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詩人〡李犁《烹詩》系列失火:優雅和愛情
遼寧詩人
專欄
【推薦語】
2017年3月1日,著名詩人李犁的詩歌評論集《烹詩》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詩壇引起反響,已數次再版。許多有影響力的網路媒體競相轉載這本書的電子版。這部文集緣何受到詩歌圈子如此集中熱捧?其中內容到底有哪些獨到之處?
現經作者授權,《遼寧詩人》微刊自即日起,將陸續推送《烹詩》的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舊火(情感失諧之火,以及衍生出的缺失和幻覺)
優雅和愛情
大凡讀者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就是通過作品透視的蛛絲馬跡,去猜想和印證作者本人。越是喜歡的作品,越想了解作者是個怎麼樣的人。而詩歌離心靈最近,也最易於泄露詩人的隱秘,所以詩人更容易在詩歌中留下自己的影子。所以當我讀到明顯超拔於滾滾紅塵之上的詩歌,就會猜想作者本身是不是一個超凡脫俗的女人?詩中的精粹明凈是不是作者現實中的生活?還有語言下面奔涌的激流和惆悵,是否就是潛伏在作者血液里的激情和憂傷?!
想著想著,一個妙曼的女子就從文字中走出,帶著遙遠的十九世紀的高貴和彷徨,還有不染塵世的清風和晨露:「我在夢中向你描述那隻眼睛/就像描述/一個世紀前的愛情//它微微上翹的眼梢/坦白得像蜻蜓透明的雙翅/向天堂滲透/決不沾染世上的粉塵/哪怕給它一張綠色的盾/它也只當作陌生的/面具,片刻丟失//它那麼容易害羞/躲進海水深處,獨自閃爍/只等著遠方的哨聲,和那顆/最亮的星辰出現//我在夢中/向你描述那隻眼睛/你看見那光亮、那嫵媚、那憂傷了么? //或許,今生今世/你再也見不著它了……(《那隻眼睛》)」
我把這眼睛理解成作愛情的信物。它透明、不染粉塵、還明亮、嫵媚、憂悒。它不屬於現實的,因為它是「夢中的描述」並在向「天堂滲透」,它也不屬於現在,因為它是發生在「一個世紀前的愛情」。而且從整首詩所散發的氣息來看,超然得與現實隔著一個重洋。作者所嚮往的境界,屬於遙遠的夢想和過去。在詩人看來只有過去和未來才是最美好最純凈最詩意的,那詩中的雨露和芬芳,像沉睡在舊時代木樓梯的沉香,像月光下碎銀的清香,還有點秋雨中梧桐葉子的迷香;有點憂悒但不悲傷,有點凜冽但不寒冷。詩歌滿滿的都是追憶和幻想。
這是一種遠。遠是篩子,篩去一切不如意,只剩下理想、愛和美。也就是詩,詩化了的現實。與不寫現實中的事物一樣,很多優雅的詩也不寫現在的事情,詩的鏡頭對準的是經過淘洗後的往昔。過去的冬天和秋日,上個世紀的故事,巴赫的時代,朱麗葉的愛情,直至一百多年前巴黎的碎石路。尤其是十九世紀,看似過去時,其實就是高貴優雅的坐標和象徵。於是,所有的情境和典雅都由這個時間展開和延伸。
十九世紀,那是個美好而純潔的時代,男人想做君子,女人要做貴婦。即使生活變化萬千,男女高貴的氣質決不能降落。而那個時代最耀眼的風景就是騎士與公主的愛情。詩人尤其是女詩人繼承了這樣的品質,對愛情堅貞又堅定,感情激烈又深情。而且拒絕平凡和瑣屑:「昨日/我們焚燒/你是泥,我便是水/火焰是激情,一遍遍/將你我煅造、融合/直到我藏進你的體內/化為涓涓細流,輕輕吟出//……//你——/我廢墟中誕生的愛情/你可願,拂去泥沙,露出光華/來到滿目青山面前/將我低聲呼喚……(《祭大窖》)」
借燒陶來喻愛。即使在烈焰面前,最後一句,女詩人也沒束住自己的柔婉。但這畢竟是愛情的宣言,態度一定要絕然和凜然,甚至寧可粉身碎骨,也要使愛情完美的氣魄和決心。這樣的詩歌和愛情就像這陶器本身一樣美麗和完滿。但是不是也像陶器一樣,脆弱得讓人提心弔膽,激情燒制的愛情能走多遠?
