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和丈夫吵架的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和丈夫吵架的

作者:meiya

來源:meiya(ID:OneStepUp)

有朋友在微信上問我:「你的婚姻是不是很幸福呀?」

我開玩笑地答:「一般幸福吧!這段時間孩子睡得好了,我又比較忙,看老公還比較順眼。」

朋友回復:「哈哈,怎麼感覺你的幸福跟你老公沒啥關係?」

這一次我認真嚴肅地回她:「一個人幸福不幸福,跟老公(伴侶)是什麼樣的人關係挺大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她怎麼處理跟老公的關係。」

為了生動地說明這一點,我舉了一個近期和大衛吵架的例子,這是大半年來,我們第一次因為意見不合發生這麼大的衝突。

上周的某個下午,春光無限,陽光明媚,我和大衛騎著自行車帶著女兒小巴掌去公園玩。小巴掌坐在她爸爸自行車前置座位上,手裡拿著打開的一支泡泡液。

騎到半路時,天氣有點熱,我們停下來脫衣服,整理東西。小巴掌這時候在玩她的泡泡,她把泡泡液全倒在地上了。

補充一下背景信息:這支泡泡液是我5分鐘之前在小區的小店買的。在此之前我給小巴掌做午飯,喂飯。吃飽飯之後換衣服。

大衛在家裡用買的濃縮泡泡液自製了一支,但是卻吹不出多少泡泡,我又加工了一下,結果泡泡更少了。小巴掌看到剛做好的泡泡液,就要玩,在門口的走廊上玩,坐在自行車上玩不肯下來,不讓她玩就大發脾氣(那幾天,一歲多的她自主意識爆棚,稍不順心就大叫大哭),怎麼勸都不肯去公園。

我只好把泡泡液倒了,然後抱著哭鬧的她,一邊安撫她一邊下樓乘坐電梯,答應給她買一瓶新的。丈夫和公公則幫忙推著兩輛自行車下樓。

小巴掌很快被安撫下來,我們騎著自行車在小區的商業街買了新的泡泡液。我也是自討苦吃,當時就把瓶子打開了,小巴掌鬧著馬上就要玩,她非要自己拿著泡泡液。我只好再次安撫好她,把她放在自行車座位上,出發去公園。

然後不到五分鐘,新買的泡泡液全倒光了。

這個點成了壓死駱駝(我)的最後一根稻草。疲憊不堪的我崩潰了,沮喪地坐在路邊的草坪上,我對著大衛說:「你為什麼就不能扶一下她的泡泡液?我真的崩潰了,不想去公園了。」

大衛說:「我就不想扶,反正早晚都要倒掉的。」他接著勸我:「趕緊騎上自行車走吧,天氣這麼好,不要浪費時間,寶寶在看著我們呢。」

我準備強打著精神騎車繼續上路,對丈夫說:「我不是生寶寶的氣,我是生你的氣,你為什麼就不能扶一下她的泡泡液?你就在她旁邊,而且她是慢慢地倒掉的,你完全可以扶一把。」

大衛答:「我就不想扶,我覺得也不需要扶,早倒早好。她自己拿著打開的泡泡液好幾分鐘沒有倒掉,我已經很意外了,反正早晚都會被她倒掉的。」

我再次崩潰,覺得他根本就沒有抓住我講話的重點,根本不理解我: 「重點是你不去扶一下。我現在很生氣,很崩潰,根本沒法和你們去公園了,我要騎車回家,我需要一個人冷靜一下。我覺得現在和你們分開一下比較好。」

接著,我就騎車走了,一路上我都在消化自己的情緒。一方面希望大衛按照計劃帶著女兒去公園,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來追我,來哄我。

騎了一會,發現他們沒有跟過來,我就停了下來,緩緩地推著車子在路上走,邊走邊思考我們剛才發生了什麼。

我真的很生氣,覺得這個男人做什麼事情都是慢半拍,又被動。平常孩子摔倒了不懂扶,泡泡液倒了就在旁邊也不願意扶。原本我很期待帶著孩子去公園吹泡泡,度過一個愉快的春日午後,都被他毀了。

離婚算了,反正有他沒他日子都是一樣過,要這個男人有什麼用?!

推著自行車,我走到了家附近的濕地公園,決定騎著自行車,在公園裡轉悠,一個人冷靜冷靜。

我一個人騎行在茂密的林蔭路上,感受著春風拂面的溫柔,騎到江邊看船,看江水波濤拍岸,看新抽出綠葉的柳枝隨風擺動。

就這樣過了一個小時,我的氣也消了大半,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糟糕,覺得「扶不扶泡泡液」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只是太累了,之前在和泡泡液死磕,意志力消耗殆盡,最後泡泡液灑了才讓我這麼崩潰。

在我一個人呆著的期間,大衛給我打電話,發信息,發圖片,各種誘惑我他們所在的公園有多美,但是我的手機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所以,我們一直沒有聯繫。

我從濕地公園裡出來,看到不遠處的馬路上,丈夫帶著女兒回來了,我忍不住笑了。大衛也看到我了,帶著女兒過來找我。就這樣,我在路上偶遇了我溫柔的老公和漂亮的女兒,陽光還那麼好,覺得那一刻人生好幸福。

我們一家三口又到路邊的公園玩了好一會,雖然沒有吹泡泡,但是我們在河邊玩水,看河裡游泳的小野鴨,看天上的飛機,看別人釣到的小魚,還遇到一隻特別好玩的小狗,小巴掌和它玩得很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大衛再次討論起我們爭吵的點「要不要扶泡泡液」這件事。他認為沒必要扶,而我認為他應該扶。他不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什麼錯誤,他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倆對一個事情的認識和標準不同而已。我也認同他的觀點。

