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的名字是冰心取的,龍井「茶魂」則是周總理種下的

他的名字是冰心取的,龍井「茶魂」則是周總理種下的

為了給大家更多的美好購物體驗,1 月 26 日起,愉悅小店將和吳曉波頻道旗下「美好 +」平台歡樂「合體」:愉悅小店的產品將陸續入駐「美好 +」,所有商品預計在 3 月底 4 月初完成轉移。在此之前,愉悅小店仍正常營業。

商品轉移完成後,愉悅小店原有積分系統將會失效,請大家及時兌換積分,心懷愉悅,走向美好。

「我是種茶的,別人稱我茶農,但我更願意叫自己『茶魂』,我能感覺到它……」65 歲的盧新,跟茶葉的緣分從出生就註定了。

從盧新的父親盧正浩那輩開始,盧家與茶的關係就分不開了。當年,周恩來總理曾親自囑咐時任梅家塢村黨支部書記的盧正浩:「將梅家塢建設好,將龍井茶種好。」之後,還曾 5 次到訪,聊種茶、聊創新、聊發展。

周總理囑咐盧正浩「一定要把龍井種好」

盧家不負所托,把當地的龍井種到了能代表「中國龍井茶」的高度,並成為與茅台齊名的禮遇外賓之上品。

40 多個國家的外賓曾來到盧家,只為看一眼中國龍井是怎麼製作的。就連愛茶的冰心先生也來過,還為盧正浩的長子取名「盧新」,寄願他能繼續將龍井茶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盧正浩去世後,將梅家塢龍井發揚光大的使命就落到了盧新身上,他從小就看父親種茶、炒茶,耳濡目染後,慢慢也練就了爐火純青的制茶手藝。

盧新接下重擔,子承父業

為了讓真正的好茶葉出現在市場上,盧新一手主導了龍井茶市場化,還帶領全村茶農一同致富。當時也才 40 多歲的他就被村裡人尊稱為「父親」,並被推選為梅家塢村長,在當地也算得上「德高望重」了。

不過,這一切在 2000 年發生了徹底的改變。為了順應城市的發展,梅家塢通路、通車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茶商也介入了市場。一時間,茶葉質量良莠不齊、好壞難分。

此時的梅家塢已不再是盧新心中的世外桃源了。

「我不怪他們,他們也是想生活得更好。」對於梅家塢的現狀,盧新顯得有些無奈,的確,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茶魂」,對龍井有這般執著。

面對日益變味的龍井茶市場,盧新遺憾又無奈

終究還是放不下父親交託的重擔,50 歲的盧新毅然辭去了梅家塢村長一職,孤身跑到了富陽,包下 200 多畝荒山,投入全部身家,開始種「盧新龍井」。

盧新承包的山有多荒蕪?按當地村民的說法:「連路都沒有,一輩子都沒上去過。」盧新的妻兒見到那山時,也是頓時傻眼,一條平整的路都沒有,怎麼種茶?那時還在讀初中的女兒根本無法理解父親的決定。她不懂,別的茶農靠著梅家塢 3 畝茶地也能活得很好,可自己的爸爸為什麼偏要去山上開荒?

盧新的理由只有一個——「我想要種出超越父親的龍井茶」。沒路、沒水、沒電的荒山,這些都不是問題,反倒顯得這座山更像是一塊難得的「璞玉」:足夠大、足夠安靜、也足夠去創新。

盧新想著,那裡或許就是一片凈土,可以傳承龍井茶的靈性,保住龍井茶的魂。

為了尋找種茶的凈土,開荒又算得了什麼

開闢荒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忙起來一天只能吃一頓飯,有時根本不記得自己吃沒吃、睡沒睡,甚至在鬼門關前走了幾回。

有一次,盧新連幹了一天一夜的活,疲憊得連行走都困難,腿一軟就面朝下摔倒了,一根樹枝直接插入他的右眼。醫生說,如果再偏一點,可能就要直接宣布腦死亡了。這把親友嚇得不輕,可他根本沒放在心上,簡單包紮後,第二天一早,又扛起鐵鍬、捆著繃帶上山幹活。

在他看來,種好茶這事兒,似乎比活著更重要,再苦再累,咽下去就好。

這樣沒日沒夜地幹活,他倒是真的開墾出了這片山地,不過,這還只是計劃的第一步。盧新要種的,不是達到某些指標的頂級龍井,而是一種超出行業標準、自成一派的「盧新龍井」,他篤定地說:「我要達到的是一種新的高度。」

