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中的葫蘆

《紅樓夢》中的葫蘆

《紅樓夢》中有幾處提到葫蘆。第四回的題目叫「薄命女偏遇薄命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既有「葫蘆僧」,又有「葫蘆案」。不過這裡的「葫蘆」非指實物,而是一種修辭方法,實指「糊塗」。以「葫蘆」諧音「糊塗」,早在宋元時就相當流行,原作「葫蘆蹄」,又作「葫蘆提」「葫蘆題」。如宋張耒《明道雜誌》就有「安能霹靂手,僅免葫蘆蹄耳」之句,其後戲曲作品中用得最多。如「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只不如葫蘆蹄每日相逐趨」「和你也葫蘆題了也」等。

《紅樓夢》提到葫蘆實物的地方有兩處。第四十二回寫平兒對劉姥姥說:「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和豇豆、扁豆、茄子乾子、葫蘆條兒,各種乾菜帶些來。」

對這裡提到的「葫蘆條兒」,一位紅學家多年前曾解釋說,不是指一般的葫蘆,而是指「西葫蘆」,也就是現在經常做菜的那種。此說有誤。

其實葫蘆可食,自古就有很多記載。《管子》:「六畜育於家,瓜瓠葷菜百果具備,國家之富也。」其中的「瓠」即葫蘆,說明當時葫蘆不但可食,而且是國家富足的象徵之一。

葫蘆在古代的吃法也很多,歷代農書都有記載。如元王禎《農書》載:「瓠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煎作果,可削條作干……」

同時的《農桑揖要》還介紹了茄子干、葫蘆條的做法:「做葫蘆茄干、茄切片,葫蘆、瓠子削條,晒乾,收依做乾菜法。」平兒口中說的「茄子乾子,葫蘆條兒」正是指此。

《紅樓夢》另一處提到葫蘆,是在「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卧怡紅院」一回中。這回寫櫳翠庵的小尼姑妙玉拉寶釵、黛玉到房內飲茶,寶玉亦尾隨而至。

茶是用五年前的梅花雪烹制的,用的茶具也很怪,是三件老古董,其中寶釵用的是「分瓜瓟斝」。「斝」又稱「爵」,是用青銅做成的一種酒器,當然用來喝茶也未嘗不可。

「瓟」多寫為「匏」,即葫蘆。「分瓜」字比較罕見,古代字書只雲「瑞瓜」。其實,此處之「分瓜」就是指瓜而已,並不像紅學家分析那樣,有多麼深刻的寓意。

古人認為葫蘆屬瓜的一種,故文人筆下「瓜匏」「匏瓜」常常連用。如「援瓟瓜兮接糧」「懼匏瓜之徒懸」「浙中人因食瓜匏,多要發吐瀉霍亂」等,故此處「分瓜瓟」實則專指葫蘆,而「分瓜瓟斝」就是用葫蘆做成的飲器。

至於沈從文先生將「分瓜瓟斝」確指是明清時期的宮廷范制葫蘆器,聯想雖有一定道理,但不乏可議之處。以葫蘆盛酒、飲酒,歷史悠久,《詩經》中就有「酌之用匏」的句子,後世詩文也有大量用「匏樽」飲酒的記載,而以葫蘆飲茶卻不見有載。

茶具有茶瓢,只是形狀像瓢,質地則是陶瓷一類。原因是葫蘆質地糠松綿軟,盛熱水容易破裂,茶也會變味。再者,明清的范制葫蘆都是套模而生,雖然清宮有大量精美的匏制碗碟杯盤等,但都是用作文房把玩,並不能真的用來喝水吃飯。

更重要的是,范制葫蘆對造型有嚴格要求,做碗盤可以,做斝則不行。因斝的造型獨特,有三隻尖細的高足,這種形狀用金屬、陶瓷製造輕而易舉,而用套模的方法讓葫蘆生長出來,絕無可能。

作為《紅樓夢》的讀者,只要把「分瓜瓟斝」理解為一種葫蘆飲器就行了,不必深究是如何做的,更不要對其寓意作過度聯想。(作者:孟昭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葫蘆 的精彩文章:

他在清代為皇帝作畫 傳世之作實為葫蘆烙畫好題材

TAG:天下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