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環太平洋2》,最讓人好奇的竟然是景甜的口紅色號!
沒有陀螺的《環太平洋》,是驚喜還是驚嚇?
橘子君看電影之前一直在提醒自己,這次的導演不是陀螺,千萬不要帶著「陀螺風格」的濾鏡來看《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以下簡稱《環太平洋2》)。
但這種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一旦看到熟悉的機甲、怪獸,甚至如出一轍的情節設定,橘子君很難從第一部留下的印象里跳脫出來。
既然是續集,那就免不了要被拿來和第一部作比較的。
總結一下橘子君看《環太平洋2》的感受: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近年來,好萊塢產出了各式各樣大製作高概念的科幻作品。
變形金剛,超級英雄,形態各異的巨型機械人。
毋庸置疑,很多觀眾已經對這種配製產生了審美疲勞。
想當年《環太平洋1》最吸引橘子君的一點,就是沒有過度消費「現代化的機甲」,而是走起了「怪獸風」。
當然,這取決於導演陀螺對「怪獸」角色的迷戀。
他曾經說:「假如一個劇本中沒有怪獸,我是絕對不會拍的,我的電影里必須有怪獸。」
橘子君私以為,這正是《環太平洋》的立身之本,是它的魅力所在。
你可以說這是克蘇魯風格,也可以說這是特攝片風格,但無論透過哪種濾鏡去看,《環太平洋1》都是站得住腳,也極富個人特色的。
克蘇魯風格,即由洛夫克拉夫所著的小說而衍生出的風格,標誌是未知且恐怖的巨型生物。
特攝片風格,即以《哥斯拉》系列為代表的日本類型片。
《環太平洋1》的機甲和怪獸形象設計,展示出非常真實的【壓迫感】。
駕駛員和機甲在動作上的聯動,依靠一種機械的運動裝置來達成。
這種裝置非常原始,一點也不炫,但卻給人很強烈的儀式感,這和笨重有著本質的區別。
怪獸張開翅膀,抓著機甲衝過大氣層的畫面,非常具象地表現出「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同樣給觀眾帶來【壓迫感】。
還有對未知生物的恐懼感,以及渴望機甲戰士能力挽狂瀾的同理心。
而《環太平洋1》的動作場面,可以用【奇觀】來形容。
比如在《環太平洋》的香港大戰中,托羅借鑒畫家喬治·韋斯利·博格斯的名作《拳擊》,用橙色、紫色、粉紅色的建築做背景,圍繞著暗黑色的機甲,再加上怪獸時不時飛濺的藍色血液,視覺風格非常鮮明。
當然,這種視覺奇觀是取決於陀螺的對色彩謎樣的審美和堅持。
而《環太平洋2》最可惜的一點,就是沒能沿襲陀螺的「怪物」風格,而是回到了「過度消費機甲」的商業片風格。
何來「過度消費」?
就是一切設計都圖炫。
從機甲設計來看
《環太平洋2》里總共出現了6個主要機甲,除了《環太平洋1》中出現過的流浪者,這次新加入了軍刀雅典娜、鳳凰游擊士、英勇保護者、救贖者泰坦。
還有一個「野生」的拳擊手。
每個機甲都有特殊的武器和技能,在大戰中還能再變身,可以說是非常炫了。
這種科技感,削弱了前作的【壓迫感】。
比如機甲內部的構造,摒棄了前作的機械裝置。
架勢員的動作更輕盈,卻沒了儀式感,尤其他們操控機甲前進的時候,很像在跑步機上鍛煉。
(預告片里的鏡頭並不多,大家可以在觀影的時候注意一下,駕駛員跑起來的時候真的很像跑步機)
從動作場面來看
導演斯蒂文·S·迪奈特曾說,自己不想去抄襲或者模仿陀螺。
在開拍以前,陀螺導演也給他吃了顆定心丸:「他對我說了一些非常非常重要的話,他說:我希望你拍攝一部斯蒂文·S·迪奈特的《環太平洋》,而不是試圖拍一部吉爾莫·德爾·托羅的《環太平洋》,你要讓這部電影成為你的電影,遵從自己的心意,我會支持你這麼做。這對我來說猶如一次解放,讓我充滿了信心,可以勇敢去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在這樣的誘因之下,斯蒂文對《環太平洋2》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晴天烈日下的戰鬥場面,應運而生。
「我想出了這麼一個主意,把絕大部分的動作戲都放到白天來拍攝,這讓特效部門的工作變得非常非常複雜,但我覺得從視覺效果上來說,這樣兩部混搭著來會更有意思。」
