供更快速的研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有兩個核心部分:
研究:OpenAI吸引了該領域的一些最優秀的研究人員,希望他們有機會處理人工智慧方面的一些最大問題。該小組定期將自己關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研究結果發布出來。此外,該團隊還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更廣泛的想法。
系統:OpenAI正在構建平台,以幫助其他人工智慧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他們正在建設的機器。例如,該團隊已經建立了一個 AI Gym——一個「用於開發和比較強化學習演算法的工具包」。
OpenAI的整體願景是在不受商業限制的情況下,將高質量的谷歌/蘋果/ Facebook /亞馬遜級別的人工智慧研究成果公開出來。
※Waymo起訴Uber塵埃落定,標誌著自動駕駛汽車行業開啟了新時代
※自動化倉儲太貴,「華清科盛」推輕量級方案,給中小倉庫穿上「物聯網披風」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