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塞尚與高更都將他稱為老師,但他遠不止影響這兩位畫家

塞尚與高更都將他稱為老師,但他遠不止影響這兩位畫家

在他離世前1年,遠在塔希提島的高更寫道:「他是我的老師。

在他離世後3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簽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

值得這兩位藝術家稱為「老師」的人,想必不簡單!

卡米耶·畢沙羅,法國印象派大師,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藝術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大師。

▲卡米耶·畢沙羅70歲自畫像

畢沙羅出生在一個富商家庭,父親希望子承父業,而畢沙羅卻在巴黎上學時迷上了繪畫。

回到出生地後,他便進入父親的店中幫忙。但他卻「身在曹營,心在漢」,只要一有空就跑到外面寫生。

只是抽空畫畫可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鼓起勇氣向父親提出想專職畫畫,父親的答案,想必你們也能猜到——不同意

於是,畢沙羅心生一計——離家出走。這場他和父母的對抗,以他被送去法國學習繪畫為勝利告終,而他也在流浪期間畫出了他的第一批油畫。

但他進入美術學院學習後,卻發現自己與學院派沉悶的教學風格格格不入。

這似乎預示了他在沙龍中的命運。

1859年,他的作品入選沙龍,而其後,則連續兩次落選。此時,雪上加霜的是,因為他情感上的問題,使得父母停止了對他的資助,他的生活陷入了窘境。

情感問題?難道是他和很多藝術家一樣,情感豐富,流連於多個情人,生活浪蕩不羈。

並不是,和他相愛並同居的是母親的女僕,一個葡萄園種植者的女兒,這大概令他的父母感到生氣難過。

經濟來源被切斷,作品也沒有銷路;為了糊口,他甚至不得不去做油漆工;而他的妻子也下到田間,一起貼補家用。

但貧窮沒能擊倒這位堅韌的畫家,他始終堅持作畫。

在巴黎學畫時,他師從畫家柯羅,他早期所繪畫的巴黎風景就帶有大量柯羅的影子;後又在私人畫室認識了莫奈、塞尚、巴齊耶、雷諾阿和西斯萊。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畢沙羅為了避難只好逃至倫敦。

但畢沙羅沒想到,逃難竟逃出了兩個意外收穫。一個是認識畫商保羅·丟朗·呂厄;另一個則是見識到英國風景畫大師康斯太勃爾、透納等的作品,也因此他作品中的色彩變得歡暢明亮。

如果說莫奈是印象派的創始人,靈魂人物,那畢沙羅則是串聯起整個19世紀印象派的線索人物,領袖。

由於總是被沙龍拒之門外,1874年,莫奈提出舉辦一個獨立展覽,以此對抗沙龍。畢沙羅等畫家積極響應,紛紛拿出自己的作品應援此次展覽。

但令人氣憤的是,展覽迎來的只有無盡的嘲諷和批評。

連續幾次展覽的失敗,讓當初躊躇滿志的發起者莫奈決定將作品送往沙龍,退出印象派團體。

德加大罵莫奈是「叛徒」,而靈魂人物的出走也進一步加劇了團體內部的不和與分裂。

此時的畢沙羅又在做什麼?

他只是靜靜地堅守著,沒有野心,只是想把繪畫,這一他早已融入他生命的事業堅持下去。

而有時,平和恰恰最具力量。

在印象派分崩離析之際,畢沙羅的堅定、謙遜、智慧與熱誠,不僅為他贏得了尊敬,也讓他成為重新聯結這一團體的強力紐帶以及實際上的領袖。他先後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參加聯展。

回顧畢沙羅的一生,他的繪畫風格屢經變化。經過不斷地摸索與積累,最後他彙集成一種淳樸、敦厚而柔和的印象派風格。

或許畢沙羅不是印象派中最有才華的藝術家,但他是最令人親近的,是最堅韌的,更是印象派中不可抹去的靈魂人物!

猛擊下方小程序名片,進入BYART資訊,帶你閱覽藝術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YART藝術站 的精彩文章:

漲知識,油畫要這樣保養!

TAG:BYART藝術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