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時候,應該怎麼度過?
*「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摸魚」*
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提問,說上了大學後一下子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在玩手機、打遊戲,看書看不下、健身懶得去、社交又太鬧,人生彷彿已經停滯了。偏偏自己對這樣的狀態又非常焦慮,覺得「不知道做什麼,又覺得現在做的事情對未來沒有意義」、「感覺自己沒有能力,以後找不到工作」。
看到這些提問,我不禁苦笑,因為我不僅在大學的時候是這樣,即使畢業了快一年後,也仍然是這樣的狀態。
01 長達五年的迷茫期
我在學校的時候沒有參加過社團,也不愛讀書,又從小性格內向,不擅與人交際,更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絕活。
所以常常會很自卑,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比鹹魚還不如。
經過黑色高三後,一下子放鬆下來,完全失去了主動性,每天除了應付必須做的吃飯、睡覺和上課外,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最糟糕的時候時候有兩次。
第一次是大二的時候,從小學到高中都排在班裡前三的英語掛了科,補考的時候還找了「場外援助」才勉強過了關。當時非常沮喪。
大二結束後我們就沒有英語課了,從此我就更是徹底扔掉了英語,到現在都沒有再拾起過。
第二次是正式工作半年後,工作的時候報了班,想提升個人能力,
但因為動力不強,加上沉迷手游,本來三個月能夠學完的課程,五個月都沒學完。
後來裸辭,以為能夠專心學習,結果遊戲打得更凶了,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打10個小時,關鍵是還越打越菜(哭)。
手機每天使用時間
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就是普普通通地廢著。
逐漸變成一條連動一動都懶的臭鹹魚。
但牛頓因為被樹上的一顆蘋果砸到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我作為一條鹹魚,也因為一場遊戲的勝利,而引發了思考:
為什麼打遊戲時,打一百場我只能贏一場,還能夠不厭其煩地玩著,而學習和工作卻總是半途而廢呢?
02 迫不得已的事當然做不好
在仔細分析後發現,打遊戲的時候我始終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是要找武器武裝自己,然後打死所有敵人。
但學習和工作,卻都是我「迫於現實和社會壓力」去做的。
我根本不知道學習和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追根到底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心中真正的目標,很多事情都是因為「迫不得已」才去做的。
抱著這樣的心態,當然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03 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找到目標
有人說,那很簡單啊,找到自己的目標不就行了?
關鍵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一開始就找到自己的目標啊。
我很羨慕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後想要什麼的人。
他們有自己的目標、理想和熱愛,並為此不斷地奮鬥。
永遠鬥志昂揚,永遠越挫越勇。
但我也必須承認,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為什麼別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卻死活找不到呢?
仔細思考後,我從自己身上反思出來三個原因:
1. 對於自己該做的事情,沒有找到樂趣
在遇到挫折後,很多人往往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根本不是我想做/學的,如果是我想做的,我一定能夠做好」、「這太難了,根本不適合我,所以我才做不好」。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朋友圈裡堅持健身的人不僅身材越來越好,也會越來越喜歡健身。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能夠堅持不懈時,要麼從中獲得了愉悅感,要麼從中獲得了成就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舒適圈。
如果你能夠在英語課上又快又好的回答出老師的問題,每次考試都獲得滿分的時候,你還會說你討厭英語嗎?
因此,在很多自己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情上,不妨放下內心的抵觸,思考一下,我該如何從中獲得愉悅感或成就感呢?
2.體驗太少,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我大四的時候去面試無印良品的管培生,有幸進了二面。
面試我的是一位稍微年長的女考官,嚴肅但給人很親切。
一開始回答得很順利,但當她問我:在大學的這幾年裡,你為你今後的工作做過哪些打算或努力?
我愣住了,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沒有!
大學四年都用來無所事事和焦慮了,哪有做什麼努力!我甚至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呀!
後面的內容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出來後我宛如被人當頭棒喝了一般,又迷茫困惑又彷彿清醒了過來。
一邊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一邊卻無所事事,這難道不是悖論嗎?
當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時,比起躺在床上苦惱,不如多去體驗一下。
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去找一些不同類型的實習工作,只有在深入接觸到一項工作的流程和內容後, 才能夠逐漸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就算做了很多嘗試後,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至少,你能知道自己真正不想要什麼了,不是嗎?
3. 被外界標準束縛,把別人的目標誤作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自己一直在把別人的目標當作自己的目標。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閱讀。
每到月末年末看到朋友圈別人曬自己讀了XX本書,反觀自己連第一頁都沒讀完,很容易就產生了自己不行的想法。
加上主流媒體的鼓吹,人云亦云,只把別人推薦的書拿來便讀,卻沒有思考過這對自己到底有沒有用,自己喜不喜歡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給自己。
05 四個方法度過迷茫期
但是有人就說了,意思是什麼都不做咯?
當然不是。
這時候你只要輕輕轉變一下自己的想法,不必執著于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先將「找到自己的目標」作為自己當下的目標。
具體解法有四 :
1. 原諒自己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階段,會有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的階段。
這時候,你要做的不是自責,而是接納和包容自己,承認自己現在的狀態和階段。
只有和自己和平共處之後,才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怎麼度過這段迷茫的時期。
2.審視自己
社會上一直在吹捧讀書、健身、早睡早起等事情,難免會讓很多人產生了「我不喜歡做這些事情我就是廢物」的想法。
其實你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風去做這些事情,而是認真地問自己,「我做這些事情,對我哪裡好?我是發自內心的想去做嗎?如果不做,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嗎?」
任何外物都應該是為己所用的,你應該始終抱著「能解決我什麼問題」的心態去看待這些事情。
另外,我覺得閱讀這件事並沒有、也不應該那麼高高在上。
除了不得不讀的專業性書籍之外,其他的書,就像找朋友一樣,有眼緣、我喜歡,我就讀你。
我讀不下去的書,別人吹上天了,我也不讀,沒有什麼大不了。
3. 反思當下
在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之前,首先應該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不妨問問自己,我現在該做哪些事情?最該做好哪些事情?如何做好這些事情?
在你不斷地督促自己做好該做的事情後,要麼你會從中發現樂趣所在,要麼你會從中獲得成就感。
而這中間的探索過程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意料不到的驚喜收穫。
4. 行動起來
能夠找到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當然非常好,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從一開始就能找到自己的目標。
在那之前,不如先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然後不斷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從中探索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
一條小結
今天分享的是關於如何度過迷茫期,主要內容:
1. 迷茫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目標,沒有目標是因為
對於自己該做的事情,沒有找到樂趣
體驗太少,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被外界標準束縛,把別人的目標誤作自己的目標
2.沒有目標時可以將「找到自己的目標」作為目標,然後
原諒自己:每個人都會有迷茫期,這不是你的錯
審視自己:我做這件事時,是我發自內心的想去做嗎?
反思當下:我做好我該做的事情了嗎?
行動起來:多體驗新鮮事物,探索更多可能性
THE END
迷茫是好事,證明你在思考
不停下思考的腳步,答案總有一天會來到你身邊
希望我的文章能對你有所啟發
:)
TAG:摸魚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