最後,我們達成了共識。

我說:「下次我們再遇到孩子倒泡泡液的這種情況,你可以為我扶一下。你可以想,『我老婆希望我扶,我扶了,我老婆會高興』,你願意為我這樣做嗎?」

他答:「我願意,下次我可以試試,但是人都有慣性,第一反應可能還是自己自動的思維和一直以來做事的習慣。我沒法保證一定就能做到,可能我會反應慢一點。」

我答:「我可以接受。」

我們還談到當我感到疲憊的時候,大衛可以多帶帶孩子,讓我休息一下。夕陽西下,我們一家三口人經歷了爭吵與和好,騎著自行車快樂地回家了。

接下來就分析一下我們的這次爭吵。

其實像我們這樣,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產生摩擦在很多夫妻的日常相處中都會發生。因為對一件事的做法、看法不一致,有差異,而產生爭吵更是非常普遍。

為什麼有的夫妻會因為差異吵到要離婚,有的夫妻爭吵後關係反而更親近了,關鍵在於爭吵的過程中溝通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同。

談自己的情緒感受,而不是一味指責對方。

雖然我很生丈夫的氣,但我並沒有一味指責他,更多的是告訴他,我的情緒,我的需要(我崩潰了,我需要自己一個人呆一會,冷靜一下)。

學會理解、分析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我理解自己崩潰是因為那一天我太累了,早上寫文章,中午給孩子做飯、喂飯,還一直在安撫和處理她時不時產生的哭鬧情緒。

泡泡液倒了我這麼生氣是因為現實和我的期待不一致。我期待丈夫去扶傾倒的泡泡液,我期待我們和孩子在公園可以開心的吹泡泡。

當現實和我們的期待不符時,我們容易因為挫折、失望而生氣,而不滿。我知道,通過做運動和在大自然裡面走一走可以幫助我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在和伴侶發生爭吵,產生情緒的時候,既不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情緒因何產生,也不知道該怎麼緩解和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反而,借著情緒越吵越厲害,最後彼此都非常受傷。

不爭對錯,而是真正看到並且接受彼此的差異。

剛開始,我還覺得大衛不扶一下傾倒的泡泡液是他的錯,我活在自己的「應該」里,覺得他就「應該」扶。

但是實際上,很多事情沒有對錯,沒有應該不應該,只是角度、立場、做事方式、思維方式、選擇不同。

因為是我買的泡泡液,因為我很想和女兒玩泡泡,因為我覺得他就站在邊上,所以我覺得他不扶就是錯,可是站在他的角度,不扶並沒有錯。

後來,我放下了對錯,真的接受我們在這個事情上處理方式就是如此不一樣。

關係好的夫妻都是不爭對錯,而是看見並且接受彼此的不同,包容彼此的不同。

關係不好的夫妻則總是在爭對錯,非要覺得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非要對方和自己一樣,非要糾正對方,非要對方認同自己。最後,爭贏了對錯,卻輸掉了關係。

懂得適時地做出妥協和讓步。

婚姻關係是一種融合,這決定了在很多事情上,處在關係中的兩個人必須做出妥協。你沒法像一個人時那麼自由,但你也會收穫兩個人的快樂。長期的夫妻相處之道想要成功,需要彼此相互的妥協,適度的進行讓步。

很多伴侶在爭吵中,寸步不讓,有的時候對方示好了,給出修復關係的信號之後,他也不肯接住,結果導致新一輪爭吵再一次爆發。

有句話說,給個台階你就下。對方如果已經表現出想要和好,或者修復和改善關係的跡象時,我們要見好就收,不要再為了賭氣,逞口舌之快,與之爭吵。

爭吵之後願意復盤,願意一起努力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復盤,是圍棋術語,指每次博弈結束以後,雙方棋手把剛才的對局再重複一遍,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對這盤對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雙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

爭吵中的復盤,是兩個人在爭吵之後,待雙方情緒平復下來,開誠布公地討論爭吵是如何發生的,各自真實的想法、需要、期待是什麼,去看看兩個人爭吵的關鍵點在哪裡,討論下次如何可以避免類似的爭吵。

我和大衛最後達成了一致,我提出了自己的需要,希望他為我做到什麼,他也願意嘗試,但不能保證他一定做到,而我也能接受。

在諮詢中,我遇到很多夫妻非常迴避爭吵之後的復盤,很多人爭吵之後,會當成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該幹嘛幹嘛。

他們沒有討論、沒有分析、沒有反思、兩個人沒有一起思考「下次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辦」,看起來這樣的做法和諧又省事,殊不知這樣偷懶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同樣的爭吵一次又一次發生,一次又一次破壞兩個人的親密關係。

彼此也因為長期假裝沒事,實則積怨不斷深埋,導致新仇舊恨越來越多,積怨無法化解,關係走向破裂。

沒有成長的婚姻,只是按照日常的慣性日復一日的往前走,很難擁有幸福又有活力的親密關係。

總結一下,怎樣更有建設性地吵架?

不一味指責對方,而是多談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期待。

先處理好各自的情緒,再處理事情。

不爭對錯,而是看清差異,接納彼此的不同。

學會適時的妥協,見好就收。

事後復盤,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或許你還想看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壞情緒來臨怎麼辦?這裡有一組支配小妙招
關於婆媳問題,我一直三觀不正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