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培訓目標的較真,是培訓師在老闆面前的底氣!

對培訓目標的較真,是培訓師在老闆面前的底氣!

如果你問我,對培訓目標這麼較真幹嘛?

我會反問你:培訓要老闆支持幹嘛?要業務部門支持幹嘛?要培訓效果乾嘛?

本文是2018年3月推送的第44篇乾貨,計2900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 葉敬秋 AACTP(中國)培訓師研究院院長

來源| 《培訓》雜誌3月刊

培訓目標在一次培訓中的地位如何?

作為培訓人,你不會不知道:如果沒有清晰的培訓目標,就無法衡量培訓的有效性;老闆支不支持你,也就另說了。

很多人雖然重視培訓目標,卻沒能很好地將其表達出來,導致培訓目標流於形式(下面兩顆栗子,足以證明這個觀點)。

你可能犯過的錯:

請看兩條培訓目標——

1.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學員能夠規避操作風險,使車間安全達標率為100%;

2.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了解一些溝通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效溝通的技巧。

有問題嗎?當然!

培訓目標針對訓後個體或群體的行為改變和學習效果。即學員在課堂上學會了什麼,能表現出哪些可衡量、可量化的具體行為和操作。

目標1——「車間安全達標率為100%」並非課堂上能達到的,它屬「業務目標」,培訓目標是為業務目標服務的。

可調整為:通過1.5小時的課程,學員能夠寫出三種操作風險的類型;能夠在案例中識別出可能的風險類型並寫出風險預控對策。

目標2——用了不可衡量的動詞:了解、掌握,太籠統,無法判斷學員的知識掌握程度。

可調整為:通過3小時的課程,學員能夠說出溝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場景演練中運用有效溝通的五大技巧,演示溝通過程。

如此考究培訓目標,並不是為了符合標準或美觀,而是因為精準的培訓目標能夠在講師授課中起到標尺作用,讓培訓效果立竿見影,培訓也就更能得到老闆和業務部門的支持~

產出一條培訓目標,包含四階段:梳理目標、區分目標類別、以行為描述的方式書寫目標、調整語言表達。

業務差距 → 目標,准沒錯!

定培訓目標時,第一步就是梳理差距——這個差距體現在學員的業務開展上。

咖啡店的栗子

某咖啡廳第三季度投訴率上升,箇中原因有很多:咖啡豆的品質問題、點餐系統操作緩慢、服務人員標準化技能不足等。

如果要組織一次提升服務人員服務技巧的培訓,就不能單純地將「通過培訓,降低咖啡廳第四季度投訴率」作為培訓目標,而是要找出服務人員服務技能的差距。

例如,如果是對標準化操作不熟練,培訓目標應書寫為「通過培訓,服務人員能夠在課堂上流暢地展示出標準的服務七步驟」。

目標有多種,你拎得清嗎?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Benjamin S. Bloom)把培訓需要學習的內容歸納為KSA模型:K(Knowledge知識),包括事實性知識和概念性知識;S(Skill技能),指程序性知識;A(Attitude態度),指反省認知知識。

在組織中,要完成某項工作任務,員工就需要從這三方面學習,提升應具備的能力。

一位前台的栗子

一位公司前台人員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知識層面,要學習公司相關制度、每個分機號碼代表哪個部門、公司組織架構等;

技能層面,要學習各種辦公設備的操作、接待的流程和技巧、電話接聽的標準語言和技巧等;

態度層面,要學習服務精神、樹立負責任的心態等。

定培訓目標之前,我們需要分析目前學員(前台人員)的短板,並區分哪些屬於態度問題,哪些屬於知識欠缺,哪些屬於技能操作不熟練。把這些內容按類別納入目標範疇。

特別注意,態度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且培訓效果受環境、學習氛圍、講師授課技能等多方面的影響,在常規企業培訓中,我們提倡大多數培訓側重在員工知識和技能的提升上。

當培訓目標中出現大量以態度改變為主導的內容時,應以體驗、拓展、事迹分享、企業文化精神故事會等更特殊的培訓形式來設計教學。

描述行為,就這麼定了!

培訓最終體現的是學員行為的改變,目標需要達到以下兩點要求。

權衡學員能達到的程度

比如,「通過1小時的學習,學員能說出功夫茶的沖泡步驟」 與 「通過1小時的學習,學員能依據功夫茶的沖泡步驟,沖泡出符合A標準各茶品類的功夫茶」 兩個目標的程度要求顯然是不一樣的。

那麼,目標的程度如何界定呢?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從三方面權衡。

與學員的基礎有關

如果是新晉員工,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那麼只要求其記住相關的概念、分類、原理就可以了;

如果是已有3~5年工作經驗的員工,就不能單純停留在記住概念的層面,而是要能夠綜合應用和分析一些現象、原理。

與培訓資源和教學條件有關

培訓資源包括時間和環境。

如果時間有限,對學員的要求則不能太高,只能停留在簡單了解階段;如果環境受限,比如有些課程需要戶外操作,課堂上對學員的培訓目標也只能是「描述出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而不能達到「學員現場熟練演示」的培訓效果。

教學條件主要指企業和培訓對象對培訓形式的接受度。

要想直接和深入地實現態度的改變,需要充足的時間及教學手法的多樣性甚至非常規性,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把握不好就會進入類似體罰、甚至超越「倫理底線」的非常規培訓形式等誤區,讓人覺得不可理喻。

與學員實際開展的業務有關

業務的要求會對學習需求產生直接影響。在了解學員工作的基礎上,可通過將業務具體要求與關於目標水平的描述(見圖表1)進行比對,最終確定需要學員達到的目標水平。

選擇合適的動詞

寫目標時需要挑選表現性動詞或用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培訓目標更清晰、可衡量。

了解、掌握、明白、學會、希望等詞,都過於模糊,在書寫培訓目標時應儘可能避免使用。

總體來說,可以針對三類學習內容的不同層次,選擇不同的動詞來表現培訓目標。可參考三類學習內容常用的表現性動詞表(見圖表2),根據對培訓目標水平的界定結果靈活選擇。

調整語言的表達格式

任何工具的廣泛應用必須基於一個前提——簡單實用。這兒有個捷徑:「對象 · 條件 +(動作+內容)× N」。

對象即學員;條件為學習和演練的時長;動作為表現性動詞;內容為所學習的知識;N為多個培訓目標。

活學活用:

根據這個公式,一個培訓目標可以表述成,通過3小時的學習和演練(條件),學員(對象)能夠:

? 描述出(動作)車床操作的動力原理(內容);

? 畫出(動作)車床操作的原理圖(內容);

? 指出(動作)案例中的故障點並列出整改措施(內容)。

講真,這篇文章就想教你做好一件「小事」!

但只要涉及人才培養的,都不會是小事。你懂的,老闆自然也懂的……

本文來源於《培訓》雜誌3月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培訓雜誌 的精彩文章:

培訓人,微課了解一下
學習丁香園,做一隻既懂業務又有溫度的「獨角獸」

TAG:培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