讓茶葉達到行業標準並非最終目的

「超越」才是真的追求

所以,他並不急著種樹,而是先請來了浙江大學茶學系的教授和新時代的科研人員,一起測試土壤、分析成分、調配營養。將山上的土壤改良到符合茶樹生長的最佳條件後,他才種上了第一棵龍井樹苗。

龍井樹苗從種下到可以採摘高品質的茶葉,至少要 10 年時間。在這 10 年間,盧新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每天帶著自己的兩條狗上山看茶樹。在他眼中,這片茶園彷彿就是自己的孩子,只有親眼見證它們成長壯大,他的心才會覺得安定。

「我這輩子見的人不多,每天就對著這片茶樹。茶葉笑了,我也笑了,傻乎乎的。」盧老有時候簡單得就像個孩子。

每天帶著兩條狗去巡山

盧新的茶樹堅持不打殺蟲劑,所以有些嫩芽上還會有小蟲子叮咬的痕迹,有人笑稱「盧新的茶,一半蟲吃,一半人喝」。但盧新覺得,這就是生命的規律,也是他與大自然、與這片凈土的約定。

龍井的靈氣在於採摘時機,以其嫩芽頭剛冒出時為最佳。所以,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盧新掐準時機,及時進行人工採摘,以保住龍井的鮮與嫩。

挑茶、炒茶也十分嚴苛。曾經有採摘工人采來了 5 斤茶葉,但盧新覺得遠遠不達標,只得又花時間挑選出其中最細嫩的芽頭,最後只剩下 2 斤左右的茶葉。市場上 4 斤芽頭可以炒出 1 斤干茶,但在盧新家,炒出 1 斤干茶卻要用 5 斤芽頭。

整個炒茶過程包括攤放、青鍋、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工序。保留茶葉原本的色澤與靈氣,是盧新炒茶時唯一的目標,已經炒了幾十年茶的他自然對自己的手藝充滿自信:一掌一翻間,不僅最大限度地激發出茶葉天然的香氣,也讓茶葉保留了鮮活的翠綠色,當與沸水相遇時,便能立即恢復靈動的生命力。

炒茶時,每觸碰到一片葉子,盧新都覺得像在與一個生命交流,感受其中的奧秘,再去創新。他的創新建立在祖傳制茶的基礎上,不像劣質茶葉的製造商,刪減一些環節或是採用錯誤的制茶方法。正如他所言:「炒茶不能像簡化漢字,圖了方便,卻丟了神韻。」

從採茶到炒茶,每一步都有其規律

茶葉圈子裡有種驗證龍井品質的方法,即看它能經受住多少次沖泡。曾經有老茶客試泡盧新的茶,經歷過 13 次沸水洗禮後,杯中的茶依舊蘭香滿溢、回甘充盈。除此之外,他的茶非常容易沉底,這代表著茶葉內的營養物質足夠豐富,相反,劣質的茶,總是浮在上面。

毫不誇張地說,盧新的茶,從色澤、形狀、香味上無不超越頂級西湖龍井,就連央視 2016 年為 G20 峰會拍攝宣傳片時,都特地來到盧新的富陽茶山取景,以呈現杭州著名的名片之一——龍井茶。

好的茶葉總會有好的市場,盧新覺得,跟懂茶的人說再多,也抵不過讓他們喝一口。馬雲會所的茶道師在品嘗過盧新的茶後還特地託人來問:「這茶 6000 元能買到 1 斤嗎?」

好茶自有知音

有時候,盧老會悲觀地說:「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的確,想要轉變龍井市場糟糕的現狀,並不是靠幾天、幾年的努力就能輕易辦到的。

他現在只希望自己的「盧新龍井」可以做好示範,成為牽動龍井市場的「火車頭」,至少讓這門傳承千年的手藝,不要走太多彎路,更不要走偏,還有就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找回身上的『茶魂』」。

算上 2018 年,盧新已經來富陽 15 年了。上天總是眷顧勤勞的人——今年,又是龍井的豐收年。

13次沸水洗禮後

依舊蘭香滿溢、回甘充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大揭秘!日漫中的茶道花道到底起源於哪裡!櫻花來自中國西藏?
深夜食堂:一起去喝夜茶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