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丹華資本Dovey Wan:不管是什麼技術浪潮,投資都是對人性和大勢的判斷

丹華資本Dovey Wan:不管是什麼技術浪潮,投資都是對人性和大勢的判斷

在昨天下午網易科技對話3點鐘創始群的線上討論中,丹華資本董事總經理Dovey Wan做了主題為「區塊鏈和TOKEN經濟」的分享,以下是巴比特北京記者的整理:

矽谷很多區塊鏈項目2-3年都不發token

其實矽谷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已經被區塊鏈佔領了,有個數據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今年伯克利大學的AI方向的博士超過2000多人,而且錄取率極低,斯坦福的估計申請人數還要翻一倍。至於computer theory group(加密學在這個方向下面),遠不如AI火,這個可以作為一個側面參考。

至於斯坦福學生的區塊鏈創業狀態,學校里有個玩笑是,斯坦福計算機科學的同學們大三其實就開始不上課開始搞創業了,這個和學校氣氛有關。區塊鏈不過是矽谷技術進步浪潮中的一首曲子,但是否為主旋律還不確定。

創業第一浪從30年前就開始了,今年圖靈獎得主John Hennessy也是上任斯坦福校長,也是一位成功的產學研成功結合的大神。他當年的同一個系的同事,分散式系統大神,名字就暫時不透露了,現在正在認真專研區塊鏈,因為區塊鏈作為技術本身,Cryptography (特別是asymmetric cryptography)+ distributed system (不對稱加密+分散式系統)存在了幾十年了, 這些正規軍入場會大舉加速行業的進步,這個是我覺得矽谷偉大的地方,就是有一批對技術追求純粹的人。矽谷很多區塊鏈項目,2-3年都不發token,這個國內的創業者和投資者估計受不了吧。

加密貨幣創業者與投資人的承擔風險完全不對稱

傳統世界裡創業最大的風險是流動性風險,創業8年期權成廢紙是大概率事件,但是這個風險是投資人與創業者共同承擔,對於買賣雙方來說還算是對稱風險。反觀幣圈平行世界的創業者,流動性風險被加速膨脹的私募融資與競賽般的上線交易所解除。

過早的進行二級市場交易正是我們常說的 「Liquidity Premium」 (流動性溢價),也直接解釋了為什麼大家願意花過高的估值去投資一個非常早期,但能快速產生流動的token項目。另外一方面也說明在現階段投資方無權監管、無權干涉,全靠創業者初心和職業操守的環境下,crypto創業者與crypto投資人的承擔了完全不對稱的風險。

Liquidity Premium的另外一面是Liquidity Crunch(流動性緊縮),後者是2018年主旋律。大多數投資人心理在2017年財富神話後的風險不敏感,渣渣項目排隊入場圈錢,不敏感的持幣投資者希望重複2017年的神話導致瞎投亂投,最後被渣渣項目套牢,周而復始若干個套牢後就開始蔓延熊市預期。梭哈會讓人忘記賺大錢的四要素:低成本,看得准,下重注,運氣好。估值那麼高,每個都無腦梭,每個都梭一點,運氣還不太好,這個不crunch誰crunch。

對中國區塊鏈應用落地長期看好,Diversification(分散風險)永遠是避險的第一神器。但是正因為投資是概率事件,所以當大概率是渣渣的時候會成為成片規避的原因,這個叫做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概率歧視)。有不少國內投資人朋友多次提到國內區塊鏈行業整體素質需要有數量級的提升。區塊鏈本身是個好工具,而且解決的問題非常廣泛,哪裡都存在確認信息真實成本高的問題,每個地域的每個行業都存在價值分配不均的問題,所以我長期還是看好的。

未來是寡頭公鏈還是百花齊放?

關於未來是寡頭公鏈,還是百花齊放,我說下我的思路吧,之前讀過一個例子我覺得挺有意思的,weather oracle confirms a hurriance, IOT oracles confirm damage; then insurance chain issues token to payout for damages.(天氣預報確認颶風來了,物聯網預告確認了損失,而保險鏈則發代幣進行賠償。)

如果真的要類比我覺得是consensus layer(共識層)可以是ARM,然後上面長出來了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通用處理器)。剛開始大家CPU用的挺好的,CPU架構在歷史上的發展 Intel打敗了power PC 主要原因不光是intel的架構好,而且馮諾伊曼架構本身都有很多重大缺陷。但Intel最後勝出了的原因是圍繞他的操作系統,軟體和應用,就是生態本身是有網路效應和經濟規模的。

但是正因為CPU是通用的,所以才會給其他的DSP譬如GPU成長的空間。原來玩遊戲CPU也可以玩,但是圖像顯示高要求的應用(大型遊戲)驅動處理器變化或出現新的玩家 – GPU。原來switch 晶元用CPU也可以做,但是throughput(數據傳輸量)起來了後就是I/O(輸入/輸出)跟不上,就有了交換機專用晶元。

Vitalik自己也說了,以太坊要做feature agnostic(特性不可知)的事情。這就意味著ETH會更像是一個通用處理器。但是不代表其他的處理器不會出現,畢竟有不同的需求,譬如匿名, 或者是aduit friendly(便於審核)。另外就算假設公鏈寡頭,最終是公鏈價值大還是側鏈價值大不好說。因為the token valuation model is about the velocity of the money(token的估值模型關乎於錢的流通速度), 譬如一個極限的情況,所有的支付都可以在一個極度高效的渠道里完成了,那以太坊鏈上也賺不到錢了。

區塊鏈投資是最好定義VC的行為

矽谷這邊驅動區塊鏈發展的其實是幾個VC里的大佬,譬如USV的Fred Wilson,譬如Peter Thiel,譬如A16Z 的Marc Andressen 和Angelist的Naval。VC其實要做的事情,不管是什麼技術浪潮下,都是做一樣的判斷 : 對人性的判斷和對大勢的判斷,對的時間投對的團隊做對的事情。而且根據我前面賺大錢四要素:低成本,看得准,下重注,運氣好。要保證足夠低的成本,好的VC需要有和主流聲音差異性足夠大的正確判斷,這樣才能在某樣事物價值足夠低的時候入場下重注。

如果真的說差異性,我覺得最大的差異性在於,區塊鏈項目本身是基於去中心化理念成長起來的,但是很多VC里腦子裡還有中心化對公司控制的觀念,譬如上來就要20%-30%,現在很多Crypto項目最多給你5%都不錯了。這個是我看到最大需要VC去適應的東西。這個和四要素里的「下重注」 在機構層面,對於單個項目來說,可能是有些背離的。

VC之所以在金融從業行業里被單獨拿出來,就是因為power law distribution return(冪律收益分布),這個是vc的本質。所以按照這個定義, 加密貨幣投資是為VC而生的,只有極少數人在市場差的時候可以賺錢。這個在每個金融行業都一樣,就算看頂級VC的IRR(內部受益率),在2000年dot.com bubble(互聯網泡沫)破掉那時候也是一塌糊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特資訊 的精彩文章:

日本呼籲20國集團採取行動打擊加密貨幣洗錢活動
加密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研究表明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速度減緩

TAG:巴比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