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孕育孩子的最好搖籃
曾經發生過這樣的家庭教育故事,一個非常淘氣的孩子在家裡的牆上亂塗畫,我想這是很多家庭都會有的情況吧。可是,父母沒有責罵他,反而「將錯就錯」,他們買來畫框,給了孩子信手塗鴉一個規範的介紹和展示。當父母用畫框把孩子隨意的塗鴉裱起來並編輯上文字說明秩序和規則之後,也在孩子的意識狀態里(內心深處)種下一顆秩序的「種子」:
美只有在一定的界限之內,才能被放大、被珍惜,它需要被審慎地對待。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自由和邊界,父母沒有直接說教,卻生動地為孩子呈現邊界感,並且表達了對孩子創造力的保護。
而在相反的情形中,父母可能說:你怎麼能在這裡畫畫,這是家裡的牆,你不是搞破壞嗎?
顯然這樣一個家庭「故事」是在說,你畫什麼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不讓我滿意。這顆埋在孩子心裡的種子,叫做否定和內疚的控制。可見,在這兩種處理中,孩子能夠感受到的自我價值感天壤之別。
很多家庭教育實際上是負面意識傳遞的方式,很多喜歡說道理和善於講道理的父母總是贏了道理,卻輸了與孩子之間的好感。心理專家認為,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會按照父母的想法長大。不管父母說的應該做什麼,有多麼正確,孩子最終卻會長成「你認為他是誰」的樣子,因為日常的細節傳達的是家庭成員真正的價值觀。而家庭教育難,也正是難在細節的「功夫」里,因為它無從隱藏,考驗的正是家長的自我認知和愛的能力。要知道在日常里,語言只是低級的教育方式,體驗才是屬於高級層次的教育方法。
另外還有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在遊樂園,一個兩歲的孩子在玩一個布娃娃,另一個大些的孩子走過來就搶走,小的孩子當時就大哭起來。在一旁的媽媽看到這個場景,當時就說:「誰叫你不抓緊。玩具被搶走了吧。」說完孩子哭得更凶了。
後來我在方便的時候跟這個媽媽閑聊起來,她說自己和愛人都屬於比較內向的人,在公司裡面屬於領導說什麼就做什麼,兢兢業業完成工作的類型,但是最後卻發現功勞都被在會議上善於表現的同事搶走。
這個媽媽自己很苦惱女兒的內向,她遇到生人會下意識地逃避,被別的大孩子搶走玩具,她也只是獃獃地在原地,完全沒有反應,這次又是這樣,所以她才發火了。
她問我內向會是一種遺傳的性格嗎,對於孩子的內向和弱勢要怎麼改變呢?其實,一個兩歲的孩子,甚至沒有太多社交意識和物權意識,很多情況下看起來不主動、不會反抗,是由於沒有社交技巧或者還不會溝通。這個時候,孩子應該學會分清什麼是我的東西,如果是我的,別人應該先經過我的允許才能拿走,如何表達這個歸屬權?而最不適合被貼上「內向」這個標籤,也最不該聽到父母的責備:「你怎麼搞的,不把玩具拿回來,就等著被人欺負你嗎?怎麼那麼沒用,每次都被欺負?」
語言是一把利劍,也是一種創造世界方式。而「你是一個被欺負了的人」,這個種子一旦被埋下,孩子也許在今後社交中就再難有平和之心。比起孩子,看起來這個母親也許更有一些需要被解決的問題。由於自己的人生局限,以及對自己的不接納,她放大了孩子身上的某些東西,給了一個狹隘的定義。結果很可能是孩子在一次次被否定的社交問題中,真的變得不會社交,不善社交。母親最後會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了一個內向的孩子。
在父母的心中,有一個關於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故事裡有過往經驗給我們的價值觀,有恐懼和未完成的遺憾。在育兒中,多數父母會認為自己和孩子是一體的,深恐於一個悲劇的重現,結果反而導致下一代的強迫性重複父母的性格和父母曾經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