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不想丁克,卻有預感晚育
為了給孩子治病,
90後年輕媽媽在病房做直播賺錢。圖/CFP
他們從來不想單身,卻有預感晚婚;從來不想丁克,卻有預感晚育。
——————
一部《生門》把90後看怕了。
豆瓣電影最多點贊的一條短評說,《生門》是一出「大型反婚反育宣傳片」,教導大家珍愛生命,遠離直男癌。
幾天前,新周刊發布了對《生門》導演的採訪後,一位女讀者深有感觸地說:「真的,陣痛當晚只有一個感受,
生孩子是女人一個人的戰鬥
。」
還有很多人給以下這條評論點了贊:
「
不想看。都是悲哀
。」
90後踏入成年以後,逐漸發現他們可能是生存壓力最大的一代人。前有80後與他們在職場和情場上競爭,後面的00後享受著新中產父母的庇護,衣食無憂。
而他們
活在夾層
中,單身的不敢結婚,結婚的不敢生子。
有調查說,90後婚姻對房產不再那麼看重,真的嗎?
結婚都不想,何況生孩子
————————
90後害怕生子,是從害怕結婚開始的。
日前央視財經播出的節目《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對中國人過去一年的經濟生活作了全面的盤點和分析,其中說到了90後的愛情觀。
是的,愛情也是經濟生活的一種,從戀愛到結婚都離不開錢。
但根據央視的調查,在90後大學生的愛情觀念中,「有一定經濟條件」是排到最後的,
最看重的三項是「溫柔、體貼,有家庭觀念」「有共同興趣愛好」「三觀一致」
,都屬於價值觀類。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節目截圖。
似乎是很簡單的要求,不要房子不要車,連顏值和身材都沒有那麼重要了。
然而,正如該節目的主持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是「
五官順眼在一起,三觀不同各自飛
」,對價值觀的要求壓倒了其他所有要求,
找對象其實會越來越難
。
隨著男女平權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女性能夠獨立謀生,
90後對傳宗接代式的婚姻已經沒有太多興趣了
。90後渴望擁有的,是一個正常的、現代的婚姻和家庭。婚姻的投資色彩會越來越淡,以後的婚姻將更加重視個人的生活質量。
而
婚姻給個人生活帶來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另一個人突然加入你的生活
。
結婚容易相處難。
1990年的同事小劉現在最煩的事情恐怕就是同居,眼看著身邊的朋友紛紛跨入了婚姻的殿堂(或愛情的墳墓),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對象建議先搬到一起住,當試婚。
「問題是,我所有死黨都勸我不要同居,同居以後你將失去很多自由,不能隨心所欲地打機,不能自由自在地晚睡,也不能隨時去找朋友們玩通宵。」小劉的內心是有一點抗拒的。
1992年的朋友Jennifer可能已經成為了
未婚青年的「殷鑒」
,早早結婚的她已經在產房中體會過婆家與娘家的迥異態度,當她媽媽山長水遠跑過來送飯送菜時,老公的媽媽卻態度冷淡,以「家裡忙」為由不來醫院幫忙。Jennifer說,可能是因為她生的是女兒。
這時
最令人難過
的是,不是對方父母的冷淡和偏見,而是
即將與你度過漫漫人生的那位,卻沒有為你說一句話
。
《生門》劇照。
如果想毀掉一段婚姻,就生個孩子?
————————
婚姻給個人生活帶來的第二個挑戰,或許也是
最大的挑戰,就是生孩子
。
有人說,
如果你想讓一段婚姻變成愛情的墳墓,就讓他們生一個孩子
;如果你想要毀掉一個女人的生活,就讓她生一個孩子。
話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如果婚姻中的兩個人對生孩子這件事,沒有健全的認識,也沒有合理地分配責任,孩子的到來真的可能摧毀他們的生活。
前不久,一個3分鐘長的韓國短片在網上瘋傳,影片中的年輕媽媽一個人帶孩子的生活,讓
很多女性
彷彿
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孩子時刻都要抱著,無論是你睡覺、吃飯、上廁所還是洗澡的時候,他都要粘著媽媽,見不到人就哭。玩耍時哭了,生病時哭了,媽媽都要抱起來不停地哄,抱到手酸了,都不能放下來……
評論里的網友紛紛吐槽,「孩子爸爸幾乎不參與帶孩子」「
常常洗澡洗到一半,寶寶哭醒了,就從衛生間衝出來
」「沒人懂我抱著兒子奔跑在去醫院的馬路上是多麼無助、多麼絕望
」。
很多媽媽說,視頻只能表現冰山一角,
現實中苦多了
!
