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茂:在詩經的故鄉,風雅地生活
告別「油膩」,拒絕「佛系」,進入求雅時代
雅和俗之間沒有萬里長城
為了雅,培養幾個愛好
在詩經的故鄉,風雅地生活
從兩個網路熱詞說起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網路上有兩個詞特別熱,一個是「油膩中年」,一個是「佛系青年」。作家馮唐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對中年男子的「油膩」現象大加調侃,提出了「不要成為一個胖子」、「不要停止學習」等10條勸告意見,一時風靡網路;而「佛系青年」則是今年才開始熱起來的,以至於驚動了中國佛協的主席,在「兩會」上出來解釋,說此「佛系」非真佛教,是逃避現實、放棄奮鬥、隨波逐流的代名詞。
油膩中年也好,佛系青年也罷,都是講一種生活狀態,一種生活樣法。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已經告別了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人們開始更多地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追求好的「活法」。近幾年來,旅遊熱、書畫熱、收藏熱、茶道熱、花藝熱、國樂熱、京劇熱、讀書熱……一波一波不斷興起;今天這麼多朋友到「風雅頌講堂」聽講,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一個「求雅」的時代。誰還停留在吃吃喝喝的階段,就會「落伍」。希望大家能告別「油膩」,拒絕「佛系」,進入「求雅」生活樣法。這是時代的潮流。
《詩經》為我們確定了風雅的內涵
中國是詩的國都,滄州是詩經的故鄉。前段時間,我們編了一本小冊子《讓古老〈詩經〉活起來》,論述《詩經》在中國文化史和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論述滄州先民為《詩經》的創作和傳承做出的極其巨大的貢獻,探討我們今天怎樣讓《詩經》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受歡迎。「風雅」這兩個字從哪裡來啊?從《詩經》中來。《詩經》分為四部分,國風、小雅、大雅、頌,「風雅」在語義學上的源頭,即出於此。滄州正在籌建詩經碑,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聽說後,特別高興,為碑文寫了序。他說:「環宇之間,有一古國,以詩為經,且列諸經之首。洪荒先民,由詩引領,載歌載舞,拓創歷史。這個古國就是中國。由此開頭,中國人幾千年與詩相守,坎坷漫漫未失風雅之韻、無邪之思;磨難重重依然夭夭灼灼、溫柔敦厚。中華文化,因詩而高,因詩而久。」中國人以詩為經,是個了不起的事情,讓我們有了雅的基因。
我們可以跟外國做比較,我們的詩經時代,現在許多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的美國什麼都沒有。全世界能比較的是古希臘、古巴比倫,但是他們的詩歌還在歌頌神,而中國人早早就超越了歌頌神的階段,我們在歌頌人。《詩經》的產生奠定了中國文學現實主義基礎。
風雅是一種美好的人格和社會風尚
風雅這個詞有兩個引申意義。一是泛指詩文方面的事,二是謂文雅。端莊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舉止端莊的或高雅的。
中國古代社會,「士農工商」四民並舉。這中間,「士」因為有知識、有文化、有名望、有社會地位,在「四民」中佔據最顯要位置。這一階層最為人推崇的品質有三點:一是風骨,二是風雅,三是風流。這三個詞各有側重,風骨側重原則性;風流側重對自由的追求;而風雅居中,常常既包括了風骨,也包括了風流。它更中和一些。
《詩經》的作品中並未提出「風雅」的概念,但是它常常出現「君子」這個詞兒。君子是個多義詞,但是不管這個詞指「貴族」還是指「丈夫」,往往同時包括著對他們人格的肯定。這種君子人格,是對風雅的最好詮釋。
《衛風?淇奧》一詩,描述讚美了武公的外貌與品格,這恰恰是君子的典範。
雅和俗之間並不是萬里長城
「雅文化」和「俗文化」是有區別的。 但是,「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間並沒有隔著一道萬里長城。風雅從來不是貴族的專利。「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間既有「物理」的混合,又有「化學」的融合,彼此存在著互相轉化的關係。比如,編到小學語文課本裡面的王冕,本來是一個放牛娃,卻熱衷於畫畫寫詩,最後終成大家。清朝風流才子、作家袁枚因為一首小詩《苔》,最近大大出名,他在《隨園詩話》里寫了一個故事:「吾鄉有販鬻者,不甚識字,而強學詞曲,《哭母》云:『叫一聲,哭一聲,兒的聲音娘慣聽,如何娘不應?』語雖俚,聞者動色。」一個做小買賣的,認不了幾個字卻學寫詩。但是我們讀了他這首情深意切、樸實無華的「哭母詩」,誰不覺得震撼?
