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國Ⅱ號150毫米自行重步兵炮:「野牛Ⅱ」(Bison II)自行火炮

德國Ⅱ號150毫米自行重步兵炮:「野牛Ⅱ」(Bison II)自行火炮

原標題:德國Ⅱ號150毫米自行重步兵炮:「野牛Ⅱ」(Bison II)自行火炮


Ⅱ號150毫米sIG 33自行重步兵炮(15 cm sIG 33 auf Fahrgestell Panzerkampfwagen II (Sf))是二戰德軍使用過的改良型自行重步兵炮。以二號戰車的底盤為基礎、配搭sIG33 150mm重步兵炮作為主炮構成。與「野牛」自行火炮(Ⅰ號150毫米自行重步兵炮)可拆卸設計不一樣的是,「野牛Ⅱ」採用的是火炮固定在底盤的設計,使其可以充分吸收sIG 33的后座力。1942年初被送往北非戰場對抗盟軍。它們雖然因為不斷的發動機故障和機動性缺陷,而使服役紀錄蒙上污點,但是基於「野牛Ⅱ」設計的固定底盤的自行火炮設計(如蟋蟀、野蜂等)則在往後愈加成熟。


由於Ⅰ號150毫米自行重步兵炮在1940年的法蘭西戰役表現出廣闊的潛力,所以德軍計劃將該重步兵炮搭載在更合適的車能身上,並通過降低車高來抬高其戰場生存力。1941年2月以Ⅱ號坦克底盤為基礎的自行步兵炮樣車被製造出來,不過由於設計上的問題,一直到1941年底才開始批量生產。



為了能夠搭載150毫米重步兵炮,德軍對Ⅱ號坦克的底盤進行了改裝,長度增加600毫米,寬度增加320毫米。在延長車身的同時,兩側各增加了1個負重輪。除去坦克車身上部後,在用裝甲板組成的開放式戰鬥室內搭載150毫米SIG火炮,裝甲正面厚30毫米、側面厚15毫米。動力室的布局也有大幅改變,由於設計了寬大的艙門所以對發動機的冷卻能力同I號坦克相比有大幅上升。




1941年11月至12月間,德軍生產該型步兵炮12輛,在1942年全部投入北非戰線,並一直使用到1943年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映像 的精彩文章:

TAG:兵器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