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速巡航變生死時速/無人駕駛撞死行人,機器是否值得被信任
最近兩天,朋友圈被兩件看上去非常恐怖的事情刷屏,一是賓士定速巡航出現問題,在高速路上上演現實版生死時速,二是Uber的自動駕車測試車在美國發生事故,第一次撞死了人類,頓時間人心惶惶,我也毛骨悚然,難道如今的汽車科技已經不值得被信任了嗎?
還記得我第一次對於智能科技產生好感,是源於那個被科學救助的,癌症晚期患者李開復在《奇葩大會》中的一段演講,面對「人工智慧」我看到了人類的恐慌,和未來的美好。
如果未來人工智慧真的可以代替50%的人類工作,那我相信這其中一定包括司機的操作。但是,從定速巡航上演的生死時速,以及無人駕駛撞死行人的首案看,司機真的可以被機器所替代嗎?下面由我來帶大家走進這兩個案例,分析一下「案發經過」。
案例一:生死時速
事發經過:
3月14日晚,河南薛先生駕駛賓士C200L在高速上開啟定速巡航,而後車輛失控,薛先生表示:當時,無法取消定速巡航,導致車輛失控,以120km/h的時速狂奔,命懸一線。
GIF
處理結果:
據部分報道消息,稱該事件當時是由交警和賓士官方在後台遠程操控車輛,讓車子在失控1小時,接近100km時停下,但事後賓士表示:他們的後台不具備這個能力。而薛先生則表示,是自己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後才讓車子停下。
事件影響:
事件發生後,賓士再一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沒人相信薛先生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上演如此驚險的駕駛行為,以此導致了很大一部分人不在相信定速巡航,包括那些「定速巡航依賴症患者」。
但是事情或許並沒有這麼簡單,就目前的調查以及薛先生發生事故後,不及時公布行車記錄儀的錄像,和以開會為由「逃離」當時檢測現場的態度,沒辦法不讓人遐想連篇,認為所謂的定速巡航失控只是其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罷了。時至今日,最為權威的答案還沒有得到,但我們可以從科學角度去猜測一下結果。
案例分析:
在這件事持續發酵之後,有媒體特意去還原了一遍當天生死時速的狀況,發現在定速巡航120km/h的期間,只要踩下剎車(剎車在不通電的情況下也可生效)或者掛N檔,長按啟動按鈕都可以實現取消定速巡航,身為專業賽車手的韓寒也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但奇怪的是,身為業餘賽車手的薛先生,卻選擇了去開車門這樣匪夷所思的操作...所以,機器和人心在相比,更不可信任的恐怕應該是人心吧。
案例二:無人駕駛
事發經過:
3月19日,美國的Uber的一台配備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車輛,正在進行晚間道路測試,而卻撞死了一位推著自行車行人。
事件影響:
在發生時間後,人們把矛頭指向Uber,而Uber也立馬承認錯誤,發表致歉聲明,並停止了各地的無人駕駛車輛測試。
案例分析:
無論從Uber的態度,還是造成死亡,自動駕駛已經無法開脫「罪名」。但是,事情並非沒有轉折,因為早在2017年3月,Uber就在測試期間將一台私家車撞翻,但是當時因為對方車輛違章駕駛,因「搶佔車道」而後判斷是對方全責,我想這件事的結果大家應該都可以接受。
而現在的撞人事件,卻也是驚人的相似,當時行人並沒有選擇在有斑馬線的位置過馬路。如果行人的這個「違規」行為在道路交通法中為「違章」行為的話,我想Uber會又一次免掉責任。而且,如果這台車是一台普通社會車輛,撞死橫穿馬路的行人,而司機卻被「無期拘留」,我想大家現在更加同情的應該是「司機」吧。
駕駛科技是否該背鍋
以上兩個案例,總結下來其實很簡單:「人」才是危險的始作俑者。而噱頭更大的駕駛科技卻成為了事件的背鍋俠。但沒辦法,人道主義社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那麼駕駛科技只能成為那個為人類的錯誤而買單的替罪羊。
當然,很多媒體現在都在為駕駛科技可以開脫,比如正常社會道路中,世界上每25秒就會有一人死於車禍,而自動駕駛測試時間長達數年,才有一個死亡案例,說明其可靠性要比司機高得多。但我想說的是,一條生命,一次流血都是可悲的,我們無權去認為科技發展應該被鮮血染紅,去蔑視每一條珍貴的生命。更何況,這會成為更多的「套殼」科技的危險借口,畢竟,雖然機器不會邪惡,怕的是邪惡的人去操控它。
但是,談到我們是否應該去信任機器,我想答案還是肯定的,甚至我們需要的是幫助它去更加完善,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應該去遵守法律法規,不橫穿馬路,不超速駕駛等等。同時,還要多一些對駕駛科技的了解,包括合理應用、突髮狀況的調節。畢竟人類也是需要去進步的,想要坐井觀天,懶懶的躺在那裡,就渴望科技為我們帶來便利是何等的可笑。
關於駕駛科技,我們人類剛剛打開它的大門,這就像我學車時去打開汽車門的那一瞬間,我們想的不應該是放棄它,而是完善它。可能你現在並不理解駕駛科技,但是終歸有一天你會用上它們,就像你現在把工作交給電腦,把存款交給手機,把飛翔交給起飛後自動駕駛的飛機...
求評論!求吐槽!求嘚瑟!
※別忘了「泰迪姐妹團」的故事裡,還有一位老賈
※川汽野馬打贏美國福特!從此再無福特野馬
TAG:言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