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高血脂就怕這味葯!老祖宗的好東西,咱不能丟

高血脂就怕這味葯!老祖宗的好東西,咱不能丟

本文理論依據:《本草綱目》、《本草思辨路》

列位看官,今天為你說上一病,這就是高血脂。

血脂高了,雖然不痛不癢,但時日一長,就可能誘發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所以,現代醫學把高脂血症作為「三高」之一,為心腦血管健康的大敵。

血脂高了怎麼辦?在這裡,我們想和您聊一味中藥。它是對單方治療高血脂的傑出代表。這就是妙用「萆薢」。組方如下——

準備萆薢適量,研為細末,裝好備用。每次服用5克,每天一次,溫開水送服即可。30天為一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

這個辦法源於哪裡呢?源於《上海中醫藥雜誌》,刊發的時間為1988年,即30年前。根據報道,此方治療高膽固醇血症36例,顯效18例,有效11例,改善4例,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平均下降2.79毫摩爾/升。此法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症56例,顯效23例,有效22例,改善7例,無效4例,甘油三酯平均下降1.60毫摩爾/升。這樣的結果,是相當令人振奮的。

和此法類似的,還有一則方法,由近賢郭子光、熊曼琪等人在其所編著的《現代中醫治療學》里收錄,是每次用萆薢5克,每日三次,效果同樣顯著。而且,作用相對持久,未見任何副作用。

好了,現在讓我們放下這中藥萆薢不提,轉而說一說高脂血症。

現代醫學認為,高脂血症,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說到代謝,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和多個臟腑有關係。其中最為要緊的,是我們的脾。脾將水谷化作精微物質,然後疏佈於全身,成為精、氣、血、津,內養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人體水液的吸收、疏布和排泄,也離不開脾的「幕後指揮」。就連大腸對糟粕的傳導,也離不開脾的幫助。據此,古人說,脾主運化。這「運化」二字,作為古人極其重視的動詞,和「代謝」實在是有幾分相似。如果脾的運化能下降,帶來的結果之一,就是水谷精微不能生成血液,相反成為痰濁淤積在脈道里,這就形成了痰濕內盛型的高脂血症。

看官須知,這種類型的高脂血症,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見的。其主要表現,就是血脂增高、形體肥胖、肢體沉重、舌淡紅而苔白膩。當然,脾腎虧虛、血淤痰濁、肝氣鬱滯等,也會誘發高脂血症。這就容日後我們為您慢慢談了。您關注訂閱號即可。

萆薢用於治療高脂血症,主要針對的,就是這痰濕內盛型的患者。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萆薢。

萆薢,性味苦平,入肝經、脾經和膀胱經。這萆薢有諸多用途。其中最為顯赫的,就是「化濁」。怎麼理解呢?萆薢,入脾經,味苦,苦能燥濕,而脾又喜燥惡濕,所以萆薢可以幫助脾胃來化解濕濁、濕氣。這一點,《本草綱目》說得好「漩多白濁,皆是濕氣下流,萆薢能治陽明之濕而固下焦,故能去濁分清」。正因為萆薢可以化濕濁,所以它常被用於治療膏淋、帶下等濕邪所致的疾病。

就高血脂而言,既然脾不能化濕濁是致病因素之一,那麼萆薢入脾經,燥而化濕,當然也就可以幫助我們降血脂了。對於這一過程,《本草思辨錄》裡面總結提煉出四個字,特別形象,叫做「化陰伸陽」。脾陽升,陰濁化,血脂自然也就下降了。

所以說,萆薢治療高血脂,是一件比較靠譜的事情。無論是從藥性分析,還是從臨床實踐來看,都行得通。因此我們撰文把它介紹出來。

當然了,雖然現代臨床對它沒有發現副作用,但是就其藥性來看,沒有濕熱的人,以及腎虛陰虧的人,最好不要服用。萆薢畢竟是一味中藥。是中藥,就必然有其偏性。這是我們必須顧及的。

由此可見,祖國傳統醫學,有不少寶藏值得我們挖掘和整理。認識它們、領會它們,不僅對我們有益,更是對國學文化的傳承。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預防流感 金銀花唱「重頭戲」
老中醫:這樣做,2018你會逃離黑眼圈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