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祖師門前,直指頓見

祖師門前,直指頓見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向外求佛,滿面倉皇。向外求法,好不羞慚。舍塵向覺,一心成佛,這是菩薩的一場成佛的夢。夢醒之後,誰是無量菩薩?誰是獨尊之佛?全是自家方寸中的事,哪裡更有他?十方萬相,十方諸佛,全是自己家裡事,儘是諸人自己,所謂「大乘佛法,純一無雜」。若有他人他物,則非純一無雜。若有人我相對,則非純一無雜。若非全體一真,則非純一無雜。諸佛境界,個個無我無人。個個無我無人,個個遍滿法界。雖然遍滿法界,盡在方寸之間。
或問曰:自家方寸,究竟多大?

答曰:三世諸佛,十方萬相,盡在其中矣。孟子曰「萬物皆備」。既然「萬物皆備」,豈能不備諸佛菩薩、十方凈土?若少絲髮,則不名皆備。
仰則成相,俯則成形,這個隨緣現相、一塵不染的,究竟是個什麼?學佛學聖,只須識得這個。這個正是三世諸佛的根本,這個正是十方萬相的源頭。這個根本,這個源頭,佛教稱為清凈法身,亦名毗盧遮那。毗盧遮那,不是別人,正是諸人本真的自己。

祖師門前,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無需繞彎子,兜圈子,也無需參個什麼話頭,念個什麼佛號,修個什麼觀想。祖師門下,本無這些閑傢具。釋迦拈花,迦葉微笑,三藏十二部經,盡在其中矣。靈山法會,無盡緣起,全在其中。大道常寂,生生不息,盡在里許,所謂教外別傳,是此也。所謂言外之意,是此也。
寶志公《十二時歌》云:「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這如今誰動口?」[1]如此開示,何等直接!這就等於直接指示學人,只這動口的便是,只這聞聲的便是,只這見色的便是,只這起心動念的便是。見聞覺知,言行舉止,百般作用,只是這一人。

傅大士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2]這個無相真心,這個常寂妙體,即是諸人赤肉團上的無位真人,亦名無師智,亦名自然智,亦名法性身。還識得他么?若也不識,傅大士又指示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3]
屏息諸念,試觀當下,這語聲是從何處起的?這語聲又滅向何處?一切言語音聲,皆在這個無相真心中生滅閃爍,而這個無相真心,常寂不動,如如本然。這個應聲有響的無相真心,正是這個無形本寂寥的,正是這個不逐四時凋的。諸人學佛,諸人學聖,當須見得這個。

南嶽慧思曰:「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4]道在當下,莫向遠求。佛是自心,莫向他覓。向遠求道,永不得道。從他覓佛,南轅北轍。直觀當下,悟道只在剎那。反觀自見,見佛彈指之間。可惜,遠求者多,近見者少。外求者多,反觀者少。多者,多如牛毛。少者,鳳毛麟角。

布袋和尚云:「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5]即心即佛,除此心外,更無別佛。既然如此,哪是這個心?見色的是,聞聲的是,這昭昭靈靈的無相真心,照徹山河大地。離此一心,更無別佛。只向這裡見,莫向別處求。今日見不得,明日接著見。明日見不得,後日接著見。如此把定方向,反觀自見,不久將來,定得迥脫根塵,見性成佛,亦明致知成聖。

可見,引人悟道,當須方便,將人引至,祖師門前。祖師門前,與他一指,便能破門而入。入門之後,再令其閱讀諸佛祖師開示,借諸佛祖師開示,共振其心,振脫一切纏縛,抖掉一切塵埃。如是閱讀,如是印證,即是悟後的最上乘的修行。

將人引至,祖師門前。祖師門前,與他一指,便能破門而入。如此而說,這是有依據的。二祖慧可,依止達摩。達摩無語,慧可默然。如此九年,慧可方至祖師門前。祖師門前,慧可求入。達摩祖師,與之一指:「將心來,與汝安。」於此當下,慧可回光一見,則當下根塵脫落,親證佛面。佛面非他面,正是「本真的自己」。

若無慧可九年默然的功夫,豈能到得祖師門前?若不到祖師門前,又如何將他一掌打入門去?若不到祖師門前,即使直接告訴他,這聞聲的便是,這見色的便是,那也是不能直下承當的。

若欲令人悟道,必須想個辦法,把人帶到祖師門前。到了祖師門前,與他一指,便能破門而入。入門之後,再用佛祖言教與他逐一印證,再用佛祖言教與他同步共振,方能徹脫一切塵埃,成就一代祖師。

[1]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大正藏》五十一冊,第四五〇頁下。
[2] 《五燈會元》卷第二。《卍續藏》第八十冊,第六十七頁中。
[3] 《五燈會元》卷二。《卍續藏》第八十,第六十七頁中。
[4] 《五燈會元》卷二。《卐續藏》第八十冊,第六十七頁中。
[5] 《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四三四頁中。
祖師門前,直指頓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國無惡道願,不更惡道願
真正學人要保護自己的蓮花苞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