愛情與女詩人就像燈與光,亮了就是詩,熄了就是泥濘,一熄一亮就是呼喚和傾訴,就是美漸漸燒製成形。愛情就是女詩人的命,就是不直接寫愛情,她也用愛情的關係來比喻和切入詩歌。人與自然,世界與萬物,她都會以自己深陷其中的角色傾訴和表達。在她眼中愛情無處不在,又孤獨世外;幸福無邊,又悵惘無限。但不管愛情能否實現,是否完美,她決不妥協決不墮入紅塵,決不低下高貴的頭顱。這就是詩歌優雅高貴的內驅力。所以女詩人寫的愛情雖是男女情愛,更是她撫摸世界與世界對話的一種方式,是一種隱喻:「你不打算走了,我知道/打從這根幽秘的觸鬚從窗外探進的一刻/我就清楚的知道/可是,我是多麼枯燥無味啊!//掐指算來/過去多少個斗轉星移的時日?/你替我采星光數風景/打開皮膚的拉鏈看體液浸透的碎片回放……可是,我曾經昆蟲般纖敏的情感夢一般的冰藍去了哪裡?/而手頭的籌碼只有一個/就是愛/我暗自憂傷/這個夜晚/我看見你從窗外伸進的觸鬚又前移了一寸(《窗外》)。
樹枝喻人。借樹枝對自己的愛人和愛情講述澎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萬般滋味。詩歌也突然有了萬種滋味,是那種深遠又無孔不入的況味,那是一種哀愁一種期待,一種瀰漫的傷感,一種曠闊無邊的悵惘和又不能放棄的瞭望。輓歌似的寫作證明只有女詩人才是永遠的抒情詩人,那種疼痛和惆悵在詩中蘇醒並飄零。很純粹,像她們的內心,乾淨純潔柔軟,也許一碰就碎!
這一切讓我們想到詩歌的主人公確實不應該生活在當下這個烏煙瘴氣時代,她們也確實應該住在十九世紀的海邊或者森林中的城堡里,面前是鮮花、蠟燭、壁爐,也許還會有一架鋼琴。一個穿著寬大而又華麗衣裙的女子,正站在窗前,面對黃昏,吟誦著石沉大海的詩篇。而內心卻等待有位騎士正打馬而來。
現在早已不是詩情畫意的時代,沒有騎士也沒有貞女,更沒有了浪漫的愛情。愛情在慾望和捉襟見肘的生存面前變得那麼膚淺實際並脆弱得不堪一擊。但是女詩人們沒有放棄,她們把愛情視為一個理想,也把理想看得像愛情一樣純凈和寶貴。她把這些品格都寫進詩歌,用詩歌保護著這人性中微弱的光芒,並用詩歌來給自己豎一道與世俗的屏障。詩歌對於她,是對美和理想的堅持與守望。
而堅守的不僅是她們人生的立場,還有詩歌的品質,和頑固不化的傳統的詩歌原則,那就是永遠的抒情,永遠的美,永遠的高高在上。並用盡全力挖掘內心的寶藏,直到把自己點燃並化為灰燼。所以她們的寫作並不考慮角度,而是直接的硬碰硬的抒情。失衡的情感給了她無限的創造力,也讓詩歌的節奏和流速變得短促而迅速,快而急。有時又隨情感的凝滯而呈舒緩,舒緩如酥雨,慢慢地將眼睛濕潤,將靈魂融化。這讓她的作品更適合吟誦。
讀這樣的詩最好是冬夜,很深很深的時刻,雪花靜靜地飄落,爐火悄悄地升騰,孤獨慢慢地滋長,心開始下意識地想念遠方的愛情和不能相見的親人:「我要尋那彼岸零落的花瓣,去哪裡/有誰能告訴我,當太陽西沉的時候……」
(引用詩句均出自周亞的詩歌)
喜歡讀書的朋友,請登錄淘寶,搜索書名即可購買,定價39元,網購27.30元(含郵費)。
李犁簡介:
父母起的名字是李玉生。遼寧人。就讀北京師範大學文藝美學研究生班。上世紀八十年開始寫作詩歌和評論。2008年重新寫作,評論多於詩歌。出版詩集《大風》《黑罌粟》《一座村莊的二十四首歌》,文學評論集《烹詩》《拒絕永恆》,詩人研究集《天堂無門——世界自殺詩人的心理分析》;有若干詩歌與評論獲獎。為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副秘書長,遼寧新詩學會副會長。
專
欄
【遼寧詩人微刊】
顧問:李松濤
總編:萬琦
副總編:峻岭、王誠
主編:秋子
副主編:姜群、崔迪、程雲海、劉一冰
【本刊宗旨】
關注詩壇動態,宣傳遼寧詩人、遼寧詩歌,為遼寧詩人及詩歌愛好者打造詩歌創作、交流平台。
【合作媒體】(排名不分先後)
《詩潮》
《遼河》
《遼東詩詞》
《烏蘭山》
《白天鵝詩人》
《燕都詩人》
《安源詩刊》
《風荷》
《映山紅》
……
(陸續添加中)
【關於讚賞】
讚賞的百分之七十作為稿費發給作者,其餘百分之三十留作微刊運營,稿費低於五元不發。(稿費自作者推文後一周發放,超過一周後的讚賞不再發放)。
※遼寧詩人〡你給我曾經,我給你永恆——「紀念詩人張捷」作品專輯
※遼寧詩人〡特別推薦第008期
TAG:遼寧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