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道一年級孩子經常失誤的數學題,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收藏
家長常識
普及家庭教育常識,提升家校溝通技巧
▽
寫在前面的話:
孩子們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如果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及時的補充與溫習,對小朋友來說是最持久的幫助。
數學是金子小姨非常熱愛的一門課程,雖然總會遇上難題但樂在其中,上學時做數學題的很多樂趣,現在依然記憶深刻。所以在一年級小學生初次系統接觸數學時,家長們配合學校老師給予孩子們正確引導,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規律,掌握方法,發現數學的神奇之處,是非常值得去做的。
這裡僅以一道數學題為例對如何在家庭作業中增強數學小常識作解讀,不深究,我們相信知識是循序漸進的,而簡單的小常識可以領孩子入門。
金子小姨
2018年3月22日
の
在進入小學之前,大部分孩子都已經接觸過數字,簡單計算,甚至有些孩子還學了指心算、幼兒奧數等,但一年級是真正系統學習數學的開始。
僅僅是學習1-20的數字,為什麼會安排那麼多節課的內容呢?這要回到學習數學的本身,要讓孩子們學會對數字進行靈活應用,對數學的內在邏輯有理解,有想法,能舉例,能真正的應用到生活中,幫助自己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這次要分享的是一道數學應用題,應該說是一系列數學應用題的應對方法,也歡迎孩子沒有犯過這些「迷糊」的家長分享更好的方法給大家。
題目:樹上一共有15個桃子,小猴摘掉了6個,請問樹上還有幾個桃子?
乍一看,非常簡單。怎麼會錯?可是金子小朋友至少做錯了五次!!!
問題出在哪裡?
不知道用加法還是減法。或者明明知道要用減法,而且也口算出來了,還有9個,但是在列算式的時候還是列成了9+6=15或者列成了15-9=6。
對症解決:
1、發現表面問題:習慣先口算得出得數,導致腦海中出現了3個數字,不知道怎麼列上去。——糾正方法:先不要急於計算得數,第一步先確定用加法還是減法,並明確說出來;第二步列算式,因為題目中只有兩個數字,所以基本上不會再錯。
2、發現內在問題:在初次接觸應用題時並沒有理解這類題目的含義,只是根據「求一共」、「求和」、「{}里是問號」就用「加法」,問「還有」、「還剩」、「求一部分」就用「減法」的規則,來機械地列算式。——糾正方法:拋開課本與習題集,用生活中的數學來舉例,進行真正的應用。
例1:爸爸買回來8個蘋果,姐姐吃了2個,還剩下幾個呢?
明確說出來是「用減法」,再列算式8-2,計算得數6,作答。
這個時候一定要給他時間,可以讓孩子自己描述一遍題目,他的腦海中才會真正理解「哦,爸爸買回來8個蘋果,被吃掉了2個,肯定是少了2個啊」這個含義。
例2:哥哥和弟弟一起幫媽媽疊衣服,哥哥疊了6件,弟弟疊了4件,一共幫媽媽疊了多少件衣服呢?
(這裡哥哥或者弟弟最好替換成「你」,孩子會有非常強的代入感:哦,我來疊,他腦海中同樣會出現疊衣服的畫面。)
明確說出來是「用加法」,再列算式6+4,計算得數,10,作答。
例3:調換角色,孩子給家長出題目。
注意事項:孩子在第一次出題目的時候可能不會那麼順暢或者有失誤,家長的耐心和認真作答非常重要,參與感會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再去看習題,做練習,就會發現一點也不難掌握。
20以內的加減法,一年級小學生口算可能都沒問題,但靈活應用是關鍵。能夠及時發現孩子在應用中所存在的問題是第一步,找出原因並對症解決才是關鍵。
每個孩子學習數學的天分與特色都不同,扎紮實實打好基礎,理解數學裡的內在邏輯,掌握方法並能靈活運用是必需的。
家長的重視與對待問題的認真態度也是孩子在學習上參考的樣本。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分享給更多的家長和小朋友們,讓我們共同進步!
部分題圖攝影:gr8effect &geralt
圖片授權基於:CCO協議
謝絕私自轉載至其它公號及平台。
奧數小練
王老師買了13本練習冊準備獎勵給優秀小組。他獎給第三組5本,第七組4本,第八組2本,你知道王老師一共獎勵給優秀小組多少本練習冊嗎?(答案附後)
— END —
(奧數題目答案:5+4+2=11本)
TAG:愛語文讀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