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原來這裡才是藏人心中真正的聖地
總有人會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哪個更好看?
其實,這兩個地方給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到大昭寺看的是佛,而到布達拉宮,則看的是宮殿。
布達拉宮猶如坐落在雪域高原上的紫禁城,她是一座凝結了西藏文化、藝術和珍寶的璀璨宮殿。布達拉宮的建築風格鮮明的代表了藏傳佛教的文化藝術特點和典型的西藏政教合一的民族傳統。宮內的壁畫佛像佛經幾百年來完好如初的珍藏著,幾千上萬尊金銀銅玉石鑄就雕刻的佛像被虔誠的供奉著,特別是自五世到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肉身被供奉在製作精美巨大的金銀塔內,這些佛塔所用金銀用噸記珠寶幾萬顆,在這裡金銀珠寶一錢不值,有的只是對佛祖的虔誠的信仰。這點和位於後藏樸實無華到甚至有些簡陋的紮實布倫寺相比,簡直是富麗堂皇的令人咂舌。
而大昭寺則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西藏的寺院多數歸屬於某一藏傳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則是各教派共尊的神聖寺院,其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寺廟最初的名字「惹薩」後來成為這座城市的名字,並演化為今天的「拉薩」。因此,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作為「西藏的眼睛」,在西藏宗教文化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一直是各種重大佛事活動的中心,每日來此轉經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大唐尺尊公主入藏建造了這座寺廟,經過後世的不斷修繕增建,最終形成了龐大的建築群。遠遠看去,白牆紅頂的建築上,是醒目的大金頂。兩桿裝飾華麗的巨大旗杆高聳入雲,靜靜佇立在廣場上。一個巨大的焚香爐噴不斷吐著氣味芳烈的藏香濃煙,寺頂門口上面的金法輪和兩隻護法輪的金羊籠罩在藏香的煙霧之中,俯瞰著匍匐在大昭寺門前虔誠祈禱的人群。他們長時間的匍匐在大昭寺的門口,心無旁騖的匍匐在地,雙臂伸直,面朝地面,雙目緊閉,口中念念有詞。頌完一段經文,起身行禮,再次匍匐在地,周而復始的一次次重複著這些動作。不遠處,還有著陸續加入的虔誠教徒,有的甚至是從極其遙遠的地方,一步一叩首的磕著長頭前來朝聖,一路上的艱辛在他們的衣著和行囊上留下了痕迹,但他們的臉上始終是平靜的,完全幸福的陶醉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裡,眼前的一切在他們眼裡根本就不存在。
和布達拉宮一樣,大昭寺對於藏民是不收費的,藏民在中午強烈的陽光下排著長長的隊伍背著大桶的酥油、托著哈達一個緊挨一個慢慢挪動著腳步等著進入夢想的殿堂。遊客們則需要花85元買上一張門票,不同於布達拉宮,這裡的門票相對好買。
來大昭寺看佛,指的是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而拉薩之所以被稱為「聖地」,就與這座佛像有關。大殿通道入口處右側就是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畫上講述七世紀時的拉薩和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故事,以及大昭寺的歷史。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與布達拉宮的內部一樣,進入大昭寺同樣不能夠拍照。昏暗、窄小且擁擠的殿內摩肩接踵,一股股熱氣裹挾著酥油燈的氣味撲面而來,腳下的路高低不平,行走起來要格外小心。虔誠的藏民拎著大桶酥油排著隊,擠進黝黑的狹窄的殿堂把酥油倒進燈火幽明的酥油缸里,站在原地閉目禱告著什麼。身邊的遊客則在努力的探著身子,想在幽暗昏沉中看清壁畫和佛像的真容。好不容易擠出擁堵的大殿,終於可以深深吸一口室外帶著藏香味的的空氣,小娘子心中不免有些遺憾。大昭寺著名的喇嘛尼瑪次仁曾經說過:「到拉薩沒去大昭寺就等於沒去拉薩」。但剛剛擁擠中的匆匆一瞥,有太多的細節沒有看到,讓人心有不甘。也許下一次再來,應該選擇人流更少的淡季,請上一位導遊,聽他認真講講那些珍貴壁畫和佛像中所蘊含的故事,那樣才算是真正來過大昭寺,來過拉薩。
逛完大殿,可出門繞大殿一周,那裡有緊密相連的380個轉經筒,邊走邊推動轉經筒是很多虔誠的信徒必做的功課。同時,也別忘了登上三樓平台,這裡是遙望布達拉宮、俯瞰大昭寺廣場好地方。站在平台四下眺望,屋頂的巨大的金法輪和兩隻金羊彷彿觸手可及。頭頂火辣辣的太陽讓「日光城」不負盛名,金燦燦的漢式風格的金頂和斗拱明晃晃的泛著金光,藏式的碉樓、雕梁和主殿二、三層檐下排列成行的103個尼泊爾風格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相得益彰,在這個混搭了藏、漢、尼泊爾和印度風格的,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中,這一切卻顯得格外和諧,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規式,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游!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駕游,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驚!三亞春節兩居室的民宿要2000多!想去三亞長住過冬該怎麼辦?
※故宮秘密多,明朝留下的缸寧可凍上也不救清朝的大火
TAG:饕餮小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