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智慧與修身之道
2018年3月17、18日,受深圳博學書院邀請,中國文化網路傳播研究會副會長、長春大學網路國學院、院長金海峰教授在山東曲阜為企業家做《儒家智慧與修身之道》專題講座。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文獻浩如煙海,思想博大精深。它最核心的思想,概念範疇是什麼?一言以蔽之,「道德」。什麼是道?
道最初的意思就是「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它具有「開拓性」。它是領導者必須熟知,有深刻認識的概念。中國為什麼道路自信,就是我們找到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道。
第二,路一旦形成了你再走路的時候,就要遵守著一定的「規矩」。孟子說:「可以取,可以不取,取傷廉」,可以拿也可以不拿的時候,這時候就要警惕,隨意拿就有傷於廉潔。「可以給,可以不給,給傷惠」,可以給可以不給,不要輕易的給,這樣給有傷於恩惠。幫人要有度。你給一斗米,你是恩人,你要是幫他十擔米,你還是他仇人,他仇富。這些都是規矩。
第三,規律。規律是看不見、摸不著、又恰乎存在的一種可以印證、可以反覆的。在百姓層面,我們常說人的一輩子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其實人生是這樣,社會發展也是這樣。如果我們要是回顧一下中國百年發展的歷史,你會發現有一個現象特別的巧合,都是三十年一個主題,三十年一個轉換,三十年一個節點。
1919年——1949年,軍事鬥爭的三十年;
1949年——1979年,鞏固政權的三十年;
1979年——2009年,改革開放的三十年;
2009年——2039年,文化繁榮的三十年。
第一個三十年它的主題是軍事,第二個三十年的主題是政治,第三個三十年的主題是經濟。軍事、政治、經濟,然後是什麼?文化。明白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你就知道從2009到2039,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就是這個時代所要承載的一個使命,也是我們提出文化自信,立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林林總總,從頂層設計到我們百姓生活呈現出各種現象的一個根。
這種三十年一個主題、三十年一種轉換,這種規律性在中國文化中就叫做「道」。「道」就是指這種客觀規律,它不可逆轉,也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傳統文化強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前面說的三十年一個節點一個轉化,這個是一個客觀規律,叫「道」。「道」,作為客觀規律你不能改變它,只能去適應它、認知它,所以我們叫「知道」。認知之後,做第二個事,養德。中華文化強調「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老百姓都說,要知道,要積德。德是可以養育的,道是客觀規律,德是人文修養。
道從的是首,領導者必須明道。領導者要明其道,管理者要強其法,執行著要精其術。而「德」強調心,強調主觀認知,主體經驗。「道」是陽剛的,「德」是陰柔的。
知道了「道」,我們要養「德」。「德」就是「得」,「德者,得也」。中國文化裡面強調,有德就有人,你德行好,你就有人格魅力。人要養德,養中華美德,德就是得,「得之於心,失之於人」。
養德怎麼養?中國文化給我們一個邏輯關係,道和德,道是途徑,德是結果,「道為德之體,德乃道之功」,按人間正道好好走,你的收穫都是得,你「得之於心、失之於人」,你就有德行,所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要想養德,就要修身。
修身怎麼修?不是把自己打扮好叫修身,那叫修飾。修身分兩頭,對內修心,對外修行。「身」就像一道門,推開門進去是你的內心世界,走出門是你的言行舉止。所以,我們強調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內修心、對外修行,內外兼修,最後達到內聖外王。
兩天的講座,氣氛熱烈,掌聲、笑聲此起彼伏。金教授深厚的文化底蘊、他用幽默風趣形象的語言詮釋著儒家的一個個概念,帶領大家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大家感受到了中華經典文化就在我們尋常日用生活中。
TAG:子曰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