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500億美元軍火市場大戰:美俄互相較勁誰能笑到最後?

500億美元軍火市場大戰:美俄互相較勁誰能笑到最後?

相對於日本的以民養軍的軍民融合策略,美國實行的是「以軍帶民」的軍事工業發展政策。通過軍方、軍工業部門和軍工企業的調整改革,以及軍隊、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實現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資源的雙向流動,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美國軍工巨頭的首先進行融合與合作,致力於系統集成、關鍵分系統方面的融合,然後是軍工巨頭和民口企業及中小企業的軍民融合,實現軍民一體化發展,使得軍工企業技術向民間轉移,同時實現中小企業創新力量向軍工企業流動。

另外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近10年來非常重視軍工的出口,而且支持力度完全來自美國政府領導人。美國戰後歷屆總統都鼓勵軍火製造企業多向國外賣武器。只不過在冷戰時期這種出口有某種軍事援助的意義,而在冷戰後美國完全把賣武器當成了最重要的「國家生意」。在冷戰後美國也一直居于軍火出口頭一名的國家,牢牢佔據世界高端武器出口的龍頭老大的地位。

而在特朗普上台之後,更將擴大軍火出口成為其重中之重的目標。特朗普甚至不惜使用損人利己的辦法來擴大軍工出口。例如特朗普不但親自施加壓力,督促現有歐洲、亞太、中東等傳統美國武器進口國增加購買數量(日本就是典型一例),而且還委派外交人員,勸說俄式武器的傳統購買國轉而購買美式武器,甚至不惜對購買俄制武器的國家和俄羅斯軍火出口企業實施制裁。目前美國俄羅斯每年武器出口總額在500億美元左右,美國佔據70-75%而俄羅斯佔據25-30%,而雙方的競爭是極為激烈的。

前蘇聯實際上奉行的是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兩張皮」的戰略。前蘇聯為了保持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一貫重視軍工生產,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形成了強大的軍事工業體系,然而經濟軍事化的嚴重後果,不僅造成國民經濟比例長期失調,而且談不上與民用工業的互動和融合。即使是俄羅斯獨立後,國防工業「軍轉民」也一直是困擾俄羅斯多年的難題。這十幾年,俄羅斯政府出台的「軍轉民」政策可謂多如牛毛,但結果大都不盡如人意。從整體來看「軍轉民」的生產前景暗淡。目前俄羅斯軍工企業軍需依存度仍然高達80%以上。

而相比美國,俄羅斯的問題在於本國軍隊的購買力極為有限。這就意味這俄羅斯軍工企業瞄準的就是國外市場。因此除了美國之外,俄羅斯軍工一直是軍火市場的「老二」。由於前蘇聯的武器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俄羅斯武器用戶的忠誠度極高,因為俄制武器在簡單易用程度、使用費用、性能等方面實現了較佳的平衡,廣受第三世界國家好評。即便曾經有使用西方國家武器經驗的國家,在經過對比後,仍然會購買俄制武器。

俄羅斯還善於利用實戰打武器廣告。俄軍在自身國家實力較弱的背景下,難以維持大規模軍備項目的開發,因此他們已經將敘利亞作為新型武器的殘酷試煉場。2月22日,就在蘇-57降落敘利亞之際,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弗拉基米爾?沙馬諾夫就表示,俄軍在援助敘利亞人民的同時,在敘利亞試驗了200多種新式武器,充分向世界展現了俄軍工綜合體的實力。現在就連不是盟國的國家也來想向俄羅斯採購武器。

相對於美國,俄羅斯由於對軍工出口壓力大,在軍工市場上捨得出口最先進武器。除了彈道導彈核潛艇、核武器這樣的大殺器以外,俄羅斯把眾多先進武器都推到國外市場,以租借、合作、出售等多種樣式進行兜售。這是因為俄軍工企業對武器出口的依存度太高,而且在西方國家和新興軍工國家的聯合擠壓下,俄羅斯不拿出真金白銀是無法站穩市場的。

但是俄羅斯的問題在於後勁乏力,因為解體後俄羅斯軍工研發能力急劇下降。現有的出口產品大多數技術來源於前蘇聯,隨著武器更新換代的加快,俄羅斯軍工出口的難度越來越大。例如俄羅斯的蘇-57,遲遲無法完成入列,而印度作為合作方也極為不滿。在未來20-30年,俄羅斯的戰鬥機、潛艇、坦克、裝甲車、火炮等出口武器都將受到嚴峻的挑戰。如果屆時俄羅斯無法完成軍民融合的調整,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冬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S-400導彈賣美國沒問題:俄羅斯這話讓誰心裡一涼?
神秘金屬讓核動力戰機再度時興:無人機用這技術將如虎添翼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