齊白石是個木匠,但是清代著名學者王闓運收他作為弟子。王闓運還收了一個鐵匠、一個銅匠做學生,和齊白石合稱「三匠弟子」,三個人後來都很有成就。
風雅是怎樣煉成的
風雅的第一要義是品德的修鍊,人品不行的人怎麼也不能說他「風雅」。秦檜,書法漂亮的很。他是賣國賊,人們把他的書體傳下來了卻稱為「宋體」,並不像歐柳顏趙一樣以姓氏命名書體。錢謙益本是文壇領袖,他和柳如是的故事廣為傳頌,但是因為變節降清受到人們鄙視;「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韓愈,給一些有錢人寫墓志銘時誇大其詞,被指責「諛墓」,也很受詬病。
當然,還要努力學習和掌握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雅好」。
民國四大公子之一的張伯駒,自稱「一筆好字,兩口二黃,三兩黃酒、四圈麻將」。(這也說明文化的雅俗是相通的)。其實,他最大的「雅好」是收藏。為了保住隋代滄州畫家展子虔的國寶級美術作品《游春圖》,他不惜傾家蕩產,耗盡了萬貫家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張伯駒將自己所有的收藏都獻給了國家。這點「雅好」成就了他的千秋美名。
風雅人生常是「人生需求五層次」的逆序追求
愛好能和職業一致起來,那是最幸福的事了。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認準了自己的「雅好」,有點「癖」有點「癮」有點「病兒」,你才能成點事兒。實際上,很多藝術成就是「玩」出來的。馬斯洛的心理學講人生需求的五個層次,將自我實現放在最高層次,基礎的東西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等,這在原則上是對的。但是君子的追求常常是逆序的,他把自我實現放在非常重要位置。孔夫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他和他的學生們被困在陳國、蔡國,整整七天不開伙,野菜湯里沒有一粒米,仍然「弦歌不絕」。孔子讚賞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也是這個意思。人對物質的追求可以是無止境的,住了九十平米還想一百八十平米,吃了雞鴨魚肉還想燕窩魚翅,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風雅的人生不能總是在物質層面上打轉轉。
向蘇東坡學習「低成本風雅」
我曾經在女文青中做過一個小調查:如果讓你嫁給一位古人,你會嫁給誰?很少有人嫁給杜甫,許多人選擇了蘇東坡。蘇東坡這輩子沒怎麼得好,王安石變法時,他沒有和王安石站成一隊;王安石變法失敗,司馬光當了宰相,他還是沒有和司馬光站成一隊,所以他過得很不如意,但是卻過得非常曠達、非常風雅。
蘇東坡總結過自己的十六件賞心樂事,你看他的風雅是多麼簡單:「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暑至臨溪濯足、雨後登樓看山、柳陰堤畔閑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鍾、月下東鄰吹簫、晨興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開瓮勿逢陶謝、接客不著衣冠、乞得名花盛開、飛來家禽自語、客至汲泉烹茶、撫琴聽者知音。」「開瓮勿逢陶謝」中的「陶」是陶淵明,「謝」是謝靈運,兩個才子也是兩個「酒鬼」。有的版本這一句作「開瓮正逢陶謝」,我看,「勿逢」「正逢」都是風雅。所以,大家不要把風雅看得多麼神秘。烏尤寺有副對聯,稱:事到無心皆可樂,人非有品不能閑。只要有了品,風雅就會來得很容易。
俗不可耐不行,雅不可耐也要不得
風雅忌吹忌裝,忌賣弄。有一官老爺下鄉,問村裡的老頭:「近來黎庶如何?」父老曰:「今年梨樹好,只是蟲吃了些。」我們老鄉高適寫詩說,「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黎庶」用得恰如其分,見了莊稼老頭兒你就別拽了。
另外,千萬不要把「粗俗」當成不羈。一些網路語言有低俗化的傾向,對中國語言的優雅有著很大的破壞作用,希望大家遠離這些東西。
不負求雅時代
李忠智(滄州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劉桂茂先生漫談風雅頌,引經據典,結合現實,生動風趣,深入淺出。一個人讀《詩經》可以修養品格,眾多人讀《詩經》能夠雅化社會。滄州是《詩經》復興之地,我們應不負古老文明勝地,不負當今求雅時代,認真研讀《詩經》,修鍊氣質,培養雅好,追求風雅。
為「傳承」提供平台
李順成(滄州文化學者)
兩千多年間,《詩經》靠滄州發祥,靠滄州傳承發展。「風雅頌」講堂的開辦,無疑為《詩經》的傳播提供了平台。劉桂茂先生的風雅頌漫談,深入淺出講述了風雅的由來、如何風雅、怎樣風雅、風雅發展等問題。這風雅頌講堂第一課,為我們開了一個好頭。
與大美滄州共風雅
王今偉(滄州詩詞楹聯學會會長)
主講人滿腹經綸,旁徵博引,觀點獨到,深入淺出,聽著過癮、解渴。我們滄州詩詞楹聯學會會員都在為古今貫通、城鄉對接、風雅傳承做著努力。我們為滄州新聞人物、滄州道德模範人物及各種文化活動撰聯,與老百姓共風雅,與大美滄州共風雅,與當今盛世共風雅。
風雅面對生活
吳俊哲(茶人)
古人說:不學詩,無以言。從《詩經》里能找到一種對自然、對生活飽滿的熱情,讓當代的人變得更加踏實、充實而有內蘊。今天重讀《詩經》很有必要,有助於我們更加睿智地面對生活,以風雅面對生活。
多學詩書禮儀
朱廣順(滄州美術館工作人員)
讀風雅書,做風雅人,從小事做起,學中國文化。多講中國詩書禮儀,少用網路語言。從漫談風雅當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為人處世不失風雅。
修鍊君子品格
武書敏(市集郵協會秘書長)
風雅並非貴族的專利,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依然要修鍊出君子的品格,做個「風雅」的人。主講人風趣幽默,深入淺出。今年9月,要發行《詩經》郵票就要發行了,我們還想力爭把大小毛公畫到郵票上去,所以還是想多學學詩經。
來源:滄州晚報
TAG:滄州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