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晚上46個high C很牛很牛,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
2018年元旦後國家大劇院上演歌劇《泰伊思》,「沉思」久久縈迴在聽眾耳畔;春節之後,隨著另一部歌劇——多尼采蒂的《軍中女郎》上演,「高音C熱」逐漸升溫,在3月14日的首演之夜達到沸點。這一晚,飾演劇中男主角托尼奧的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在第一幕的詠嘆調「啊!朋友們多麼快樂的一天」,不僅將譜上的9個令所有男高音膽寒的高音C燦爛地唱出,聽眾將熱烈的鼓掌一直持續到歌唱家向樂池裡的指揮家示意,將這段詠嘆調後半部分「返場」。而這次,石倚潔居然遊刃有餘地又多饒了一個高音C,9個高音C變成了10個!16日晚的演出又輪到石倚潔這一組歌唱演員,他再次將9個高音唱完後,他沒有返場再唱。但在18日最後一晚演出中,他又將「多麼快樂的一天」演唱了兩遍,這次是18個高音。熱心的聽眾迅速對石倚潔的《軍中女郎》高音C進行統計——三晚飆「high C」總計46個,何等不可思議!
石倚潔飾演托尼奧
聲樂藝術中的高音C,音高為鋼琴鍵盤上小字三組的C音,已經接近非假聲男高音歌者音域的上限,有男音的禁區和試金石之稱。雖然有的歌唱家如老一輩大師卡魯索、吉里能唱到更高的高音D,1951年出生的美國男高音羅克韋爾?布萊克跨越兩個半八度的寬廣音域能抵達高音E,但在聲樂藝術中,能穩定而漂亮地演唱高音C的男高音,是歌劇舞台上享有崇高地位的人,而需要男高音接連唱出9個高音C的《軍中女郎》,是讓男高音愛恨交加的劇目。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正是在倫敦皇家歌劇院上演的《軍中女郎》中,未滿31歲的帕瓦羅蒂因9個噴薄而出的高音C而贏得「high C之王」的稱號。5年後的1972年2月,帕瓦羅蒂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再次飾演《軍中女郎》中的托尼奧一角,這一次,他輕而易舉唱出的9個高音C創下了謝幕17次的紀錄。
石倚潔的高音集中、明亮而銳利,絲毫沒有顯示出向可怕的高音跳躍的艱難與吃力感。事實上,在數年前的2014年10月國家大劇院製作上演的多尼采蒂另一部歌劇《唐帕斯誇萊》第二幕詠嘆調「我要找尋一個遙遠的地方」中,在最後「fedel」(忠誠的)一詞的「del」上,石倚潔曾像前輩同行阿爾弗雷多?克勞斯和弗洛萊茲一樣,奮力從高音A躍升到壯麗的高音降D,那是令歌劇迷們狂喜的時刻。
石倚潔飾演托尼奧,薩比娜·普埃托拉斯飾演瑪麗
此次《軍中女郎》中的另一位托尼奧是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年輕男高音皮耶羅?阿達尼,他不僅完整唱出了9個高音C,而且也和石倚潔一樣在聽眾的熱烈要求下將「多麼快樂的一天」又唱了一遍。但他的演唱足以反襯出石倚潔的卓爾不凡,因為,為了抵達高音C,皮耶羅?阿達尼採取了一種與高音C到來之前不同的、更靠前的發音位置,雖然9個高音C的音色是一致的,但給聽眾的感覺好像是這9個高音C突然換了另一位嗓音不同的歌唱家演唱,如果不是在現場,會以為像在當初錄唱片所採取的權宜之計一樣:一位歌唱家唱到最高音而力所不逮時,另請一位歌唱家演唱那一個或幾個高音「塞」到錄音中。
不少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去聽《軍中女郎》就是沖著9個高音C的。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欣賞高音C的美,這其中就包括最早為男高音寫下高音C的偉大作曲家羅西尼,他曾經說,高音C讓他想起來公雞被割斷喉嚨時發出的尖叫。固然,對於大多數聽眾,聽高音C是激動和滿足的時刻,但歌劇院里更充分、更高的體驗,其實屬於那些不只是聽高音C的人,因為,如果將注意力過分集中於高音C,有可能忽略這部歌劇更多的美和意蘊。
