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好的日子裡,遇見你

美好的日子裡,遇見你

近來,高二學業水平考試複習現代文,讀到兩篇文章,一篇是吳曉波的《讓生命,享受美好》,另一篇是葉兆言的《為女兒感動》。兩篇文章都是關於女兒的,描述的內容很近人心;雖然,趕不上兩位大家,但類似的經歷與感想,我也有過,我也想寫點什麼來記錄女兒的成長。

吳曉波的文章,追憶了女兒的選擇以及一位父親少見的開明與支持。即便是女兒的選擇有些不靠譜,也依然尊重其選擇,讓女兒自己去體會,決斷,自己成長,讓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因為她們這些年輕人年輕有資本。這是一位懂得教育又堪稱成功的父親的經歷。

葉兆言的文章,則是痛苦回憶了「叛逆期」的女兒與自己這位父親的種種衝突。父母看似善意與關心的提醒與照顧,卻並沒有換來女兒的理解與感激,反而是關係越來越緊張。面對已經長大的女兒,家長還沒有準備好,更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存在方式以更好的適應這種變化,從而造成了溝通上的不暢,但女兒卻給予了難得的理解。這是一位看似懂得教育卻又迷失在其中的父親的失敗的經歷。

我心有所感,父親難做啊,家長不易啊,孩子不好教育啊,女兒容易逆反啊。這是成長的煩惱,還是成長的美好?

一直以來,女兒是我們的驕傲。成績不錯,愛好廣泛,喜歡讀書,辦事能力強,好像所有的優點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一切好的習慣,似乎都已經養成了,剩下的就是靜待成功了。但最近,我卻對這些全都產生了懷疑。

早上起床,就是一個難題。不願意起床,晚上還不願意睡,疊被收拾床鋪的習慣始終沒有養成。然後是吃早飯的速度堪比蝸牛爬行,慢得無法忍受。等到上學出門,我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吃飯。

至於學習習慣,每天的作業要麼寫到很晚,要麼早早寫完卻無法及時就寢,好像總有忙不完的事情。以前的讀書習慣,要麼湮沒在玩手機的無聊中,就是消失在不知是什麼的作業中。

曾經聽話、完美的女兒哪去了?好像,女兒一下子換成了其他的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一切又是怎麼發生的?

我也和她媽媽反思,女兒到底怎麼了?我們都是為了她好,各種照顧,各種關心,到頭來卻換來了她的嫌棄與厭煩。多少次,為了她早點吃飯,為了她不抓緊時間,我和女兒大吵,甚至是咆哮。除了當時起了點作用,沒有對女兒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我一直相信,對孩子的教育要不擇手段,大棒是不可或缺的。隨著孩子的長大,這個信念也開始遭遇了挑戰。在女兒身上,我已經體驗了失敗的滋味。

每次衝突過去以後,我也反思自己的態度,是不是自己好好說說就可以呢?每次都下定決心,但難以忍住。每次都在再等待一會兒的時候,等不下去了。對別人的孩子,對自己的學生,我可以有耐心,但輪到自己的孩子,真的一點耐心都沒有。看到孩子的缺點與錯誤,好像刻意擴大一般,必要糾正批評而後快,一點也等不了,一刻也等不了。一句話,零容忍。

想到女兒過去的可愛,我就得到了安慰,怒氣也消了不少;但看到女兒的現在表現,我就整個人都不好了,火氣上升,難以平息。

別人眼中的孩子,都是完美的。也許,是我離得太近,看得太清楚?我也常常拿其他的孩子來說事。但現在,這個招數失靈了。提到鄰家的孩子,總是會深深刺激到她,引發一場大吵。

也許,需要重新分析一下形勢。女兒已經長大了,而且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她需要自己的空間也需要自己的權利。但我還沒有做好準備。我和她媽媽還沒有這個思想準備。這個可能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長大,需要過程,也需要適應。成長也伴隨著煩惱。我慶幸,在女兒成長的路上,我能夠有一程的陪伴。

女兒,美好的日子裡,遇見你,真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姚哥之道 的精彩文章:

誰動了我的假期作業

TAG:姚哥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