網友評論。
當然也有盡責盡職的爸爸,但他們很有可能會被工作折磨得筋疲力盡,為了房貸、奶粉錢、學費,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到家時妻兒已經睡著了。
公司里的小王雖然還沒有結婚生子,卻早已過上了結婚一般的生活,每月房貸四五千,常常加班到晚上十點以後。他說,「
還沒有孩子就已經這樣了,再養個孩子,我24小時加班都養不活這個家
」。
如果夫妻雙方都要出去工作,就只能把孩子交給父母帶。請保姆?最好不要,萬一保姆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往牛奶里下安眠藥呢?類似的新聞太多太多,新手父母們乾脆一刀切,
要麼自己帶,要麼給父母帶
。
把孩子給父母帶,
無窮無盡的育兒問題和代際矛盾
就來了。孩子的衣服能不能別穿那麼厚?能不能別給孩子買那麼多零食和碳酸飲料?感冒了能不能避免與孩子親密接觸?孩子犯錯了是否能給他講清楚是非和規則?
從懷孕生產到養育孩子,處處都有打消90後生孩子念頭的事情。很多人從來不想丁克,但
一想到孩子出生以後的種種問題,只能暫時放下了做父母的願望
。
年輕人與中老年人的育兒觀念,已經大不一樣了。
從來不想丁克,卻有預感晚育
————————
兩個月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的新增人口數據:2017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比2016年減少63萬,比預測出生人數少了至少300萬。
其中,從孩次結構看,二孩出生佔比進一步提高,達到51%,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一孩出生佔比42%,下降5個百分點。
而生二胎的往往是以前受限於計劃生育政策,只生了一個孩子的70後和80後,二胎政策開放以後,很多醫院都發現了40歲左右的高齡產婦。
90後適齡生育夫妻,卻連第一胎都不想生育,至少不想那麼快生
。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女性平均生育年齡為29.13歲,比2000年推遲了2.82歲。
如今接近10年過去,平均生育年齡應該已經邁過了30歲大關。
「晚婚晚育」可能會在90後這一代實現。
據中新網報道,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而2012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29.6歲,2015年32.4歲。
可見,在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男女過三十歲再結婚,已經是主流了。
按此推算,中國城市的平均生育年齡將在
35歲
左右
。
還沒等到孩子成年,這一批父母就要退休了。
解決90後的晚婚晚育問題,《生門》做了一個小小的嘗試,卻被認為是「反婚反育宣傳片」。導演說,
把女人受的苦拍攝下來,是為了「和解」
。讓分裂的醫患關係和解,讓矛盾的家庭關係和解,讓不平等的婚姻觀念和解,更讓不合理的社會現狀和解。
豆瓣網友@王首文算是讀懂了這部片:「我只想說三句話:一、我愛我媽;二、我愛我未來的媳婦;三、我從不後悔學醫。」
90後不喜歡那麼快成家立室,是因為對家庭的要求提高了。
很多90後,其實很希望自己不再重蹈父母一代的覆轍,既沒有幸福而平等的婚姻生活,也沒有能力給孩子好的教育。
但是,
他們從來不想單身,卻有預感晚婚;從來不想丁克,卻有預感晚育
。
他們在等,等合適的對象,等經濟條件好一點,等工作沒有那麼忙,等湊夠一套房子的首付的時候…..
可他們也擔心,
等著等著就快三十了,再晚幾年就要成高齡產婦了,還能生嗎
?
不敢生的90後,就這樣成了被丁克的一代。
《新周刊》511期已上市
點擊封面圖片即可購買
新周刊文創新品推薦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本文作者 | 老坑 排版
| 渣渣明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精彩
※我們那年老的父母,最怕的不是病,而是沒人和他們聊天
※旅行 | 100塊還不夠給一次份子錢,但足夠坐飛機穿梭歐洲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