鮮艷的機甲配色加上造型多變的武器裝備,這和《環太平洋1》的雨夜風格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但遺憾的是,這不夠吸引人。
陽光下的機甲很炫,怪獸看起來就很廉價了。
《環太平洋2》的動作場面,太像特效加強版的「奧特曼打怪獸」了。
這樣捋下來,導演為了在視覺上與《環太平洋1》形成明顯差異,而把「晴天烈日下的戰鬥場面」當作《環太平洋2》的賣點,實在不明智。
從怪獸聚合來看
《環太平洋2》還有一個賣點——終極大戰的怪獸聚合。
這也是導演斯蒂文執意要做的嘗試。
他在採訪中說:「我從小就喜歡這種類型片,這種類型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機器人可以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更大的機器人;怪獸也可以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更大的怪獸。所以我也希望通過製作一個大怪獸,來致敬這種傳統。」
用導演的話說,為了達成這一幕他和創作團隊經歷了非常困難的設計過程。
這也是後期中,最後才完成的片段。
但是從大銀幕上的成片效果來看,這一幕實在有點吃力不討好了,而且導演難逃自我感動之嫌。
(以下涉及結局劇透,介意的話可以跳過)
三個小怪獸聚合成一個超級怪獸。
這個超級怪獸確實夠大,按理說戰鬥力也應該非常強。
最開始博士和駕駛員在商量如何打敗它的時候,提到了它的主要大腦和3個次級大腦。
總結一下,就是要把3個次級大腦都毀了,超級怪獸才會倒下。
速度最快的軍刀雅典娜一個箭步衝上去,砍掉了怪獸的第1個次級大腦。
全員歡呼。
本以為接下來會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機甲取腦」的打鬥戲,但是不知為何他們一番商討之後,斷定這個法子行不通,就決定讓流浪者搭載動力裝備,衝出臭氧層,然後再加速自由落體。
為的是阻止怪獸,或者說砸死怪獸。
等等,砸死怪獸?
鋪墊了111分鐘的大戰,最後大怪獸是被機甲砸死的?
或者再換個詞,是被錘死的?或者撞死的?
既然怪獸能被撞死,那博士也別研究它們的腦子和基因了,邵氏集團也別造機甲了,軍方也別培訓駕駛員了,直接找人發明一種衝擊力極強的大炮都把它們都轟死不就完事了嘛。
皆大歡喜!
說到邵氏集團,就必須誇一下我們大甜甜。
這次在《環太平洋2》,從頭到尾存在感都不低。
最後還駕駛著一個小機甲力挽狂瀾!
而且橘子君真的好想知道大甜甜的口紅色號是什麼,顯得她氣場超強。
言歸正傳,《環太平洋2》高呼著「我們不一樣」,力求在方方面面區別於前作。
但是在細節上,依舊能看到很多前作的樣子。
比如同樣的參觀基地情節(第一部是斯塔克部長帶著男主羅利參觀,第二部是奈特帶著傑克和小姑娘阿瑪拉參觀);
(《環太平洋1》中部長帶羅利參觀的鏡頭)
主角同樣有被隊員蔑視的情節(第一部是森麻子被蔑視,第二部是阿瑪拉被蔑視);
(《環太平洋1》中森麻子被左邊這位隊員指責,右邊的羅利幫他出頭)
在心智同感過程中,都有一方陷入回憶,一方將其喚醒的情節(第一部是羅利喚醒森麻子,第二部是傑克喚醒阿瑪拉);
(《環太平洋1》中森麻子在心智同感過程中陷入回憶)
或許導演這在致敬前作。
有人說拿斯蒂文和陀螺比,有點欺負人了,畢竟這才是斯蒂文第一部電影作品。作為爆米花電影對於部分觀眾還是能愉悅的!
但是當這些情節出現,橘子君更是沒辦法跳出《環太平洋1》,沒辦法不把第二部和第一部放在一起比較。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撞梗不可怕,誰拍不好誰尷尬。
福利來啦!
趕快留言你對《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感受,橘子君就抽幸運的小橘子們送電影票!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周六公布獲獎名單呦!
※曾狠狠吐槽過好萊塢的章子怡,終於也拍了部不及格的電影!
※這部評分8.1的推理劇,講述的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TAG:橘子電影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