薩比娜·普埃托拉斯飾演瑪麗
此次兩位男高音的表演均相當出色,成功地塑造了有幾分呆萌氣質的瑞士蒂羅爾山區年輕村民,他在捨生相救一位跌下懸崖的姑娘後陷入對她的迷戀,而這位姑娘有著與眾不同的身世——這位芳名為「瑪麗」的姑娘是一位「軍中女郎」,當初她在襁褓中被法國「二十一軍團」的士兵們收養。在劇中,她上場後的第一個唱段就是向聽眾「自報家門」:「戰火紛飛,我呱呱墜地;戰鼓隆隆,於我如天籟。我無所畏懼,邁向榮光。祖國必勝!這就是我的戰歌!」以3/4拍活躍的中板速度在明朗的G大調上唱出的旋律,與唱詞一道,瞬間將這位軍中女郎的形象鮮明地呈現在聽眾面前。而與一般詠嘆調不同,這一唱段並非瑪麗的獨白,而是穿插著她的養父之一蘇爾皮斯下士的演唱:「多麼美妙的一天!老天把你送到我懷裡!你的哭聲打破了軍營的寂靜。」在父女間的對話中,透著世間最溫暖的親情。瑪麗的父愛不限於老下士一人,而是軍團中的一群官兵:「你們每個人都是慈祥的父親,讓我愉快地騎在肩上。我是軍團的女兒,你們的行囊,就是我的搖籃!」這位自幼在軍人們的呵護下快樂成長的「小女漢子」活潑而深情的演唱翱翔至嘹亮的高音區結束。
誠然,這樣的劇情,按照歌劇史學家傑里米?康芒斯的觀點,所指向的是理想化的樂觀主義愛國主義而非現實,加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在對人性的探索與揭示方面,歌劇《軍中女郎》所達到的深度根本不可能與很多戲劇傑作相比。而且,作戰行軍的士兵們收養孤女並在至少近二十年間將她養大,細究之下可信度並不高。但這部表現軍營中的父愛和愛情的歌劇,在豐富優美的旋律、歡樂洋溢的合唱和振奮人心的鼓聲中,成為歌劇舞台上富有吸引力的作品之一。
薩比娜·普埃托拉斯飾演瑪麗,石倚潔飾演托尼奧,武洋飾演白熊
兩位瑪麗的飾演者在聲樂方面都非常精彩,在貫穿導演的表演思路上有著驚人的一致——著力塑造陽光而率直的「女漢子」。與石倚潔同台的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薩比娜?普埃托拉斯表演更加自然,嗓音也更加圓潤。與皮耶羅?阿達尼搭檔的女高音歌唱家郭橙橙有時顯示出表演的痕迹。但非常可貴的是,她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流暢的法語保證了這一角色的光彩。其他參演歌唱家,如與郭橙橙搭檔飾演蘇爾皮斯下士的男中音歌唱家劉嵩虎和飾演貝根菲爾德侯爵夫人的管家奧坦西斯的王鶴翔,均操著至少聽起來十分流暢的法語。
《軍中女郎》雖出自義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之手,卻是以法語演唱,而且劇中有數量可觀的法語對白,此劇是為巴黎喜歌劇院創作的,而該劇院當時上演歌劇的慣例之一是包括對白,35年後同樣由巴黎喜歌劇院上演的比才創作的《卡門》,也是如此。對於歌唱家,外語對白的難度通常超過用外語演唱,國家大劇院此次製作的《軍中女郎》在這一方面顯示出非常可貴的對原作的尊重。
義大利導演皮埃爾?弗朗切斯科?馬埃斯特里尼,像他此前在國家大劇院執導《唐帕斯誇萊》和《愛之甘醇》時一樣,也大膽運用了相當多的穿越手法,包括將劇情從19世紀初「拖拽」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托尼奧穿的上衣是色彩艷麗的衝鋒衣。在演奏序曲時,聽眾看了一小段「電影」,講述了瑪麗被士兵們發現和收養,以及其懸崖遇險被托尼奧搭救的前情。
《軍中女郎》「聽點」「看點」頗多,絕不只有高音C。一葉障目固不足取,「high C障耳」豈非亦然?
文| 王紀宴
攝影/凌風
本文刊載於20180323《北京青年報》B7
※從「雖遠必誅」到「強者無敵」:「有關部門」與觀眾的一次審美默契
※《大世界》比《瘋狂的石頭》高明多了,它讓我想起了托爾斯泰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