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人《靈飛經》說開去
↑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經常有初學楷書的朋友問,小楷那麼美,我可以學嗎?
我總是抱以尷尬而不是禮貌的微笑:先寫一年大楷試試?
唐楷一直都是楷書入門者的默認選項。小時候學過書法的,大多都真 ( bèi ) 心 (bī) 信 (wú) 仰 (nài) 學習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三位大神其中之一。
從楷書的字形大小可以從小到大粗略地分為:小楷(指甲大小)、中楷(也叫寸楷,手錶盤大小)、大楷(掌心大小)、榜書(臉那麼大)。一般臨摹楷書三大神的作品都是把中楷原作放大為大楷去練習,並在一定階段後逐漸往大字或往小字發展。然鵝並沒有人學楷書是從唐人小楷開始的,假裝這時你問了個為什麼,好我們接著往下說。
先附上三張高清大圖體會一下:
我有幸在大都會去年的精品展中親眼看到了這套作品,進展廳左手第一件,隔著玻璃窗挺著小身板兒就那麼靜靜地躺在那兒,可驕傲了!每個字大約是指甲蓋兒那麼大,齊齊整整,筆筆精到,我抑制不住噗通噗通的心跳在那站了很久。
| 抄經這回事兒 |
既然叫xx經,那必定是一段經文了。在古代,沒有機器咔咔地印,經文是由人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這是一個艱苦且耗神的勞動。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有人自發地抄經,為了學佛或者修行;也有寺廟會請一些字寫得好的人去抄寫成書供弟子學習,並給予他們一定的酬勞,算是賣字的一種吧,還能積以功德,由此產生了「經生」這麼一種職業。這些帶有複製粘貼功能的抄經人,為了保證一定的量,寫字速度是很快的,而且必定不是當時特別有名的書法家(也請不起啊!),由此就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抄經體」,長這樣:
或這樣:
古經文收藏在早期並不受人關注,倒是近年成了熱門,誰能擁有唐人寫經一卷,也是十分難得了。
講回《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是靈道教的一部經,它的具體內容先按下不表(說少了不明白,說多了會跑偏兒),共9頁,43行字,是由手卷改裝成的冊頁。
從書法上看,它的確是隋唐時期抄經體的典範,大小均勻,參差錯落,「自頭至尾,無一懈筆,此宋、元人所斷斷不能及者」(錢泳《履園叢話》卷十《收藏》篇)。從放大的高清細節可以看出,楷中略帶有行書筆意,那微小的細絲牽引,就好像絨毛般撩撥著心弦,看得人心醉神往飛上天,忽然又被一板一眼的橫平豎直拉回地面,夢醒不覺大呼一聲,精彩!!
看這裡:
看這裡:
看這裡:
當時在大都會觀摩的時候,牆上還特意附上了像這樣的單字放大版!可是無論放到多大,每個字都依舊像仙人般遺世獨立,不管是結構還是筆畫,處處經得住推敲,方方面面都完整精到,要知道,放大和縮小兩種方式都是對中型大小字體的書寫加大了難度!不要把它想像成在電腦上縮放那麼簡單!就單單「精」這麼一個要求,難住了多少英雄好漢!
當年拍到的大都會展廳放大版(大約30x30cm):
| 鍾紹京這個人 |
根據歷史上的一些收藏家的著錄,唐代《靈飛經》的書寫者叫鍾紹京——主要是靠元代袁桷和明代董其昌這兩個人的推測,清代也有人否定了這一說法。這裡面的辯駁說起來就多了去了,這裡稍微提一下小鍾同學。
鍾紹京(695~746),在唐代從小官一路做到朝廷機要人員,書法藝術水平聞名於世,經常為宮裡題寫牌匾、對聯等,特別喜歡讀書,愛收藏,據說家藏二王、褚遂良等人的真跡數十百卷。他有個比他有名得多的祖先——三國魏國太傅、著名小楷書法家鍾繇(yáo,此人小楷與王羲之齊名,史稱「鐘王」),鑒於鍾家這兩人卓越的書法成就,大家親切地把他們叫為「小鍾」和「大鐘」。
這篇《靈飛經》沒有署名,被幾百甚至幾千年後的人歸到了小鍾同學的名下,然鵝證據不足,實錘不夠,原來與名家捆綁銷售自古就有,想來也是收藏者為了給自己的藏品「增值」而爭相加上什麼名頭大的人物。不可爭辯的是,此卷寫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的確是唐人的筆墨,而且是供奉於唐皇室內廷的道藏經卷之一,藝術水準極高,難道這樣還不足以證明它的價值?
| 背後的主人們 |
人們提到《靈飛經》,都會在後面加一個「四十三行本」,這又是為什麼呢?
對於這一名作,收藏流傳的人不少,為了方便理解,總結起來可以列出下面這個簡略的時間軸(主要借鑒啟功文《記四十三行本》):
從上表可以看出,墨跡本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私藏,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接觸到,像是深藏閨閣的民間格格(紫薇!是你嗎紫薇!),因此不像在明清宮中珍藏的寶貝們那樣記在名冊、享有盛名,以至於社會上廣泛流傳供大家學習的版本是類似於「渤海本」這樣的拓本。陳家「渤海本」長這樣:
仔細看,石刻和墨跡在細節上是有很多區別的。(關於墨跡與拓本的區別將來另文細說)除了這個版本,清代還有兩撥兒的刻石,分別叫「望雲樓本」和「滋蕙堂本」,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找來看看。
| 對楷書練習的借鑒 |
回到開頭的問題,《靈飛經》可以練嗎?
它又不是什麼歪門邪道,當然可以!但宜 量 力 而 行。獻醜附上臨摹一段,歡迎指點批評:
當楷書練習有了基礎之後,不但可以臨習《靈飛經》,還有另外幾部小楷經典也可以涉獵:王羲之《黃庭經》,王獻之《玉版十三行》,鍾繇《宣示表》,趙孟頫《漢汲黯傳》,等等。
曾有朋友涉書世未深,練著練著《多寶塔碑》拿來一張紙,指著其中一個字給我看,這個好不好?是不是可以練練別的字了?我一看,寫了五六遍同一個字了,最後這個結構筆畫都不錯,要不你再寫三遍這個字,是不是都能同樣這麼好看?
《多寶塔碑》局部
練楷書,練到後來為求一個「穩」字——手穩、氣穩、字穩。小楷的「穩」更是難以達成——小字並不只是把大字寫小了這麼簡單,是對筆力和心氣的要求有個整體提升。對初學者來說,能穩定輸出基本達標已經實屬不易,莫不是自虐何必上來就給自己個難題?沒學會走就想跑?不會煎雞蛋就想做惠靈頓牛排?(認為自己天賦異稟、人中龍鳳的可以嘗試)
練字沒有捷徑,也不能抱以僥倖!(大道理都懂吧,幹了這碗雞湯!)
明代董其昌曾說過:「趙文敏一生學鍾紹京終十得三四耳。」「文敏」為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的謚號,故用趙文敏代指趙孟頫。
趙孟頫《漢汲黯傳》
終其一生只學得《靈飛經》十之三四的趙孟頫最後在元代書壇一統江湖(BGM:「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這樣的《靈飛經》讓你心動了嗎?
入坑需謹慎,但一朝踏足,就請頭也不回地走下去吧!
最後,附《靈飛經》四十三行其他高清圖:
祝每個看到最後的小天使吃嘛嘛兒香!
煮酒茗茶,食肥喫美,品書論畫
與你,與我,與古人他。
TAG:全球大搜羅 |